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富川状元村&岔山村&沙洲大草原

小月(肖)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1日至28日,我们相约在广西桂林,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休闲避暑之旅。来自不同城市的朋友们齐聚临桂瑶族黄沙乡与宛田,共度了五天惬意清凉的夏日时光。7月27日清晨,我们用完早餐后互道珍重,依依惜别。这场避暑之旅圆满落幕,有人选择驾车返程,有人则顺路游览沿途城市,品味地道美食,探访顺道景点。无论归途远近,大家都平安到家,为这段旅程画上了一个温馨而圆满的句号。27日、28日,我们四人返程途中,顺道打卡了贺州富川的秀水状元村、岔山村(潇贺古道)、沙洲大草原以及钟山水墨田园,为旅程增添了不少文化与自然的双重体验。</p> <p class="ql-block">秀水村,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自然村落。唐开元十三年(713年),浙江人毛衷在贺州任职期间,被此地依山傍水、群峰秀美的景致所吸引,卸任后携家带口定居于此,并将村落命名为“秀峰”,后改称“秀水”。秀水村不仅风景如画,更因其汇聚了状元文化、科举文化、宗祠文化、瑶汉文化与民俗文化于一体,而被誉为“秀水状元村”。</p> <p class="ql-block">秀水村地处湘桂交界,自唐朝开元年间建村立寨,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这座古村不仅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美誉,更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与岔山村、福溪村并称贺州最北的“古村三剑客”。秀水古村以官帽山为中心,依山而建,既有岭南秀美的山水风光,也有见证千年历史的古老建筑。更因其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p> <p class="ql-block">唐至明清,秀水村文风鼎盛,科举进士层出不穷。据《富川县志》记载,全县共出状元、进士133名,其中秀水村便占了33名,足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这座古村不仅承载着辉煌的科举记忆,更成为中华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缩影。</p> <p class="ql-block">岔山村,被誉为“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作为秦汉时期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门户,岔山村不仅地理位置独特,更是潇贺古道上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始建于明代初期,兴盛于明中期,岔山村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一座历史悠久的瑶族古村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岔山村的历史可追溯至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当时,秦军主帅蔚屠睢南征岭南,派遣军队自沅江挥师南下,动用湘、桂、粤三地民工四十多万人,历时两年,修建了自道州沿潇水、沱江、枇杷所栈经东岔山至冯乘(今富川)老古城的古道,并由水路直抵贺州(临贺)。这条古道成为汉武帝时期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对接通道,而岔山村正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兴隆风雨桥,是岔山村中一座极具民族特色的古桥。桥身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不仅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更是当地瑶族人民生活与信仰的象征。风雨桥下溪水潺潺,桥上行人悠然,仿佛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留下了一段段静谧而悠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岔山老字号米豆腐,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之一。选用优质大米磨浆蒸制而成,口感细腻,搭配特制酱料,香辣爽滑,令人回味无穷。这不仅是一道地道的瑶乡风味,更是岔山村人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与饮食文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沙洲大草原,位于贺州富川沙洲霸村,是一片天然的绿色净土。这里山清水秀,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宛如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田园画卷。站在草原之上,远眺青山连绵,水波荡漾,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