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川西行

黑老大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2025年7月底北京是个据说几十年都未见的炎热夏天,中国之大避暑的地方也不算少,受“独品”甘南川西游的召唤,正好满足自己向往已久的几个圣地的愿望,7月23日正式踏上了旅程。</b></p> <p class="ql-block"><b>  甘南与川西,是一片被高原阳光与信仰浸润的秘境,既有苍茫草原的野性呼吸,也有雪山圣湖的静谧史诗,还有信仰众生的美好愿望。这里的美,不在精雕细琢的精致,而在天地初开的原始张力。</b></p> <p class="ql-block"><b>  若你渴望逃离喧嚣,触摸最本真的自然与人文,这片土地会以最赤诚的方式,将刻骨铭心写进你的记忆。让我们开始难忘的旅行吧!</b></p> 野性之美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甘南的野性之美,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风里。这里的草原不像呼伦贝尔那般柔顺,而是带着粗粝的棱角,草甸下裸露的碎石提醒着旅人:这是一片未被驯服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官鹅沟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5.1%,由官珠沟、鹅嫚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这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闻名,被誉为“陇上江南”。</b></p> <p class="ql-block"><b>  官鹅沟的野性之美在于其林海与冰川遗迹共生。瀑布飞湍如银河倾泻,碧潭澄澈映照苍岩,野生动植物在峡谷间自由生长。这里不是驯服的风景,而是大地最本真的模样——粗犷、磅礴,又生机勃勃。自然之力,永存敬畏。</b></p> <p class="ql-block"><b>  扎尕那景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古城。扎尕那村是一个完整的天然“石城”,村中古老木制的藏居依山而建,构成美妙的田园风光。仙女滩是扎尕那山下的一片宽阔草甸,春夏之际繁花织锦,四周绿树环绕,适合放空和野餐。扎尕那的居民以藏族为主,村中有丰富的藏族文化和民俗风情。</b></p> <p class="ql-block"><b>  扎尕那之野性之美在于当它用晨曦刺破云层,劈开迭山屏障,石城般的扎尕那在光影中苏醒。峭壁如削,古村静卧,经幡猎猎作响,野鹿踱步于青稞田间。这里是神遗落人间的后花园,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未经驯服的原始力量——自然以最磅礴的笔触,在甘南写下它的狂野诗篇。</b></p> <p class="ql-block"><b>  莲宝叶则景区</b><b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属四</b><b>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是一处集奇峰异石、冰川遗迹、雪山湖泊于一体的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地貌组成的一个令人着迷的旅游目的地。它是我们这次旅行到达的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唯一一次赶上大雨的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莲宝叶则的野性之美在于它在苍穹之下,嶙峋石峰刺破云霭,冰川遗迹镌刻亿年风霜。硬核的雄浑与柔美的湖泊共生,野性之美直击心灵。每一步都是与自然的对话,每一瞬皆成永恒。</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神秘之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踏足甘南川西,仿佛闯入神性秘境——拉卜楞寺的经幡低语,扎尕那的石城云雾缭绕,九曲黄河第一湾鎏金落日。这里,雪山与草原相拥,信仰与自然共生。每一帧都是未被尘世惊扰的画卷,每一程皆成心底永恒的诗篇。</b></p> <p class="ql-block">【<b>伏羲庙探秘|一眼千年】</b></p><p class="ql-block"><b> 红墙黛瓦间,八卦阵影流转,古柏诉说着"人文始祖"的传说。香火氤氲里,触摸那斑驳的碑文,仿佛听见六千年前河图洛书的低语…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藏着华夏密码,神秘又庄严。</b></p> <p class="ql-block"><b>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始凿于十六国后秦(384-417年),历经北魏、西魏等12个王朝1600余年开凿修缮,现存窟龛221个、造像3938件、壁画1000余平方米。塑像以泥塑为主,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美誉,造像融合中西文化,风格多样,如北魏“秀骨清像”、西魏“珠圆玉润”。洞窟依悬崖峭壁开凿,栈道凌空飞架,保留大量仿木崖阁建筑,如北周“七佛阁”。</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麦积山石窟之神秘之美在于峭壁凌云,万佛栖崖。麦积山石窟以悬空栈道串联千年信仰,泥塑衣袂垂落如时光凝结。晨曦穿洞窟而过,光影在4-5世纪造像间流转,神秘而庄严。这处丝路秘境,既是艺术的惊鸿一瞥,亦是文明对话的永恒见证。</b></p> <p class="ql-block"><b>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大师创建,历经多世扩建,鼎盛时僧侣达4000余人。寺庙建筑占地86.6万平方米,含六大学院(闻思、时轮、医学院等)、16处佛殿、超1700个转经筒,建筑融合藏汉风格,以“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为特色。寺内保留全国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藏经6万余册,有珍贵壁画、唐卡及历代活佛文物。</b></p> <p class="ql-block"><b>  拉卜楞寺神秘之美在于信仰铸就的时空秘境。晨曦中的拉卜楞寺,金顶与赭红色僧袍在经幡间流转,六百载时光在此凝成一片神圣的寂静。转经长廊上,信徒们以千年不变的节奏摩挲着玛尼石,每道凹槽都镌刻着高原的虔诚。</b></p><p class="ql-block"><b> 大经堂内,酥油灯摇曳的光影中,壁画上的佛陀低眉含笑,壁画与唐卡以矿物颜料封存着藏传佛教的密义。站在晒佛台远眺,群山如莲瓣环绕,仿佛能听见辩经场上的梵呗穿透云霄。这里不是景点,而是一座活着的信仰城池——每一块石头都记得诵经声,每一缕风都带着六字真言的密语。</b></p> <p class="ql-block"><b>  色达佛学院全称“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喇荣沟,是全球最大藏传佛学院之一,被誉为“信仰的天空之城”。佛学院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晋美彭措上师(法王如意宝)在喇荣沟创立。最初仅有几间简陋木屋,后因各地僧侣自发汇聚,逐渐形成规模。如今,这里常住僧尼超万人,是全球最大的藏传佛教密宗修行地之一,也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b></p><p class="ql-block"><b>核心景观</b></p><p class="ql-block"><b>- 红色僧舍群:依山而建的数千间绛红色木屋层层叠叠,从谷底蔓延至山顶,形成震撼的“红色海洋”。这些房屋多为僧尼自建,简朴却充满生命力,是佛学院最标志性的视觉符号。</b></p><p class="ql-block"><b>- 坛城与经幡:山顶的坛城(藏传佛教密宗修行圣地)是信仰的核心,三层圆形建筑刻满六字真言与佛像,信徒在此转经、磕长头,祈求福报。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每一道褶皱都承载着诵经声。</b></p><p class="ql-block"><b>- 大经堂与佛殿:木质结构的大经堂可容纳数千人同时诵经,梁柱上悬挂着历代上师的法器与唐卡;佛殿内供奉着莲花生大师等密宗本尊像,酥油灯终年不灭,光影中沉淀着时光的虔诚。</b></p><p class="ql-block"><b>修行与生活</b></p><p class="ql-block"><b>僧尼们在此学习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从基础辩经到高深密法,需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清晨,诵经声穿透山谷;傍晚,辩经场上的辩论声此起彼伏,逻辑与智慧在交锋中升华。生活极简:一间木屋、一盏酥油灯、几卷经书,便是全部。</b></p><p class="ql-block"><b>文化与精神</b></p><p class="ql-block"><b>色达佛学院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藏地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听过诵经声,每一缕风都带着六字真言的祝福。它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信仰的力量——在海拔4000米的苦寒之地,用一生的时间,完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b></p><p class="ql-block"><b>若你向往纯粹的精神世界,色达会用它的红与静,给你一场直击心灵的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色达佛学院神秘之美:一场灵魂的朝圣之旅。红尘万丈,终抵不过这一片绛红的海。色达佛学院,五明佛学院的圣地,密密麻麻的红色僧舍依山而建,如莲花般层层叠叠绽放在海拔4000米的川西高原。</b></p><p class="ql-block"><b> 晨曦中,诵经声穿透薄雾;暮色里,酥油灯次第点亮,仿佛星辰坠入人间。僧侣们身着绛红色僧袍,在转经筒与经幡间穿梭,每一步都踏着千年信仰的回响。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与经幡的低语,只有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沉思。色达的美,是震撼的,也是宁静的。它不只是一处风景,更是一场关于信仰与生命的终极对话。</b></p> <p class="ql-block"><b>  炳灵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寺庙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历经十六国至明清各代营建,现存窟龛216个,造像815尊,壁画约1000平方米,以唐代造像最多。佛像以石刻造像、壁画和浮雕佛塔闻名,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代表性洞窟169窟有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为国内石窟最早纪年。</b></p> <p class="ql-block"><b>  炳灵寺神秘之美在于它是黄河峡谷中的千年秘境。我们顺黄河溯流而上,探访隐于炳灵峡深处的石窟瑰宝。峭壁之上,169窟的北魏佛陀低眉含笑,唐代飞天衣袂翩跹,与洮河涛声共鸣。丹霞为幕,栈道悬空,每一步都踏响历史的回音——这里不仅是丝路佛光的重要驿站,更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神秘史诗。</b></p> <p class="ql-block"><b>【探秘甘南川西,邂逅高原秘境】</b></p><p class="ql-block"><b>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遇见甘南与川西的神秘之美。寺庙的金顶映照着千年信仰,经幡在风中低语,诉说着藏地的虔诚;若尔盖草原的碧波延伸至天际,野花点缀其间,如大地的调色盘。九曲黄河第一湾的落日将金色余晖洒向水面,宛如神迹。</b></p><p class="ql-block"><b> 神山巍峨矗立,雪峰圣洁,徒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山水中光影变幻,勾勒出川西走廊的诗意轮廓。这里,是信仰与自然的交汇,是喧嚣之外的灵魂净土。</b></p><p class="ql-block"><b>甘南川西,用它的苍茫与纯净,等待每一个渴望探索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娘玛寺的转经筒位于甘肃省玛曲县阿万仓乡,是世界最大的转经筒,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经筒总高42.38米,旋转部分高35.81米,直径12.43米,总重320吨。筒身用钛金制作,外部镶嵌1160平方米黄金浮雕,由尼泊尔工匠手工锻造,浮雕图案精美,还贴有纯金箔。经筒内部装藏《大藏经》1080部共11万册,底部设有108部轴承支撑结构,方便多人同时推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婉约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甘南川西,一场与温柔乡野的对话。晨光漫过拉卜楞寺的金顶,经幡低语着千年的虔诚;若尔盖草原的云影匍匐在绿浪间,牦牛蹄印里盛满露水的清凉。这里是甘南与川西,用海拔丈量信仰的高度,却以最柔软的姿态拥抱旅人——扎尕那的石城藏着秘境的呼吸,花湖的水镜倒映着高原的蓝,连晚风都裹着酥油茶的暖香。</b></p><p class="ql-block"><b> 没有刻意惊艳的风景,只有时光沉淀的温柔:转经筒的吱呀声里,藏民眼角的笑纹比格桑花更明亮;经幡每飘动一次,都是天地间无声的祝福。若你厌倦喧嚣,不妨来这里,让雪山融水洗净浮躁,让草原的辽阔教会从容。</b></p><p class="ql-block"><b> 本以为来的是粗犷藏地,结果却被温柔骨子里。风仿佛都在说:“急啥?草原又不会跑!”藏民小姐姐的一笑,连经幡都跟着扭秧歌~</b></p> <p class="ql-block"><b>【扎尕那·婉约入画】✨</b></p><p class="ql-block"><b> 晨雾漫过青稞梯田,藏寨的木檐轻衔云烟。洛克笔下的“伊甸园”,此刻正以山骨水柔的低语,将峻岭化作眉黛,溪涧凝成琉璃。风过经幡时,连时光都放轻脚步——原来人间秘境,不过是群山捧出的一卷水墨婉约。</b></p> <p class="ql-block"><b>阿万仓湿地之婉约之美</b></p> <p class="ql-block"><b>【花湖·婉约如诗】</b></p><p class="ql-block"><b> 碧波映天,水草轻摇,花湖以最温柔的姿态舒展。云影徘徊,鸥鹭低飞,每一步都踏碎一湖光影。这里是川西高原的明珠,以婉约之美涤荡尘心。静立湖畔,方知自然才是最高明的诗人。</b></p> <p class="ql-block"><b>九曲黄河第一湾之婉约之美</b></p> <p class="ql-block"><b>桑科草原之婉约之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性之美</b></p> <p class="ql-block">【甘南行记·人性至暖】</p><p class="ql-block">陇上江南行,云低草色青。</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钟声远,藏家酥油茶烟轻。</p><p class="ql-block">藏乡指路过溪桥,汉语虽拙情意浓。</p><p class="ql-block">最是日行天路远,石屋灯火似繁星。</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潺潺过,草原低吹牛羊声。</p><p class="ql-block">方知人间真情在,非独山水现钟灵,</p><p class="ql-block">更有高原风雨里,互不设防现真诚。</p><p class="ql-block"><b>——游甘南十日,识众旅友真情相处有感。</b></p> <p class="ql-block"><b>长征路上</b></p> <p class="ql-block"><b>草原之花</b></p> <p class="ql-block"><b>新结识的小师傅,照片已通过微信转给他们了</b></p> <p class="ql-block"><b>虔诚</b></p> <p class="ql-block"><b>美丽的藏族姑娘</b></p> <p class="ql-block"><b>一张很喜欢的旅友发的作品,收藏借用了</b></p> <p class="ql-block"><b>北京人</b></p> <p class="ql-block"><b>招鼠</b></p> <p class="ql-block"><b>战胜高峰的大姐,登顶后留念</b></p> <p class="ql-block"><b>美丽的小姑娘,给整个行程带来了无限的乐趣</b></p> <p class="ql-block"><b>与藏族朋友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我最向往的色达佛学院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十二天的风雨行程结束了,大家互相都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集结前陌生的面孔都通过这次旅行结成了五湖四海的亲朋好友。期望我们有缘再次相聚同游。</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已经走完了今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b></p> <p class="ql-block"><b>此次美篇中有借用旅友的作品一用,在此表示感谢,所发图片中有涉及到旅友形象的作品,也一并表示感谢。如果认为我引用的作品和所涉及的个人形象不妥的,请联系我进行修订。谢谢大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