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4559542</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编辑:耕 华</p> <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五十年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五十年前的欢声笑语还荡漾于耳边,五十年前惜惜相别的场面还记忆犹新……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也忘不了教室里渴求的眼神,更忘不了同学间无忧无虑的嬉笑打闹,还有哪些糗事……</p> <p class="ql-block">2017年师生聚会向三位老师献花致敬</p> <p class="ql-block"> 一 高中个子初中课本小学水平(群聊选段)</p><p class="ql-block"> 耕华:昨晚群聊好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就像那时我们的课堂……那时学习没压力,学习好坏都一个样,都要上山下乡去务农。课堂上乱哄哄,尤其是上物理王老师的课,课堂像自由市场,他管不住我们任我们闹,管你听见与否,他照本宣章,语气缓和声音不高讲抛物线、牛顿定律什么的。</p><p class="ql-block"> 而王培玉老师的政治课鸦雀无声,一副阶级斗争的脸很严肃,能把同学镇住。常常说我们:“高中的个子、初中的课本、小学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王老师的数学课比较轻松,时不时课上来两句玩笑,讲几何还插图美术字。当时同学比较单纯,有次在拉练中,有个同学, 好像是周仁吉开玩笑报告王老师说:“施强裤子熨得笔挺,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把裤子压在枕头下,思想复杂!”王老师也随我们开玩笑批评说:“有个同学思想复杂,有小资情调。每天睡觉时都要把裤子压的平平的,放在枕头下……” </p><p class="ql-block"> 雷东潮老师语文课每次用方言讲到“如何样?”同学就笑,后改为“怎么样?”但仍然夹杂方言,我们笑,不出声…… </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都很好,很敬业,不辞辛苦教育我们,值得尊敬,同学们也经常看望老师。后来我们班组织了个同学联谊会,也请王老师、雷老师、高老师参加,举办了几界。然,现在有了互联网、微信又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把我们拉的更近了。 </p><p class="ql-block"> 芦苇:顺着耕华的回忆,我想起和小齐去二医大大门对面的骡马大店拜访物理王老师的景象……一走进大门里面有一个大院子,拴了很多卸下马车的骡子和马在吃料,其实我们也分不大清楚二者有什么区别。住店的多是赶脚的?我们这么猜,大棚屋里一溜的大通铺。现在我也搞不清那个王老师怎么会住在这个地方?好像也不是个家庭,单身汉的小屋。他好像挺有学问,难道受过什么迫害? </p> <p class="ql-block">芦苇周蕴周娴同学合影旧照</p> <p class="ql-block"> 二 “地道战 地雷战”?</p><p class="ql-block"> 男生喜欢互相作弄。受地道战地雷战启发,经常在门上凳子上制造一些玩意。上自习课是最好的时机,没有老师。</p><p class="ql-block"> 一次课间休息,侯生民和我商量报复一下叶建民。侯布阵我放哨,侯在门上放了三四个扫帚,完毕等待叶进入。这时突然雷东潮老师向教室走来,我便说“东东来了,快撤”(我们给雷老师取的外号雷东东,挺亲切)突然徐伦民大声说“如何样来了”,引的大家哄堂大笑。我们回到原位详装看书状。雷老师来到门口笑声嘎然而止,他觉得有点奇怪,刚才还是欢声笑语,现在静悄悄,看下四周,便说“刘端蓉来一下”。后来“如何样”的外号便叫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雷老师是我们语文老师也是我们高中班主任,上语文课夹杂方言说“如何样”怎么怎么……同学们笑。就有男生给雷老师取外号“如何样”。后来上课把“如何样”改为“咋么样”,但任然夹杂方言,同学还是偷偷笑 ,不出声。</p> <p class="ql-block">左施强右张荣海合影旧照</p> <p class="ql-block"> 三 大眼睛牛眼睛</p><p class="ql-block"> 那时在我们班,徐伦民好像也当过班上的小队长什么的,就是早课前,每次跑操叫队指挥。他每天来的很早,工作也认真,吹哨响亮,领喊声震天。谁不好好跑步,不跟哨声走,他表情严肃,马上批评当场指出来。王老师跟在后面,看到此情景常常会脸上挂着笑容,偷偷在乐。记得有一次,徐伦明正指挥叫方队:“立正…稍息…向左看……”突然张荣海慢慢地躺在了地上,曲建林看到了大声喊道:“大眼睛趴地上了!”引起同学们哈哈大笑,紧接着曲建林抢先一步在张荣海身上又是掐人中又是拍背又是扇风,队伍一阵骚动乱了阵脚……徐伦明还在喊:“站好!站好…你个‘牛眼睛’把队伍搞乱了……”大家笑的更厉害。(张荣海眼睛长的大外号大眼睛)原来,张荣海在太阳下站的时间长,可能早上没吃饭,晕倒了。</p> <p class="ql-block">2017年师生聚会三位班主任老师与女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四 呜呼……哀哉……</p><p class="ql-block"> 高峰、雷东潮都是语文老师,先后当过我们的班主任。高老师课堂上先读课文然后讲解,读课文感情比较投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掌握较好。有一次上语文课是一篇文言文选段,高老师先给我们读了一遍,读到最后,他突然拉高了声调,“……呜呼……哀哉……”这时坐在我后面的叶建民,伸长脖子在我耳边说:“高老师像哭坟呢!”本来很严肃的课堂,我噗嗤一声差点笑出声来,影响课堂气氛搅了局。结果,结尾句也没有听清楚。此时,高老师可能还在角色中,心情没有平静下来。还好,感觉他没有察觉到我们的小动作。后来老师讲解呜呼哀哉是语气助词,是悲痛哀叹,悲愤到了极点意思。当时叶建民能联想到哭坟,这正说明老师教学的认真讲课的投入,同学都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芦苇:雷东东,如何样让我们背黔之驴,大家就用他的陕西话背:“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之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大骇,庞然大物也以为神……”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耕华:一次课间休息,侯生民走在前面,曲建林轻手轻脚在侯生民后面做老虎咬人状,突然张开双手掐住侯的脖子,大声说:“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后来,男生就互相在后面掐脖子玩,口中还大声念道“断其喉,尽其肉…”我也被徐伦明掐过一回……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2017年师生聚会三位班主任老师与男生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