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岳阳博物馆的“进疆女兵风采展”主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诗情画意,却是浪漫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人们都以为这是一首爱情的歌,实际歌中包含有祖国大爱与世间真情。在这展厅内走一走,看一看,从文字到图片,都能感受到戈壁军垦第一代母亲的艰辛与伟大。遥想当年,八千多名花季少女,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代,穿上军装,从江南水乡一路西行,风尘仆仆,历尽艰险,成为光荣的边疆战士,在天山南北成家立业,从此扎下根来,为新疆建设作出贡献。小女子投身时代洪流,象花儿追随着太阳,谱写着一曲曲革命者永远年轻的青春之歌。</p><p class="ql-block">“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新疆塔吉克族民歌,充满着深情与高贵,是一首爱情歌,但其创作来自帕米尔高原边防军人的传说与精神风貌。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首歌风靡一时,作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在千万观众吟唱中久久流传,又经诸多歌手翻唱,至今脍炙人口,美不胜收<span style="font-size:18px;">。奇葩的是这一电影中竟有6首曲目,另外</span>5首是“怀念战友”、“高原之歌”、“冰山上的雪莲”、“戈壁滩上风沙漫漫”、“帕米尔的雄鹰”,每一首都很经典,前四首为歌中热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与“怀念战友”为主题曲,影片情节高潮中多次出现。</p><p class="ql-block">这首歌与进疆女兵尤其是“八千湘女”相连,顿时感悟到一种主题的升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的好像燃烧的火,它是象征纯结的友谊和爱情……”,“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词中“燃烧的火”、“青春的血液”,是世间美好爱情的赞叹,更是八千湘女理想信念的回味。用这种情绪来演唱,对“八千湘女”这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女兵群体有了全新的理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用花儿来比喻“八千湘女”鲜活生动。当年如花似玉,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豆蔻年华,青春似火,为了新中国,为了建设边疆,报名参军,义无反顾,从湘江之滨奔赴到万里之遥的天山,在改造大西北的荒漠中,成为英勇的战士、慈爱的母亲和屯垦戍边的建设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千湘女上天山”今天已成为优秀湖湘女儿的固定称谓。进疆女兵风采展用这一称谓来命名,为这首民歌注入了崇高的含义。这首歌看似简单,就两段,其中几句歌词反复叠现,唱好却不容易,曲中半音多,情绪难把握,一连串沉思,诘问与自问自答,咏叹着“为什么”,有一种哲理的感叹,还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火焰要燃烧,浇灌用血液,那是一种何等的生命历程,一般人难以企及,岁月如歌,有欢畅有悲壮。歌者用内心中最柔软的感觉来唱,那声韵低回,曲乐婉转,似有一种沧桑情愫与人生的感喟涌上心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世上的花儿千百种,唯有红色最耀眼,它象征着革命,象征着旗帜,象征着伟大的事业。鲜花曾经怒放,盛开的时节多么鲜艳。八千湘女疆二代,唱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缅怀母亲;还要学唱另一首新歌,“花儿永远这样红”,也是一首有着大爱之情的新疆歌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