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故宫——西岳庙

仙人掌

<p class="ql-block">西岳庙,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的重要场所,也是宝莲灯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经过唐、宋、元、明、清各代修葺扩建,明清时期规模最大,形成占地约12万平方米的重城式宫殿建筑群。被称之为“五岳第一庙”</p> <p class="ql-block">西岳庙整体布局为一条轴线,贯通南北,中轴线正对着华山主峰,依次分布着灏灵门、棂星门、金城门、御花园等六进院落,四周重城维护,城墙高大,气势与布局形似北京故宫,故有“陕西小故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这个残碑被称为唐天下第一碑,是唐玄宗御制西岳华山的铭碑,立于公园725年,毁于公元880年,据史书记载:原碑高五十余尺,阔丈余,厚四尺五,相当于4-5层楼高,由玄宗皇帝亲自撰文,亲自书写,现仅存碑基残石。</p> <p class="ql-block">天威咫尺牌楼,是一座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造的四柱三开间五楼式石牌楼,现为西岳庙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石牌坊建筑。</p> <p class="ql-block">石牌楼雕刻非常精致,花草,行龙,仙人应有尽有,最上一层是雄狮托宝瓶,正面有“八仙庆寿”图等。</p> <p class="ql-block">旁边这棵古柏树龄也有900年。</p> <p class="ql-block">“少昊之都”石碑,少昊为五帝之一白帝,也是西岳华山之神。少昊之都为西岳神在下届理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少昊之都”石牌前的柏树树龄有1040多年。</p> <p class="ql-block">在灏灵殿内,存有清同治皇帝御书“瑞凝仙掌”,慈禧太后御书“仙掌凌云”,光绪皇帝御书“金天昭瑞”牌匾。</p> <p class="ql-block">在御书楼里,放置了清乾隆皇帝御笔书写的“岳莲灵澍”四个大字,这是陕西现存的最大的横卧碑,“岳”指高大的山,“莲”指华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灵”指神明灵验,“澍”意为及时雨。意思是:西岳华山神非常灵验,给老百姓带来及时雨。</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石碑上记录了乾隆四十二年,乾隆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十二万两扩建西岳庙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西岳庙一直是朝廷祭祀华山神的庙宇。据记载,历朝皇帝祭祀华山神15次。在万寿宫的三楼可以俯瞰西岳庙的全貌和华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西岳庙城墙也建于明代,高10米,南北长525米,东西宽225米,周长1825米,为砖石包砌的坚固防御结构,四角设三层角楼,结构精巧,飞檐斗拱,与北京故宫角楼相似。</p> <p class="ql-block">院内古树很多,有的已经干枯只剩枝条,被凌霄花装饰的枯枝条略显生机,这棵枯树枝顶像一只腾龙,龙头对着就是西岳庙最高点万寿阁,</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西岳庙三圣母殿院内,有一棵千年古槐,叫“情槐”,相传天界槐树精随玉帝女儿三圣母到西岳庙,三圣母与在雪映宫题诗的进京赶考的秀才刘彥昌相识,后到相知相爱,老槐树都见证了,最后成就了这段天地姻缘。</p> <p class="ql-block">西岳庙历史悠久,登华山可以来西岳庙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