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宋代古城墙——游赣州古城

江南

<p class="ql-block">6月下旬,由广州惠州返回途中,我们在古城赣州逗留了两天。</p><p class="ql-block">这次来赣州主要是弥补十多年前的遗憾。应该是2008年,曾到过赣州,因忙于工作没时间游览,所以对赣州城市没有一点印象。</p><p class="ql-block">那次是带车上午从南昌出发,前往江西理工对接工作,事前期都约好了时间,好像是下午3、4点钟才到,一个下午就在会议室渡过,晚饭后天已黑加上旅途疲劳,也就休息了,第二天又启程下一站,错过了对古城的了解和欣赏!</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正是北京奥运会各项赛事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中,当天途中全程收听北京奥运会实况转播,印象最深的是飞人刘翔百米栏弃赛。</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一身轻松,时间自由了。从惠州到赣州的高铁很快,10点就到了。到预订的教育大楼内的宾馆安顿好,打听了一下,附近就有个城市综合体,里面吃喝玩乐都有。</p> <p class="ql-block">来前略做了些功课:赣州古城始建于晋代。现保存较完整的砖城墙,修建于北宋年间。</p><p class="ql-block">赣州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城高5一7米,城面宽4一6米;保留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和涌金门四座城门。</p><p class="ql-block">八境台和西津门2座炮城,马面1座和部分警铺。</p><p class="ql-block">赣州城墙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城市防洪、城市建设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沿城墙走了一遍,大致了解了现存城墙的基本情况。其实这残留的城墙是沿章江岸和贡江岸修建的,在最北端八境台汇合,两边呈锐角L形。北段短些(感觉是略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应该是仅有1千多米,主要有西津门与炮台、陏孤台、蒋经国故居和北门等景点。东段的2千多米,主要有建春门、涌金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吃过午饭,打车前往建春门的。出租车停在寿量寺附近,那就先到寿量寺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寿量古寺,赣州的一处神秘古刹,始建于五代,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这座古寺由百胜军防御使卢光稠捐舍而建。</p><p class="ql-block">可能因为建在古城内,面程受限,也可能城市建设的需要,寿量寺山门与其他寺庙不太一样,韦驮的造像位于寺庙进门的左边榕树下。寺内还保留着民国初年的“园通宝殿”和“毗卢殿”。毗卢殿其实是两层,一楼毗卢殿,二楼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建春门</p><p class="ql-block">是现存的东侧城墙最南端的古城门。城门修的十分雄伟,城门外就是贡江,附近有一条浮桥,由数十艘大船上搭上木板,连成浮桥,这桥大约有400多米,因天气开始炎热了,大中午的,城门和浮桥上只有几个我们这样的游客,城门内有一二十米宽的绿化带的,树荫下偶尔见到当地人在锻炼身体、还有几个人在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我以为这里人可能习以为常了,平时没什么人来这里游玩。</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傍晚再到这里来的时候,发现城门外、浮桥上商贩云集,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好不热闹,仿佛倾城而出。傍晚时分,这里江面开阔,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加上凉风习习,非常适合休闲散步!有些游泳爱好者,带着跟屁虫,在江里游泳锻炼,一派安乐祥和景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是从建春门开始逛古城墙的。走了一遍感觉建春门、涌金门到八境台这段沿贡江边上的城墙保存的非常完好,这段地势平坦,城墙也平直,城墙内外都有宽敞的道路,方便游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在城墙上走的,这样视野开阔,城内外景色都能欣赏到。</p><p class="ql-block">这段城墙大约有2千米左右,其中建春门至涌金门在约1千多米。由于涌金门城楼在维修,我们在这里下来在城门内外看了看。然后再往前从八境公园前往八境台。</p> <p class="ql-block">中午浮桥上鲜有行人</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看建春门</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看浮桥</p> <p class="ql-block">涌金门,正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八境公园,由此前往八境台</p> <p class="ql-block">高耸入云的八境台。据说,在此地可观赣州境内的著名“八景”。</p><p class="ql-block">现在感觉在这里可以欣赏最壮观的两江汇合处,由近及远是山体、山腿、堤坝、水中的大树、远处水中似露非露的芦苇、两江最终融合成赣江!</p> <p class="ql-block">八境台下就是这个城市的最大防御工程——炮台</p> <p class="ql-block">北门,八境台往西走几百米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城墙起伏不平</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故居,紧靠北城墙的一个俄式院落。展示了蒋经国先生在赣州的主要政绩。旁边一个儿童福利院,据说是他夫人创办的!</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在江西时,大力推动赣南新政,开展新生活运动。</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蒋经国故居出来,就不能再从城墙上参观后面剩下的那段了!</p><p class="ql-block">一般出来后可以登郁孤台,也可以绕过去继续参观余下的城墙。我们是选择去参观郁孤台。</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别名:田螺岭,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是城区的制高点,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自唐代开始便是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虔州八境之一,又为清代八景“三台鼎峙”中的一台。</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人文历史,李渤、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p><p class="ql-block">其中,与郁孤台渊源最深的,要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他在赣州任职时,留下名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从此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这是江泽民同志书写的《菩萨蛮》。</p> <p class="ql-block">登郁孤台主楼,凭借地势之利,可以看的很远。在这里也能看到两江合流处,与八境台不同,这里看到的主要是章江一侧画面。</p> <p class="ql-block">从郁孤台西侧门出来,是一处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巷,石板路,路边大概有3、40㎝的小溪,现在天气炎热也没有下雨,但小溪仍然流水潺潺,小溪中每隔几米都树立一块石板,所以小溪也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小水池,方便小巷居民日常洗洗涮涮。生活细节处可见先民们的聪明才智!这样的门前小溪,在皖南山区的村庄比较普遍。</p> <p class="ql-block">小巷尽头的巷口右侧是阴明书院。其实在郁孤台西门边有一个规模稍大点的书院,只不过现在关闭修缮,没有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书院转了一圈,出来后又直接到西津门去看看,西津门已拆,后又重建了一个三拱门,看着没啥兴趣。登上残留的古城墙,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东西,原来是章江上正在新架了一座桥,那桥面从西津门炮台上穿过,用穿字可能不太准确,应该是用“压“字。那桥面下面与炮台外墙似接触非接触,让人压到压抑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处炮台沿城墙往东走,继续流览古城和江景。大约4、500米也就到蒋经国故居,只不过那段封闭。从城墙上下来,是古城餐饮娱乐集中点。</p> <p class="ql-block">逛了一下午古城墙,确实累了,那就在客家大院补充一下吧!那里的菜味道还不错,一大盘客家小炒鱼快吃到盘子见底才想起来拍一下,这莱第一次见,鱼片将连近1㎝厚,似乎裹着薄薄的一层粉,感觉这莱是南方与北方菜的混搭风,在我印象中只有北方莱中常裹着粉,其他莱品感觉一般,尤其是那个酿豆腐,感觉徒有其表,应该是控空放入肉馅,他这个直接是放上薄薄的一小层馅,这偷工减料做的到位!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后,立马打车回去,为明天养精蓄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