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巳年8月7日,我们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一起去鄂尔多斯旅游。</p> <p class="ql-block">在飞机✈️上,收获立秋画卷。</p> <p class="ql-block">入住鄂尔多斯博源蒙生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餐,受到王总热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8月8日下午,去成吉思汉陵,初次感受到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陵(西里尔蒙古文:Чингис хааны онгон,英文:Mausoleum of Genghis Khan) ,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陵园占地约5.5公顷,对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八白室始建于元代,最初为适应蒙古游牧民族特性而设计的移动祭祀场所,由八顶白色蒙古包组成,供奉成吉思汗及其夫人的遗物、银棺、苏勒德(战旗)等圣物。</p> <p class="ql-block">建筑与迁移历程 </p><p class="ql-block">结构特征:</p><p class="ql-block">八白室仿制成吉思汗生前的宫帐形制,每顶毡帐内陈设祭祀器物,如银鞍、弓箭等,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历史迁移:</p><p class="ql-block">元明时期随鄂尔多斯部迁徙,1649年定居伊金霍洛旗(蒙古语意为“帝王陵寝”)。</p><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为避日军劫掠,1939年西迁至甘肃兴隆山,1949年暂存青海塔尔寺,1954年迁回现址。</p> <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与现状 </p><p class="ql-block">祭祀传统:由达尔扈特人(专职守陵部落)世代守护,严格遵循忽必烈时期制定的“四时大典”仪式,祭词、程序均保持数百年不变。</p><p class="ql-block">现代定位:1954年重建的成吉思汗陵以八白室为核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兼具历史研究与旅游功能,陵区现为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成陵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是天空很蓝,白云悠悠,地藐无垠,可以像雄鹰一样展翅自由地飞翔。</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8月8日晚,在康巴什乌兰木伦湖广场观看音乐喷泉⛲️……</p> <p class="ql-block">康巴什区(蒙古语意为“卓越的老师”)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心城区,始建于2004年,2016年正式设立为县级行政区。</p> <p class="ql-block">8月9日早上8点出发去鄂旗,沿途都是广阔无边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祭祀建筑,由人工堆砌的石头、土块或木块构成,兼具路标、界标和宗教祭祀功能的文化载体。</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献哈达主要有白色、蓝色、黄色、绿色、红色五种颜色,其中五彩哈达(蓝、白、黄、绿、红)是最隆重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哈达的颜色分类及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蒙古族献哈达的颜色体系丰富,每种颜色承载独特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白色哈达:最常见,象征纯洁、吉祥和美好,适用于日常社交及欢迎仪式。</p><p class="ql-block">蓝色哈达:代表蓝天,寓意智慧、永恒与忠诚,多用于兄弟间或表达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黄色哈达:象征大地,体现尊贵与神圣,常见于宗教场合。</p><p class="ql-block">绿色哈达:关联江河水,寓意生命、繁荣与希望,多用于祈福丰收。</p><p class="ql-block">红色哈达:象征空间护法神,蕴含兴旺之意,但需注意其使用场合受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饮酒礼仪(萨查礼)</p><p class="ql-block">动作顺序:</p><p class="ql-block">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上弹(敬天)。</p><p class="ql-block">再向下弹(敬地)。</p><p class="ql-block">最后将酒抹在额头(敬祖先)。 </p><p class="ql-block"> 寓意:通过这种方式辨别酒中是否有毒,后演变为传统礼仪。 </p><p class="ql-block">场合:常与献哈达仪式结合,表达对宾客的欢迎与祝福。 </p><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蒙古族认为蓝色代表与自然和谐共生,饮酒则象征热情与豪迈,两者结合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宾客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蓝色哈达</p><p class="ql-block">核心寓意:象征长生天(蒙古族最高神祇),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蒙古族自称“蓝色民族”,蓝色哈达被视为最正宗的礼仪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草原上骑马张开双臂,拥抱自由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之时也命也</p><p class="ql-block">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p><p class="ql-block">当宋式美学与蒙古文化相遇的时候,带给我的是怎样的精神体验?</p><p class="ql-block">总之,开始复习中国历史和地理知识,从古至今,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是如何进行有效交流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大一统中华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