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New Orleans) (一)

八千里路云和月

<p class="ql-block">  新奥尔良位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是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城市,历史与音乐交织,热情与忧郁共舞,美食与文化融合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最初由法国人于1718年建立,以“新奥尔良”命名,纪念法国奥尔良公爵。之后,又经历了西班牙统治、再次归属法国,最终在1803年被卖给美国。几百年来,新奥尔良吸收了法国、非洲、西班牙、加勒比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克里奥尔(Creole)和卡金(Cajun)文化,赋予这座城市一种深沉而迷人的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克里奥尔与卡金文化是路易斯安那州多元文化的两大重要支柱,它们虽同根同源,却各自发展出独特的风貌。克里奥尔文化源于法国、西班牙与非洲等多种族群的融合,主要扎根于新奥尔良等城市,呈现出一种优雅、混血、带有贵族气息的都市文化;而卡金文化则起源于18世纪从加拿大被驱逐的法裔阿卡迪亚人,偏重乡村生活,保留了朴实、勤劳、家族凝聚力强的传统习俗。两者在语言、音乐和美食上各有千秋。克里奥尔料理偏向精致多样,常见番茄与海鲜元素;卡金菜肴则强调辛香朴实,以野味和乡土材料为主。这两种文化共同构成了新奥尔良丰富多彩的文化图谱,是美国少数几个真正体现多元融合与历史延续的地方文化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次自驾游,住宿的酒店选在城市中心(见上图),酒店停車是代客泊车(Valet Parking),一天的停车费加上小费至少也要五、六十元,早晚用车、存车还要等。好在酒店的位置不错,出门走一、两个街口就是运河街(Canal Street ),这条大街是新奥尔良最宽、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是狂欢节游行最重要的游行大道之一。</p><p class="ql-block"> 新奥尔良的狂欢节大游行(Mardi Gras Parade)是美国最盛大、最富传奇色彩的节庆之一,是新奥尔良文化的灵魂象征,被称为“美国最接近欧洲风情的节日”。Mardi Gras 是法语,意为“胖星期二”,是基督教斋戒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二。这个节日的宗旨是:“在禁欲之前尽情狂欢”。</p><p class="ql-block"> 在新奥尔良,它演变成了一个持续数周的节庆季,游行活动从每年的主显节(1月6日)开始,一直持续到 Mardi Gras 本周,<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潮通常在二月或三月初,</span>最盛大的游行庆祝是狂欢节当天(Mardi Gras Day)。<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据复活节时间,每年狂欢节的日子是不同,今年是3月4日,当天的观众约 23万6千人,</span>今年游行季的总参与人数约 137 万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奥尔良的狂欢节大游行(Mardi Gras Parade)是这座城市灵魂的狂欢,也是一段历史与文化交织的盛宴。每年初春,随着节日三色:紫色的正义、绿色的信仰、金色的权力,洒满街头,圣查尔斯大道(St. Charles Avenue) 与运河街变成了移动的舞台。巨型花车如梦似幻,抛洒着彩珠、金币和小礼物,游行队伍中充满面具、鼓乐与欢笑。市民与游客肩并肩冲着游行的队伍高呼:“Throw me something, mister!” …… 人们在音乐与节拍中共舞。这里没有陌生人,只有临时的朋友与永恒的记忆。下面是网上的一张欢庆节日的代表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朋友及同事,大都会选择狂欢游行季到此一游,我们𨚫是在三月中旬后开启了这次南行之旅。此时的新奥尔良,少了人潮汹涌的喧嚣,多了些真实生活的细节和节后悠闲的气息。游人更从容地走进古老的街巷,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历史过往,即便不在节日中,这里也始终有一种自由、神秘、略带旧梦气息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运河街是新奥尔良的法国区与中央商业区的分界线,同时也是观光电车运行的主线之一。在城里的不少的景点都可步行前往,如选择乘坐观光电车也十分方便,不仅价格便宜,老年人还有优惠。</p> <p class="ql-block">  运河街边这尊不起眼的雕像,是小说《A Confederacy of Dunces》(《蠢人同盟》)中的主角,是从小说中“走出来”的人物—Ignatius J. Reilly 的真实铜像化。雕像的地点,就是小说中故事开始的地点。 </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作者 John Kennedy Toole 是新奥尔良人,虽然他生前未能出版此书,去世后由母亲和作家 Walker Percy 帮助出版,赢得1981年普利策奖。这尊雕像立于此,既是向小说角色致敬,也是纪念作者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雕像描绘的人物,小说主角 Ignatius 是个自命不凡、肥胖、不合群的怪人,穿着滑稽、思想陈旧。小说开头就是他站在 新奥尔良运河街上的 D.H. Holmes 百货公司钟下,观察路人穿着…… 雕像正是再现了这一幕! 雕像站的位置,正是在小说虚构中 的 Ignatius 出现的那个百货门口(现在是个酒店)。</p> <p class="ql-block">  “In the shadow under the green visor of the cap, Ignatius J. Reilly’s supercilious blue and yellow eyes looked down upon the other people wafting under the clock at the D.H. Holmes department store…”(在绿色帽檐下的阴影中,伊格内修斯·J·赖利那双高傲的蓝黄色眼睛俯视着在 D.H. 霍姆斯百货公司的大钟下飘荡的其他人……)</p><p class="ql-block"> 读着墙上的这段文字,看着眼前这个铜像还真有一种文学走入城市、读者走进小说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当地人"自豪”😎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就是运河街与圣查尔斯大道交叉的十字路口,是最繁华的游行看点之一。宽阔的街道和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观,适合观众大量聚集,一些较大的游行团体爱在这里做表演。</p><p class="ql-block"> 同运河街一样, 圣查尔斯大道是最经典、最主要的游行路线之一。阳光洒在街道与红砖人行道上,投下高大黑柱廊的清晰阴影,显得秩序井然又别具韵味。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建筑沿街排布,一侧是石柱玻璃幕墙的新式楼宇,另一侧则是浮雕装饰丰富的老建筑立面,见证着城市百年更迭。</p><p class="ql-block"> 一列绿色的电车从街道缓缓驶过,它是新奥尔良最具象征性的交通工具,也仿佛一条流动的城市记忆。街边的棕榈树在微风中摇曳,为这座南方城市平添一抹悠闲气息。此时,路口行人三三两两,低头穿越绿灯,生活节奏悠缓而有序,恰如新奥尔良独有的慢生活节奏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圣查尔斯大道褪去了狂欢节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阳光和石灰石墙面温热后的微微尘香。从运河街走进这条新奥尔良最具历史感的街道,一种安静而庄重的气氛悄然笼罩。没有游行,没有人潮,只有这辆绿色电车孤独地滑过城市。</p><p class="ql-block"> 每年狂欢季游行队伍就是经过这里,从上城区(Uptown)开始,穿过花园区(Garden District),进入城市中心(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新奥尔良不是用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判断“上/下城区”,而是根据密西西比河水流方向(从北向南弯曲流经新奥尔良)来判断。</p> <p class="ql-block">  随着大道向前走,迎面就是那座低调却不失威严的西联电报大楼(Western Union Telegraph Building),这里曾是整个南方电报流通的核心,如今静静伫立在大道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信息流转。</p> <p class="ql-block">  在新奥尔良阳光倾洒的街角,西联电报大楼静静矗立,仿佛一位身着灰白石衣的老者,守望着城市百年信息流转的记忆。它的外墙布满了时间打磨出的纹理,二层铁艺阳台宛如老派淑女的蕾丝领边,庄重中透着一丝优雅。那刻于檐口之上的“WESTERN UNION TELEGRAPH BUILDING”字样,曾在时代的洪流中被无数双目光扫过,有的是匆匆的信使,有的是焦灼等待消息的行商。</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在新古典的骨架下,隐约闪现出装饰艺术的节奏:简洁的浮雕、对称的窗列、与现代主义悄然握手的结构线条,使它既不沉溺于古典的繁复,也不跳脱于现代的冷峻。它是时代的过渡者,是那个以电波织网、用电报书写命运的黄金年代的见证人。</p><p class="ql-block"> 而今,绿漆电车依旧穿行于它的脚下,仿佛历史不曾远去,只是转身,换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步都踩在故事里,又走向未来。沿途可以看到绿树成荫的大道、历史悠久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哈诺克银行大楼(Hibernia Bank Building),建于1921年,是当时新奥尔良最高的建筑,顶上的塔楼曾经是一座导航灯塔,用来指引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只……这幢建筑的顶端塔楼有着典型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高耸的尖塔和几何图案曾是1930年代流行的设计元素。这种风格在新奥尔良市中心区的一些历史建筑中也非常常见,特别是在圣查尔斯大道和运河街一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圣查尔斯大道之所以闻名全美,正是因为它沿线密布着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建造的众多豪宅、教堂、学校、酒店和市政建筑。这些建筑展示了丰富的历史风格.如希腊复兴(Greek Revival)、意大利风格(Italianate)、维多利亚风格(Victorian)、Beaux-Arts 和新文艺复兴(Renaissance Revival)和殖民复兴(Colonial Revival)等。对建筑风格没有任何研究的只好是看看新鲜😅……</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奥尔良棉花交易所</span>(New Orleans Cotton Exchange)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历史建筑,它见证了新奥尔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作为全球棉花贸易中心的辉煌地位。是美国内战后,南方经济重建时期设立的重要贸易机构。模仿纽约和利物浦的交易所,为棉花买卖提供标准化价格与合同。原建筑建于1870年代,风格为第二帝国式(Second Empire),由著名建筑师 Henry Hobson Richardson 设计。这座建筑极富装饰艺术,中央有圆形穹顶和拱廊,被称为当时南方最壮观的建筑之一。可惜原始建筑在 1921年被拆除。这位设计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来设计了麻省的Trinity Church。</span></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座是1921 年重建的,属于Beaux-Arts 风格,采用灰白石材与精美雕刻装饰,极具都市气派。楼内曾长期作为商业写字楼使用。现已被改建为一家名为 Cotton Exchange Hotel 的精品酒店。这座地标建筑是新奥尔良作为美国南方棉花贸易“资本”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这种属于最典型的 Beaux-Arts 风格的建筑,在美国大约流行于 1880–1930 年之间,尤其用于银行、交易所、博物馆、火车站等象征“国家力量与城市文明”的建筑类型。 “Beaux-Arts” 来源于法国巴黎的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意思是“美术派建筑”。这种风格强调:对称、宏伟、古典比例;使用古希腊罗马元素(柱式、穹顶、山花、雕像);丰富的浮雕装饰和细节:多层立面构图、强调中轴和入口和高贵材质(石材、铁艺、大理石)等。</p> <p class="ql-block">  这里每一个特殊的建筑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新奥尔良作为19–20世纪美国南方经济中心的象征精华区域,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相互映衬,构成这段大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条新奥尔良最具历史感的街道,一种安静而庄重的气氛悄然笼罩。没有游行,没有人潮,只有绿色电车慢慢地沿着铁轨滑过城市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新奥尔良绿色电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有轨电车线路,最早于1835年在圣查尔斯大道开通,起初由马匹牵引,1893年实现电气化,成为如今人们熟悉的绿色电车。这条线路至今仍在运营,车身保留着19世纪的经典设计,深绿色涂装配上金色编号,穿梭于古老橡树和南方宅邸之间,成为新奥尔良城市风景中最具代表性的流动风景线,也被列为国家历史地标,见证着近两个世纪的城市变迁与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圣查尔斯大道宛如一条历史长廊,两侧林立着风格各异、故事丰富的老建筑。有机会19世纪建成的米尔登堡宅邸和一批“花园区豪宅”,展示出昔日南方富商的奢华生活,希腊复兴与意大利风格交织,诉说着克里奥尔贵族的荣耀。庄严的卡罗尔顿法院曾是地方政治权力的象征,历经沧桑,如今正寻求新生。而新奥尔良学院至今仍传承着天主教教育的传统,是女子教育的灯塔。圣查尔斯大街长老会教堂则作为信仰与社区精神的中心,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希望。被改为酒店的指环别墅不仅保留了南方庄园的典雅气质,更通过电影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游客感受南方风情的独特窗口。搭乘电车缓行,一路皆是风景,这些建筑与街道上百年运行不息的绿色电车一道,共同构成新奥尔良文化与历史的鲜活剪影。</p> <p class="ql-block"> 杰克逊广场</p><p class="ql-block"> (Jackson Square / French Square)</p><p class="ql-block"> 在新奥尔良法国区的心脏地带,杰克逊广场(也称为法国广场),如一枚静谧却充满历史回响的宝石,镶嵌在密西西比河畔。</p> <p class="ql-block"> 走近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九世纪中叶矗立的安德鲁·杰克逊将军骑马铜像,他在1815年新奥尔良战役中率领部队击退英军,被世人铭记。 广场的中心是1856年建立安德鲁·杰克逊将军的雕像,整个广场在1960年被列为国家历史地标(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p> <p class="ql-block">  雕像正对的是气势恢宏的圣路易斯大教堂(St. Louis Cathedral),教堂两侧是卡比尔之家(Cabildo)与法院大楼,这些西班牙殖民时期遗留下的建筑,如今是博物馆和历史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圣路易斯大教堂正门的旁边,有一尊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与一名儿童在一起的雕塑,是</span>为纪念1987年教皇访问新奥尔良而建。</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旁边是著名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Cabildo 即“市政理事会”</span> ), 最早是西班牙政府作为市政厅之用,于1795–1799 年重建,重建设计由建筑师 Gilberto Guillemard 负责 。</p><p class="ql-block"> 1803 年,这里曾经举办了著名的 路易斯安那购地仪式(Louisiana Purchase),促成了该地区从法国转归美国,使美国面积几乎翻倍 。此后,该建筑长期作为政府机构所在地,并曾是路易斯安那州最高法院的办公楼——《普莱西诉弗格森案》(Plessy v. Ferguson)的一系列审判就在此进行 。</p><p class="ql-block"> 从1911 年起,Cabildo 成为 路易斯安那州立博物馆(Louisiana State Museum)的一部分,至今展示地方历史与文化展品。1988 年,Cabildo 遭遇严重火灾,但仅用五年便采用传统工艺修复完毕,并于 1994 年重新开放 。</p> <p class="ql-block">  建筑的整体风格为西班牙巴洛克,并融合了 法国复兴建筑的屋顶设计(双层屋顶与黑色 Mansard 屋顶) 。Cabildo 共有三层,均为展览用途,内容涵盖从早期殖民定居、重大历史事件,到独特文化人物与族裔贡献等各方面。</p> <p class="ql-block">  Cabildo 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政治、历史象征意义的建筑,也是一处地道的历史博物馆,亲身感受那场影响全美面积格局的购地仪式,在细节中领略新奥尔良丰富多元的文化血脉,绝对是一段不容错过的沉浸式体验。站在教堂门前向着广场望过去 ……</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另一边是密西西比河畔,站在密西西比河边,脚下是古老的石板路,眼前是那条沉静而广阔的大河。它不急不缓,像是在讲述一部冗长的史诗,低声呢喃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杰克逊广场原名“Place d’Armes”,采用典型的法式对称布局,周边街道保留着法语名称与18世纪法国殖民时期的规划格局。铁艺阳台、砖石立面、街头艺人和露天咖啡馆,共同营造出一种巴黎式的市民广场氛围。漫步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新奥尔良的多元文化,更能捕捉那份从旧大陆飘洋而来的法式优雅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在圣路易斯大教堂的守望下,历经法西美三国交替、音乐与艺术交融,至今仍是这座城市最迷人的灵魂所在。广场虽以美国总统杰克逊命名,但它的灵魂却深深植根于法国文化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杰克逊广场不仅是历史的展台,更是新奥尔良精神的缩影:悠闲、骄傲、热情洋溢,永远带着一点法兰西的浪漫与南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广场四周,被19世纪庞塔尔巴女爵设计的红砖联排建筑环绕,这些对称的长廊下如今是咖啡馆、艺廊与手工艺摊的集聚地。</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沿着 Pontalba Buildings(庞塔尔巴联排建筑) 一层街道的拱廊下,分布着一批极具特色的餐厅与咖啡馆。多为小型咖啡馆、冷饮店或轻食店,例如:
PJ’s Coffee of New Orleans、Café Beignet、Franz’s Praline Shop(贩售甜点和果仁糖)……这些店铺开在红砖拱廊下,配上铁艺桌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 巴黎广场风情,是体验法国区悠闲生活方式的绝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  广场周边的餐厅不仅提供路易斯安那本地的克里奥尔(Creole)与卡金(Cajun)风味菜肴,也延续了法国区特有的悠闲街头文化。</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一侧长廊的最边上,也就是从密西西比河边进入广场的这个十字路口的第一家当地歺厅里,我点了一份有汤、有饭、有配菜的 “地方风味套餐” ,红色的克里奥尔什锦饭(Jambalaya) 配上微辣的海鲜浓汤(Gumbo),再加上烤蔬菜。米饭吸满香料,汤汁浓郁,整道菜香辣丰盈,是一次真正沉浸式的路易斯安那体验。他点了一份海鲜大拼盘(Seafood Platter),有虾、鱼,生蚝和蟹饼堆成金黄一大盘(两人份),搭配冰镇啤酒,仿佛走进了嘉年华般的海鲜盛宴。在新奥尔良的热情与风味之中享受了一顿丰富的当地美食(😞没有拍照)。</p> <p class="ql-block">  广场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昔日的阅兵广场,如今变成了艺人、画家与街头表演者的天堂,而园中四季更替的花卉、绿意盎然的小径,也让它成为本地人和旅客的共同驿站。</p> <p class="ql-block">  在新奥尔良,尤其是法国区(French Quarter)和周边的马尔尼区(Marigny),有很多建筑在二楼甚至三楼都设有 长长的铁艺阳台或走廊(verandas 或 galleries),它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都戴着蕾丝,铁艺走廊如飘在空中的花环,缠绕着紫藤、旗帜与岁月的温柔。</span>这些结构非常有特色,是新奥尔良建筑美学的核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富人喜欢用复杂的铁艺图案来显示财富与品味,铁艺图案往往非常精美,甚至有家族定制花纹。同时也适应炎热湿润气候,阴影覆盖,可以遮阳避雨、保持空气流通;炎热夏日中,住户可以在走廊上乘凉或看街景。尤其是在狂欢节、游行、节庆期间,人们喜欢站在这些走廊上向下抛珠子、观赏队伍。它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从广场回酒店的一路,走在新奥尔良法国区的街头,抬头找不见路牌,问了路人才惊喜地知道,这里的街道名称是在街头的地上,每走过一个路口,脚下的地砖拼出街名——蓝色瓷砖,一字一块,镶嵌在斑驳的水泥中。</p> <p class="ql-block">  这些瓷砖通常是蓝色字母配白底(法文),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路名标记传统,后来成了装饰性和历史保护元素。这样既保留了法国殖民时期的文化印记,也让游客一眼感受到法国区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写着 “DAUPHINE” 的街角前行,夜色笼罩下的老房子仿佛时间停止,酒吧传出爵士乐声,香料与热风交织。每一次低头看见街名,都像是在翻一页城市的日记。</p> <p class="ql-block">  一楼是热闹的地带,小餐馆里飘出克里奥尔香料的味道,酒吧外的黑板写着当天的特色鸡尾酒,有些还会在门口摆上一两把椅子,等人随意坐下聊天。沿途的店铺并不高大,却各有性格:古董店、艺术画廊、小咖啡馆交错出现,让人忍不住多停留几步。越接近运河街,街道渐渐开阔,车水马龙的景象取代了法国区的悠闲,而回望时,那一串老房子与小店,依旧在灯光里静静散发着温暖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灵魂藏在法国区(French Quarter),这里有弯曲的鹅卵石街道、铁艺阳台、古老教堂与爵士酒吧,是历史与生活的交汇点。而她的味道,则来自香辣浓郁的Gumbo、海鲜炖饭Jambalaya,还有配着糖霜的法式炸饼……</p> <p class="ql-block">  沿着法国区的街道向城中心的运河街漫步,是一段充满新奥尔良味道的旅程。刚离开广场,耳边便能听到街角传来的萨克斯与吉他声,酒吧的木门敞开,空气中混合着咖啡、啤酒与烤海鲜的香气。街道两旁是一排排19世纪的老房子,红砖墙、粉色或薄荷绿色的外立面配着精美的铁艺阳台,二楼的长廊上常挂着花篮与旗帜,像是随时欢迎过客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上还有个老建筑希克斯故居.这里曾是座希腊复兴风格的住宅,建于1852年,这牌子介绍了房子的历史……这是座引人入胜的建筑,第一代房主西班牙人希克斯是古巴产品的进口商公司的合伙人(西班牙的联系、古巴的贸易、赌博、雪茄)…后来这里还曾是领事馆或当地警察陪审团的官理机构……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同一屋檐下。</p> <p class="ql-block">  街边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新奥尔良不是一座你匆匆走过的城市,她需要被用心倾听、缓慢咀嚼。无论你是音乐爱好者、美食家、历史迷,或只是渴望一段与众不同的旅程,新奥尔良都会用她那慵懒而热烈的节奏,邀请你共舞一场属于南方的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