據仇氏譜書記載:明萬曆年間,仇大多从本縣長岗遷此立莊。因村東有一道泉水,以此取村名為東水。<br> 東山村2021年数據显示,東水村現有居住人口182户,计670口人,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60%,老人占50%,中年占30%,少年幼儿占20%。<br> 東山村距离縣城十二公里,石台高速公路、平赞高速公路等在此交汇。<br> 农副产品地域特色鲜明,旱地作物富硒高钙小米有名,红薯、豆类、各种山地杂粮久负盛名,山野的原生态植物和中药材也有开发前景。<br> 公共衛生間。 劇場。 休闲凉亭【在村委會西側,為仿古繪画長廊中間加涼亭,涼亭為六柱翹簷彩色穹頂式,垂脊有吻獸。涼亭兩側各有長廊,額枋上有清式彩繪,卷棚懸山頂,有滴水,兩頭有博風板,<br> 觀音廟【在村中,坐南面北,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前出廊出簷,明間兩格扇如意木門,次間改為現代朔窗,正面四根木廊柱,上面繪有彩色雲紋圖案,中間兩柱間欄額掛匾隸書寫“觀音廟”,字的兩側繪有彩龍,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頂式建築,正脊有寶瓶,兩端有吞獸,垂脊上有垂獸。依據建築形製看應為清代建築。】<br> 廊下大門東侧立;公元二零零五年孟春二月十九日立萬古流芳重朔碑記石碑一通、碑高1.70米,碑宽0.60米,厚0.13米。碑座长0.648米,宽0.39米,高0.39米。<br> 全神廟【在觀音廟西側,坐南朝北,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兩格扇如意門,兩次間為現代玻璃窗,右側垂脊端有平草屋脊硬山佈瓦頂式建築。廟內立“供奉全神之神之位”牌位,廟內左側“供奉張爺之神位”牌位。】<br> 龍王廟、<br>馬王爷廟、<br> 光绪六年三月下旬日養荫橋記石碑一通、碑高1.835米,宽0.64米,厚0.27米。 靠墙中华民国二十三年隂七月上浣立流芳百世石碑一通、高1.41米,宽0.55米,厚0.156米。<br> 民居。 磚雕荷花門罩式佛龕。 街巷。 東閣。 原東水村民委员会舊址,里面塞满了物资。 第三次舊村委會遺址。 被淘汰的水缸。 第四次民俗文化:有正月十五转灯、六月十五请爷、七月十五点火山打响鞭、八月十五敬老天等風俗,还有農曆二月十九觀音廟會、六月初一廟會等傳統廟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