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末伏时节,天气由热转凉,正是阳气由外向内收敛的关键期。晨起时,阳气刚刚升发,这时候吃点姜,正好能借着自然之势,把体内的阳气“唤醒”,还能帮脾胃打起精神来。</p>
<p class="ql-block">不过,晚上可千万别吃姜。中医讲“夜晚阳气内敛”,姜又是温热的,晚上吃容易扰动阳气,影响睡眠不说,还可能让人燥热难安。所以,姜这东西,早上吃是补的,晚上吃就可能变成“毒药”了。</p>
<p class="ql-block">说到吃姜的方式,我更推荐熟吃。生姜性子太烈,对肠胃是个不小的刺激,尤其是脾胃弱的人,吃多了容易反酸、胀气。熟吃就不一样了,既能保留姜的温阳之力,又不会太刺激,温和又养人。</p>
<p class="ql-block">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生姜煮水。我每天早上都会切3到5片姜,加点清水煮开,再小火煮个5分钟。喝的时候如果觉得太冲,加点红糖,不仅味道好,还能暖胃补血,特别适合女性朋友。</p>
<p class="ql-block">还有我最爱的姜枣茶,姜片和红枣一起煮,红枣能中和姜的辛辣,还能补气血、健脾胃。每天早上空腹来一杯,整个人都暖洋洋的,精神也好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要是不想光喝姜水,也可以在炒菜、炖汤的时候加点姜片。比如炖鸡汤、炒蔬菜,加两片姜,不仅能提味,还能温补阳气,尤其是吃一些偏凉的食材时,姜还能帮我们中和寒性。</p>
<p class="ql-block">姜的搭配也很讲究,我试过几种组合,效果都不错。比如姜加桂圆,温补又不燥,特别适合那些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还有姜配核桃,嚼着吃或者煮水,温肾散寒,对中老年人特别友好;最推荐的是姜和小米一起煮粥,早上来一碗,暖胃又养脾,特别适合脾胃虚寒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当然,姜虽好,也不能贪多。每次3到5片就够了,吃多了容易上火、口干,甚至口腔溃疡。体质偏热的人,比如平时容易上火、便秘的,更要控制量,或者搭配点菊花、麦冬一起煮,平衡一下姜的温性。</p>
<p class="ql-block">末伏吃姜,其实是个“收阳”的过程,连续吃个10到15天,效果最好。错过这段时间,就得等来年了。尤其是50岁以上的朋友,坚持吃上一阵子,为秋冬打好底子,冬天就不容易怕冷、生病,精神也会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所以啊,别小看这一片姜,用对了时候、用对了方法,它可真是“赛过人参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