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之际,毛主席挥笔写下气势恢宏的《七律·长征》,以诗言志,深情讴歌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其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不仅描绘了红军翻越雪山的壮丽图景,更象征着革命胜利的曙光,成为长征精神的不朽丰碑。</p> <p class="ql-block">为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亲历那片承载苦难与辉煌的红色热土,感悟毛主席诗中所蕴含的壮志豪情,今年“八一”建军节当天,我们一行踏上川西红原大草原,走进那段镌刻在历史深处的峥嵘岁月,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红原大草原,坐落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川西北雪山与草原交汇之地。广袤无垠的草原延展约250万亩,平均海拔在3300至3500米之间,地势开阔,水草丰美,是高原上少有的天然牧场,更是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瑰宝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片草原,不仅风景壮美,更铭刻着厚重的历史记忆。1936年7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左路纵队自阿坝启程,途经红原县,渡过蜿蜒西流的嘎曲河,正式踏上征服茫茫草地的艰难征程。这片无垠的沼泽地带,曾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险的一段历程,亦是意志与信念的淬火场。</p> <p class="ql-block">红原大草原,是红军长征精神的象征之地。196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设立红原县,寓意“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一种精神的象征。每一片草叶,仿佛都在低语那段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岁月,令人心生敬仰,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极目远眺,蓝天如洗,草原如茵,心潮澎湃。仿佛眼前浮现出当年红军战士在风雪泥泞中跋涉的身影,在敌军围追堵截中坚定前行的步伐。他们以血肉之躯,书写了不朽的传奇,用信念与意志,点燃了胜利的曙光,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恒的精神印记。</p> <p class="ql-block">我们踏上这片红色土地,心中涌动的不仅是敬仰,更是责任。红原大草原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温度与精神的光辉。我们仿佛看见红军战士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以坚定的信念,踏出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那条路,至今仍在我们脚下延伸,通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著名的“日干乔大沼泽”,位于红原县北部,范围广阔,是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15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300米。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2019年1月,日干乔景区拟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回眸红军过草地时,这里曾是“谈虎色变”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片沼泽,因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而闻名,有一万余名将士长眠于此,可见红军过草地之艰险,曾留下无数感人至深的英勇故事。让我们缅怀英烈,纪念那段悲壮而光辉的历史,铭记他们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p> <p class="ql-block">“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精神,崇高而伟大,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象征。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不畏艰难,砥砺前行。这种精神,如同草原上的风,穿越岁月,依旧强劲有力,吹拂着我们心中不灭的信仰之火。</p> <p class="ql-block">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长征精神将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激励我们无惧艰险,奋勇向前。红原草原的风,依旧在吹,带着历史的回响,也吹响新时代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咏红军精神</p><p class="ql-block">八一旌旗烈,红原鼓角雄。</p><p class="ql-block">长风破敌阵,赤胆映苍穹。</p><p class="ql-block">菁菁草原阔,星垂火种同。</p><p class="ql-block">开拓新时代,浩气千秋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