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部分人知道泸沽湖都源自杨二车娜姆和李威海的《走出女儿国:一个摩梭女孩的闯荡经历和情爱故事》。年轻的我读过此书,不能免俗的也在心底种下一个念头:有一天我要亲自撩开这个“女儿国”的神秘面纱。这一等便过去了28年。</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在云南的旅程到了丽江。休整了两天,便把车开上了去往泸沽湖的丽宁公路。从丽江往泸沽湖有两条路,一是丽宁公路转泸宁公路180公里;另一是泸南高速转泸宁公路240公里,需要的时间都是三小时左右。我们选择了前者,因为它将经过著名的丽宁十八弯。</p> <p class="ql-block">对丽宁十八弯的了解来自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影片中丽宁十八弯的险峻和金沙江峡谷的壮美成电影一大看点。从此,一拨拨自驾者前往体验“车行于千沟万壑之上”的惊险与诗意,要知道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砂石路面的年代。</p><p class="ql-block">从丽江古城出发不久,车子便驶入蜿蜒的山路。柏油铺装的路面平整簇新,左右两车道足够两辆大车顺畅交汇,看得出这是一条等级比较高的山区公路。车子一路轰鸣上山,路边的山体开始变得陡峭而荒凉,只有少许植物零星散落于坡地,迎面不时出现“前方注意滑坡,请快速通过”警示牌。瞄了一眼车上的高度表,不到40分钟已从出城时的2000多米抬升到3000米。</p><p class="ql-block">连续转了不知多少弯,左侧一处开阔平台陡现眼前。十八弯观景台到了。</p><p class="ql-block">观景台入口是一个停车场,零零星星停着几辆天南海北的车,现在还不是旅游旺季,游客不多。从停车场往观景台经过一个小卖场,里面一间小超市,东西倒也琳琅满目,几个年轻人无精打采的玩着手机。再往里走是几家出售云南中药材的摊贩,三七、铁皮石斛、天麻、当归......,店家都说是自产自销的当地货,问了一下价格还不便宜。</p><p class="ql-block">继续上行,登上数十级台阶,一抬头,视野顿觉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修建在丽宁公路最高处的观景台,宽约十丈,可容数十人。放眼望出去,山叠着山一重重看不到尽头,金沙江在山涧中如碧色丝带蜿蜒着、伸展着,向着峡谷深处飘逸而去。看地图得知这是横断山系中的云岭山脉,这条山脉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是澜沧江和金沙江的分水岭,金沙江便从这山脉间穿流而过。黛色的远山和絮状的云朵像是衔在了一起,缠绕于群山腰间的挂山公路则像女人们手臂上一圈圈浅色手串。</p><p class="ql-block">在南方开了几十年车,我这个老司机见过和走过的山路不计其数,但看到如此蜿蜒险峻、状如长蛇的山路,还是让我倒吸一口冷气。从我们站立的观景台到下方的金沙江峡谷长约20公里,就这一眼可以望尽全貌的山路,海拔硬是直降了1000米,回旋的弯道也远不止十八个弯。从观景台俯看盘山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同沙盘上的玩具车。那些穿流于山脊、山腰、山脚的大车小辆,像是游走在水里的鱼,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车子走着走着便不见了踪影,再现的时候已经是在转出十几个弯之后了。呵呵,怎么有一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呢。</p> <p class="ql-block">离开山顶,车子驶入下山的路。正如在观景台看到的,山路平展但十分弯曲,一路的警示牌提醒司机降速行驶、注意滑坡。虽还没有到雨季,但路边仍不时有溜下来的土石,让你感受到真实存在的滑坡危险。对面不时有车辆呼啸着擦身而过,看车牌大部分是当地私家车和大小货车,这些司机应该常年行走此路,对路况捻熟于心,可对我们这些外地司机来说还是手里捏着一把汗。</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那是指用脚力爬山。开起车来那还是下山要比上山快。车窗微启,山风呼啸着钻进车内,车内满是山的气息、水的味道,凉嗖嗖吹的人神清气爽。连续的弯路和极速的下降,耳膜有些受不了了,嗡嗡的听不清同车人说什么,看来这千把米的高度差还是挺折磨人的。</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丽宁公路是在千百年来的茶马古道基础上修建而成。史书上说的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时七擒当地酋长孟获又七放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德服人”的经典。茶马古道的真正用途,是千百年间络绎于途、经久不衰的茶盐贸易。当年马队从云南到四川经过这里,需要向木氏土司设置的关隘呈上批文并缴纳税赋方能通行。仔细观察,两侧山腰间不时会闪出一条条曲曲弯弯的小径,像一条细细的腰带在山间缠缠绕绕,既不见来影,也不见去踪,当地人说那便是当年的茶马古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