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理崇圣寺位于苍山应乐峰下、洱海之滨,距大理古城北约1公里,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也是金庸《天龙八部》中“天龙寺”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崇圣寺三塔--“若苍山为笔,洱海为墨,三塔便是落于云滇大地的惊世铃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苍山的蓝天白云、洱海的万顷碧波,就是这崇圣寺三座白塔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要好好地绕塔三圈儿,不禁思绪万千:这居于中心的主塔-千寻塔,建于南诏时期,经历多次大地震而不倒,特别是1514年大地震中曾裂开一尺宽缝后又奇迹般的自然合拢!这真得不只是设计绝妙能解释的。又想起了《天龙八部》中天龙寺的“六脉神剑”,现实中大理国以佛立国,“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分老壮,手不释珠”,22位国王有9位在此出家为僧,真不愧“妙香佛国”之称。这里不只是一座地标,更是一部活着的史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时间有限,不能登上望海楼俯瞰洱海--苍山为须弥、洱海为香海,三塔不就是人间佛国的坐标原点吗?那三塔必是锚定山水的铃印吧。只是要吐槽一下,崇圣寺的专职导游,讲起佛教佛法颇有一套,要不是最后都引到让大家掏钱请“铃铛”,我差点儿就相信了佛国的信众都是既有修为又有佛心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