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0月,2004年12月迁入新址。现馆坐落于青浦新城区崧泽广场,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地志性博物馆。该馆设有“上海古文明之源”和“申城水文化之魅”两大基本陈列。前者主要展出崧泽、福泉山等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近四百件,叙述了古代上海经历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等文化阶段至两汉时期的发展历程,反映了都市上海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后者由“沧海桑田”、“水乡桥话”、“水乡风情”、“港湾遗韵”和“川流汇海”五大部分组成,展出与水乡人文、古桥、风俗、市镇、名人等有关的文物四百多件,犹如一幅江南水乡迷人的水墨画卷,透析出申城独特的水乡文化魅力。该馆以鲜明的主题、精美的文物、新颖的展示手段、舒雅的参观环境而闻名,成为了解水乡青浦、解读古代上海的重要窗口。(以上文字来自博物馆宣传材料)</p> <p class="ql-block">青浦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青浦镇华青南路1000号,该博物馆原址位于青浦城隍庙内,后迁至崧泽广场的新馆。新馆的建筑设计外形独特,犹如展翅欲飞的蝴蝶。</p> <p class="ql-block">今天正好是立秋(8月7日),临时决定去参观青浦博物馆。这是博物馆前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青浦其实来的也不少,但青浦博物馆今天是第一次来。</p> <p class="ql-block">说起青浦,意义还是很重大的。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崧泽遗址,在那里出土了上海第一粒稻、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口井……</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一侧有个很大的水池。</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建筑非常雄伟,据说由著名建筑家邢同和主持设计建造。</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很大,找到它的入口处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好处是我见到了它四周外表的样子和博物馆所处的美丽环境。</p> <p class="ql-block">在炎炎烈日下走了上百米,才找到了博物馆正门进口处。</p> <p class="ql-block">内部分为五个主要区域,这是以8米高的大型石材浅浮雕《青龙赋》为主题背景的大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南翼展示“上海古文明之源”主题,分上下两层。南翼一层共分“序言”、“六千年前的上海人”和“五千年前的上海人”三大部分,以崧泽文化为重点,通过复原最早上海人的生存环境、崧泽文化先民的生活场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出崧泽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二百余件,详细介绍了上海成陆过程。</p> <p class="ql-block">上海原来也是一片汪洋,青浦是成陆最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6000年前的“上海人”,上海与世界文明古国以及黄河下游史前文化对比。</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陈列区域采用现代博物馆传播学的新理念,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使观众能够轻松了解青浦及上海古代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对上海古代的知识了解很少。现在知道,马家浜文化是与6000多年前的浙江嘉兴地区有紧密联系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目前考古发现已知上海地区的第一人。当年的先人过着畜牧渔猎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年代久远的出土文物,有的已经相当精彩了。</p> <p class="ql-block">几千年前使用的工具有骨制的、石制的和陶制的,还有古人使用的各种器具。</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仿真场景,远古时的人似乎都衣不蔽体。</p> <p class="ql-block">但他们已经能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玉饰品。</p> <p class="ql-block">南翼二层共分“四千年前的上海人”、“三千年前的上海人”和“余韵曼衍”三大部分,以良渚文化为重点,通过复原福泉山、良渚文化祭祀等场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出福泉山等遗址出土的玉、陶、石器等精美文物三百余件。</p> <p class="ql-block">要在我的照片上看清文字可能做不到,看看模型还是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出土的物件显得更加精细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福泉山、良渚文化祭祀等场景。</p> <p class="ql-block">良渚文化象牙权杖。</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展品都非常珍贵,可惜我只能拍个大概。</p> <p class="ql-block">非常仔细地看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参观大多博物馆时感到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出的是墓中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汉代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从陶器又逐步过渡到铜器。</p> <p class="ql-block">甚至古人也是注意美的,这里展示的有玉镯和玉项饰。</p> <p class="ql-block">这个像是模拟的考古现场。</p> <p class="ql-block">这一部分基本看完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结语提到,古代人的创造为上海的海派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二楼随拍。</p> <p class="ql-block">从古文化馆出来,我就将进入水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青浦水文化馆是青浦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分一层和二层,以专题板块形式展示上海水系变迁和青浦历史沿革,反映江南水乡的文化底蕴。 水文化馆以青龙镇(上海最早贸易港口)为核心,复原了宋代海外贸易重镇的繁华景象。通过“沧海桑田”、“水乡桥话”、“水乡人家”等单元,展现青浦水系千年变迁及建制沿革,同时呈现明清时期独特的民俗民风。 </p> <p class="ql-block">进入处的通道就像一座桥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淀山湖的美丽风光。淀山湖,旧名薛淀湖,位于上海西郊,面积62平方公里,盛产鱼、虾、蟹、蚬。湖水浩瀚,波澄如镜,烟树迷濛,水天一色,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沧海桑田”,介绍上海的母亲河吴淞江和淀山湖。</p> <p class="ql-block">任仁发(1254年-1327年),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区旧青浦)人,中国元代画家、水利家。宋咸淳三年(1267年),任仁发中举人,入元,官都水庸田副使,悉心研究水利,勤于治河道。任仁发工书法,擅绘人物、花鸟,尤善画马。著有《水利议答》。</p> <p class="ql-block">淀山湖边出土的文物,上图的文物来自春秋时代。</p> <p class="ql-block">古代青浦县城的实物模型。</p> <p class="ql-block">青浦设县和青浦历代建置沿革。</p> <p class="ql-block">尊儒重教。青浦自古文风敦厚、学儒辈出。隋大业二年(606),苏州长史、孔子三十四世孙孔贞奉孔子衣冠环璧葬于孔宅,始建此圣迹;元至正间(1341-1368),里人章弼继等建孔宅书院;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皇帝南巡,道经孔宅御书联额。明万历元年(1573)青浦复县后,知县石继芳将县治东南顾从礼义塾改建为县学。</p> <p class="ql-block">学宫礼乐。</p> <p class="ql-block">“水乡桥话”单元介绍了很多有关古桥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青浦地区宋元明清古桥梁的特点。其中提到金泽的普济桥、迎祥桥等,前两天刚去过金泽,看着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除了古桥在形状方面的变化,古桥还展现不同的风情和装饰,桥上有楹联和桥额。</p> <p class="ql-block">桥的不同结构和材料。</p> <p class="ql-block">上海古桥一览表和青浦古桥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窗外的是现代建筑,馆内见到的是上千年的古镇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单元叫“水乡人家”。“青浦水乡城镇,街巷多是傍水依河,河里行舟,夹河都是房屋,居民与河息息相关。小桥流水,古巷人家,江南春雨,柳细随风,恰如一幅清新人的水墨画卷。”</p> <p class="ql-block">上面描绘的水乡生活正在离我们远去,时代的步伐是留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水乡真有如此繁华吗?</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博物馆都有多媒体。</p> <p class="ql-block">玻璃柜里有出处的银制餐具,这里有模型介绍过去的大宅、中宅和小宅,实物与模型比照片更直观。</p> <p class="ql-block">这里介绍青浦的姓氏。王、杨、陆、陈、沈、吴、周、李、朱是青浦的大姓氏。</p> <p class="ql-block">青浦有一个何氏行医世家,上下20多代。</p> <p class="ql-block">古代使用过的货币和玉饰品。</p> <p class="ql-block">透雕孔雀蝴蝶玉饰。</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开始我要参观“港湾遗韵”单元。</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夹在两层楼中的大场景。</p> <p class="ql-block">主题是“青龙镇港湾”。</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上下左右都有景。</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茶馆、河面上的船。</p> <p class="ql-block">雕刻出这幅图也是需要巨大想象力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书写的《隆平寺经藏记》。</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青龙镇依海枕江,是个海外贸易重地。这里的“市舶务”,相当于现在的海关。</p> <p class="ql-block">港湾上有“桥”,也是参观必走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望江楼,还有兑换货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显示的“怀远驿”,据解说就是古代车马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照片很雷同,好几张不过是换了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实物”,想想搞一个博物馆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叫“榷场”,查了材料才知道,这是宋辽金元时期在民族政权交界地区设立的官方互市市场,由官吏严格管控,兼具经济交流与政治绥边功能。</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青龙镇上已经有佛寺和佛塔。</p> <p class="ql-block">这位就是宋代的米芾,他曾经在青浦做过地方官。</p> <p class="ql-block">拂水亭和杏花楼。</p> <p class="ql-block">展品有人有物,内容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船现在是看不大到了,能在博物馆见到,也算是穿越到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今人根据宋代文人应熙写的《青龙赋》绘制的《海纳百川图》。</p> <p class="ql-block">分段放大。</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还有小型的场景雕塑。光线有点暗,拍出的效果也就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青浦人杰地灵,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名人。上面已经提到任仁发(1255—1327年),元代水利专家与画家,主持疏浚吴淞江、通惠河等工程,著有《水利议答》。这里是王圻(1530—1615年),明代官员、学者,著有《续文献通考》等典籍;管道升(1262—1319年),元代女画家,擅长墨竹,作品《墨竹坡石图》现存于青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夏瑞芳(1871-1914),字粹方。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幼年在上海教会学校读书,后升入清心书院半工半读。曾在《文汇报》、《字林西报》、《捷报》等报馆当排字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集资在江西路创办商务印书馆,初办时以承印商业文件为主要业务,故名商务。光绪二十七年,聘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光绪二十九年设立编辑所,委任张元济为编辑所所长;次年兴办新学,急需教科书,商务印书馆遂改主要业务为出版学校用书。光绪三十一年,商务印书馆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夏瑞芳被推为总经理,曾亲赴日本考察印刷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民国3年(1914年),夏瑞芳被人暗杀身亡。</p> <p class="ql-block">陆士谔(1878-1944),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早年跟随名医唐纯斋学医,后来在沪行医,一边行医一边写小说,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小说。1910年,陆士谔在其幻想小说《新中国》中,神奇地预言了将会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并点出地址在浦东。如今百年圆梦!</p> <p class="ql-block">还有近代报业、出版业巨子席裕福;近代著名报人张继斋。陈云也是青浦人,青浦博物馆馆名就是他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我要专门复述展馆的结语: “水乡青浦是一幅看不够,赏不完的清雅水墨画卷,它的绘就,得益于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背景。它的秀气、灵气、文气、商气、大气,为近代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海派文化的孕育形成提供了丰饶的文化土壤。” 窗外的青浦展现在我面前确实是一片无限生机。</p> <p class="ql-block">我到青浦博物馆来,原先是听说这里有个有关《红楼·大观》的展出。在博物馆的临展区,我看了这个展览。</p> <p class="ql-block">展览以数字技术充分解构故宫藏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金陵十二钗的人物之美得到充分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展出中也包括了“石头”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展览以《红楼梦》书中所描绘的情节,加入了青浦民间非遗技艺。这里展出的是十二金钗所带的“宫花”。</p> <p class="ql-block">苏州折扇和团扇。</p> <p class="ql-block">各种精巧的茶具和冷香。</p> <p class="ql-block">各个朝代的织锦工艺。</p> <p class="ql-block">各种展品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青浦博物馆南侧的夏阳湖。</p> <p class="ql-block">我在湖边散步,感受青浦水乡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日行万步,也不会感到累啊。</p> <p class="ql-block">青浦,这是一个既有寓意和象征兼具地理特征与文化内涵的名称,源于“青龙镇”与“五浦交汇”的历史渊源,象征着水乡生态、历史文化底蕴与区域发展活力。参观了青浦博物馆,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