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大叔,丫头想你 🥰</p><p class="ql-block">图片:科室医生提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178493</p> <p class="ql-block"> 与市妇幼保健院的缘分,像春日里漫过窗沿的暖阳,从备孕时中医调理的温润铺垫,到生产时VIP病房被妥帖接住的新生,再到三楼儿童保健推拿时指尖落下的轻柔,每一缕都浸着专业的力量,藏着人心的柔软。而这份缘分最动人的篇章,写在林文玉主任带领的儿童保健推拿科——那里有粉色狗熊窗帘的温柔,有黄与绿交织的爬爬垫,更有一群把专业与热爱揉进日常的伙伴,从刚出生第一天的襁褓婴儿,到蹦跳着的十几岁少年,都在这儿被妥帖呵护。</p> <p class="ql-block"> 推开推拿科的门,粉色狗熊图案的窗帘正被风掀起一角,像小熊悄悄探进头来;地上拼接着黄色与绿色的爬爬垫,黄的像晒透的小米,绿的像刚抽芽的嫩草,边角磨得圆圆的,透着“怕孩子磕着”的细心。几张推拿桌整齐排着,铺着洗得发白却带着阳光味的棉布,没有华丽装饰,却用最朴素的样子说着“为孩子着想”。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滑石粉味,混着婴儿身上的奶香气与大孩子的爽朗笑声,像走进了某位精心打理的育儿室,让人心里一松。</p> <p class="ql-block"> 林文玉主任总坐在靠窗的位置,见我们抱着“丽娜”进门,眉眼先弯成了月牙:“我们‘白富美’丽娜来啦?今天这身小花衣真衬肤色。”他对丽娜总带着格外的稀罕,推拿时指尖在孩子脊背上轻轻游走,像抚摸一件稀世珍宝,“你看这小丫头,皮肤嫩得能掐出水,手法得轻得像羽毛扫过”。他常说:“从刚出生的宝宝到半大的孩子,手法得跟着年龄变,刚出生的用指腹‘沾’,大孩子才能用掌根‘按’,这才是专业。”推脾经时,只取丽娜拇指侧面那一小条嫩肉,指腹边缘轻轻掠过,力道拿捏得刚好——既触到了穴位,又不会让孩子觉得不适。为了不让家长多等,他每天早早就坐班,无论我们问多少琐碎问题,从“丽娜吐奶要不要紧”到“辅食加多少合适”,都耐心答得明明白白,声音里的笃定像颗定心丸,让初为父母的慌乱慢慢沉了底。</p> <p class="ql-block"> 魏林大夫看着有些严肃,对“尔揽”却藏着不动声色的细致。给儿子推拿时,他总先在掌心搓热滑石粉,再轻轻按在孩子胳膊上,手法精准得像带着标尺——推三关时从腕到肘,力道均匀得能数出节奏,“这小家伙火力壮,手法得稍重一分才透得进去”。他话不多,却会悄悄观察尔揽的反应,见孩子扭身子,就停下手拿过桌边的纸,轻轻擦去他嘴角的口水,那瞬间的柔和,比任何话语都让人安心。“脾气古怪”原来所谓,不过是把温柔都藏在了专业的手法里。虽有时会板着脸朝我喊“快哄哄尔揽”,可我知道,这是熟络了才有的自在。</p> <p class="ql-block"> 最活泼的要数马慧玲,像个邻家姐姐,老远看见尔揽就笑着喊:“我们‘谢老板’来啦!今天要不要给姐姐当小模特呀?”她是真喜欢尔揽,给孩子推拿时,总边揉胳膊边跟他“聊天”:“尔揽这小胳膊,得多揉揉才有力气抱玩具呀。”喜欢得紧了,就掏出手机拍照,“这么俊的小伙子,得存起来时时看”。她白大褂口袋里总装着纸巾,见孩子流口水就及时递过来,动作麻利又轻柔,眼里的欢喜像盛不下的星光。</p> <p class="ql-block"> 马浩诚大夫的“哈哈”笑声总先于人到,只是常常对着穿粉色连体衣的丽娜喊“小谢”,又对着戴蓝色小帽的尔揽叫“小姑娘”,惹得大家笑作一团,他自己也跟着“哈哈”乐,眉眼间满是明朗的暖。可他的专业一点不含糊,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科室,早早备好滑石粉,把推拿桌擦得干干净净。给刚出生的宝宝摩腹时,掌心像捧着一捧水,力道轻得像春风拂过;给大孩子捏脊时,又能恰到好处地用上巧劲,“结肠得顺着揉才舒服,大孩子力道得跟上,不然没用”。推完了还会逗尔揽:“小谢今天真乖,下次给你带小摇铃。”那份迷糊里的热肠,比任何规矩都动人。</p> <p class="ql-block"> 吴海燕护士长的温柔,像春日里的细雨,悄无声息却润人心田。每次丽娜因便秘哭闹,我抱着孩子急得团团转,她总能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上来,先轻轻接过丽娜,用温热的手掌顺时针揉着孩子的小肚子,“别怕,咱们给宝宝顺顺气”。她的偏方从不用猛药,而是教我用棉签蘸着抚触油轻轻刺激肛门,边示范边柔声说:“孩子娇嫩,得用最温和的法子,咱们慢慢来。”看着丽娜终于舒坦地排便,她会笑着帮孩子擦净小屁股,再把温热的小毯子裹在孩子身上,“你看,宝宝不难受了吧?有啥不明白的,随时来找我”。她的声音总像浸过温水,连安慰都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这群医者对专业的坚守,藏在每个精准的细节里:林主任根据月龄调整的手法轻重,魏大夫按年龄校准的力道节奏,马慧玲针对性格设计的互动方式,马浩诚随成长变化的操作强度,还有吴护士长因人而异的辅助调理——他们从不是简单照搬书本,而是把中医理论、儿童解剖学与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揉在一起,让“专业”变成看得见的适配:对新生儿用“沾”法护其娇嫩,对幼儿用“揉”法促其吸收,对大孩子用“推”法强其体质。这种对“度”的精准拿捏,对“变”的灵活把握,才是儿童保健推拿最动人的专业底色。</p> <p class="ql-block"> 每次带“尔揽”“丽娜”来,看着他们在推拿桌上蹬着腿笑,看旁边刚满月的宝宝在妈妈怀里安睡,听大孩子们缠着马慧玲讲笑话,听着大夫们熟稔地喊出“谢老板”“白富美”,心里总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得发胀。这里的家长们都和我们一样,从宝宝刚出生就赶来,哪怕孩子长到十几岁,也愿意把健康托付给这群医者——谁不是怕给孩子的不够多?谁不想把最好的都安排上?可看着大夫们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了如指掌,才懂“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有多安心。毕竟孩子是爸妈心坎里的宝,能被这样懂行又上心的人护着,便是最大的福气。</p> <p class="ql-block"> 这份从备孕延续至今的缘分,早已超越了医患的距离。是他们用专业筑牢了健康的堤坝,用真心焐热了育儿的慌张,让我们知道,原来养育路上的每一步,都能被这样温柔地托举。而这份美好,会像孩子身上的奶香味,久久萦绕在记忆里,成为往后想起就觉得温暖的光。</p><p class="ql-block"> 最后想说,林文玉主任可别再笑我是“丢单机”啦……虽然我总落东西~哈哈,这称号我可得快快摆脱,顺便还要努力运动减重呢。</p><p class="ql-block"> 哎呀~~今天就写到这,有好的奇闻趣事,我再跟各位分享。</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9日 周六 晚上 21:30 写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