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22 左贡到邦达,全程仅104公里,道路平坦起伏,柏油路面状况良好。骑行至14公里处,抵达昌格拉山隧道,视野开阔,景色宜人。五月的风仍带着些许寒意,骑行在被誉为“此生必骑”的318国道上,仿佛踏上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朝圣之路。西藏八宿县的业拉山口,海拔4658米,是这段旅程中最具挑战的一段。雪山、云雾、陡坡与弯道交织,构成一幅高原画卷,而那句“忠诚如磐石”的标语,仿佛也在提醒每一位骑行者,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挑战,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从左贡骑行至八宿,途中穿越业拉山,翻越怒江七十二道弯,经过地球第三极的标志牌,也在怒江大桥边驻足凝望。桥下怒江奔腾咆哮,仿佛在诉说着高原的沧桑与辉煌。一路上,红色横幅、蓝色路牌、白色护栏,成了旅途中最熟悉的风景。写着“走过今天的弯路,今后人生会更坦途”的标语拱门,像是一种无声的鼓励,让我在疲惫时仍能坚持前行。</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又名怒江山,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地处G318国道邦达至八宿段,垭口海拔4658米。这里是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紧邻怒江大峡谷,拥有约2000米的垂直落差,形成陡峭的岩壁景观。作为川藏南线的核心路段,怒江山以“怒江72拐”闻名,连续的U型发卡弯道,最大落差达1400米。山体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塌方时有发生。山顶石洞中流传着格萨尔王锁妖洞的传说,使这片土地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信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进入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道路如一条盘旋的巨龙,在悬崖峭壁间蜿蜒穿行。每一道弯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每一眼望去皆是壮丽的风景。我在观景台驻足,望着远处奔腾而下的怒江,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这里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千百年来,无数商队在这条路上穿梭,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骑行怒江72拐:在云端之上,遇见信仰与风景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今天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曲折弯路由我来走,所有的艰难困苦由我来扛!给家人,给子孙留下坦途!</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横跨怒江,全长74米,海拔2730米,因地势险峻被称为川藏线“咽喉”。大桥初建于1953年,为便桥;1972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拱桥;2013年加固重建为钢架桥;2016年新桥通车。修建过程中,18军官兵在极端条件下施工,一名战士不幸坠入水泥桥墩牺牲,现保留原桥墩作为纪念。过往车辆常鸣笛致敬,以示缅怀。</p> <p class="ql-block">怒江峡谷如一条咆哮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在这条巨龙的咽喉处,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老虎嘴。这里是川藏线上最险峻的路段之一,峭壁如削,道路狭窄,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深渊。骑行至此,每一步都需谨慎,每一秒都充满敬畏。</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抵达八宿(海拔3252米),入住八宿天星假日酒店。旅途虽疲惫,但心中满是成就感。这一路翻山越岭,穿越峡谷与风雪,终于在此地稍作休整,为明日的征程积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八宿驿站,住宿50元,两餐另加50元,虽简朴却温暖。在高原之上,能有一顿热饭、一张床,已是莫大的幸福。骑行路上,每一处驿站都是旅人短暂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八宿北纬30度,是川藏线318国道沿途的重要地理标志,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覆盖众多自然奇观与未解之谜。八宿的北纬30°打卡点,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具有独特的地理意义。站在这一纬度线上,仿佛能感受到地球的脉动与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明洞路段大车交汇困难,导致严重堵车。狭窄的隧道内,车流缓慢前行,空气中弥漫着尾气与尘土的味道。骑行者只能耐心等待,或寻找缝隙穿行,只为尽快抵达下一个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落石砸坏支撑立柱,道路受损严重。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地质灾害频发,每一步都充满未知。骑行者需时刻警惕,既要应对自然的挑战,也要面对旅途的不确定性。</p> <p class="ql-block">然乌57318驿站,窗外远处是白皑皑的雪山,宁静而壮美。高原的夜晚寒风刺骨,但内心的火焰从未熄灭。驿站虽小,却承载着行者的希望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景区入口标志高高耸立,象征着这片高原明珠的美丽与神秘。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雪山,仿佛一幅天然画卷。骑行至此,仿佛置身仙境。</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瞬间,必须精心捕捉!</p> <p class="ql-block">偶遇山西4+2骑友,彼此寒暄,分享旅途故事。骑行路上,最珍贵的不是风景,而是那些在路上相遇的人。短暂的同行,换来长久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5.24,从然乌出发前往波密,一路下坡,穿越峡谷。清晨出发,天空飘着小雨,道路湿滑,寒气逼人。但雪山相伴,风景如画。冲出峡谷,眼前豁然开朗,森林、田园、松林林海依次展开,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然乌(3932米)至波密(2724米),130公里几乎全为下坡,虽轻松却也充满挑战。</p> <p class="ql-block">约3公里炮弹坑泥浆烂路走完,又遇施工堵车,还好自行车能穿行。高原的路况复杂多变,但骑行者的脚步从未停歇。每一段艰难,都是通往美景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米拉冰川,静卧于雪山之间,洁白如玉,气势磅礴。阳光洒落,冰川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时间在此凝固。站在冰川前,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内心充满敬畏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高原景观壮丽辽阔,雪山连绵,云海翻涌。每一眼望去,皆是震撼人心的美景。骑行在川藏线上,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帧都值得铭记。</p> <p class="ql-block">57318川渝平安饭店,一碗水饺25个,25元,个大馅满,吃得饱足。高原之上,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水饺,已是莫大的幸福。骑行路上,每一顿饭都是给自己前行的一次鼓励。</p> <p class="ql-block">川藏318国道3888公里地标,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境内,是这条路上的网红打卡点之一。2020年起,波密县在此增设红色文化展示区,包括人民解放军进藏手绘图、十八军进藏历史等内容,让每一位旅人在此驻足,感受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藏王故里波密,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的故乡。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骑行至此,仿佛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2025.5.25 离开波密,前往藏王洞,再沿G318国道前往通麦,全程93公里。清晨出发,阳光洒在高原大地上,映照出金色的光芒。骑行在318国道上,心中充满期待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抵达藏王洞遗址。这个318国道上的“迷你景点”,洞口狭小需弯腰进入,却挂满祈福红丝带。传说这里是第一代藏王涅赤藏布的出生地或狩猎休憩之所。景区采用自助投币购祈福带的方式,园林式布局在川藏线独树一帜。洞旁可眺望雪山、桃花海与帕隆藏布江,玛尼堆与迷你石堆群增添神秘色彩。关于藏王身世的传说更引人遐想:涅赤藏布因</p> <p class="ql-block">通麦晚餐石锅鸡(320元)鲁朗石锅鸡是西藏林芝鲁朗镇的代表性藏式药膳,以藏香鸡、手掌参为原料,配以墨脱皂石锅炖煮,兼具药香与鲜香风味,于1999年由何代云首创并发展为当地文旅符号。</p> <p class="ql-block">经典318此生必驾路牌牛头标杆</p><p class="ql-block">美丽公约色季拉山口海拔4728,直面对南迦巴</p><p class="ql-block">瓦峰<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7782。</span>后山遍布的经幡,是川藏公路南线的重要节点,以壮观的南迦巴瓦峰观景、高山杜鹃花海和苯教文化圣地著称。</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快来看!这座顶着弯弯犄角的牦牛雕塑,正披着雪白的哈达在高原上“站岗”,牛角直指苍穹,像在守护着脚下的神山圣湖呢!</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口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海拔4728米。色季拉山属于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这里有壮观的日出、云海和无际的林海,还可以远眺南迦巴瓦峰的峻美雄姿。</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朗可以看见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林芝</p> <p class="ql-block">林芝福建园是位于中国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的一座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由福建省援建,融合了闽南建筑风格与藏地自然景观,以“闽芝湖”为中心打造了四季皆景的八大胜景。</p> <p class="ql-block">2025.5.26中午13点,抵达林芝玉龙青年旅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