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益助学一直有召开年会的传统。早年间的年会都是安排在一月一日元旦那天。记忆中的2010年年会、2012年年会都是在元旦。2013年就改到暑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象较深的是2012年元旦。走过整整六个年头的资助区域已经逐渐发展到广西三江,陕西略阳,甘肃两当,四川叙永、盐源、若尔盖,福建霞浦和安徽寿县,资助对象数百人。这当然只是个微薄的数字概念。却凝聚着无数资助人和志愿者的心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去的一年团队的志愿者们跑了的春天的安徽寿县家访,暑期的福建霞浦家访,中秋的寿县回访。多年来,资助对象就是靠志愿者们自费利用假期、休息日,一家一家地跑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同我们曾经到过的其他地区一样,这里的人们对孩子应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令人感动的。很多不同程度贫困的家庭,苦苦支撑着不让一个二个孩子辍学,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这其实是我们很多志愿者在汇报自己家访经历时共同的体会。也就是我们助学的希望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这样三位小女孩,她们都来自同一个小山村,同样家境贫寒,学习刻苦;同时受到助学资助,一起考进县城最好的中学,高中时又分在同一个寝室同一个理科班。经过整整六年的不懈努力,在资助人有效的帮助指导下,同时以各自的第一志愿考入她们自已心仪的大学和专业。这次年会,我们把她们从西安的大学教室请到了上海会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年了,我们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改变、正在改变和已经改变了一些贫困学生的生存、学习状况。但这些付出和努力不仅仅依赖志愿者团队,还有关心失学的同伴并为之奔波努力最终使其复学的高中学生;有始终参与志愿者家访并不断提供帮助的学校老师,有从受助学生家长发展成授助的志愿者。当他们从大连、西安、略阳、霞浦、连云港来到年会时,资助人们是欣慰、信任和信服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较为隆重的是十周年年会。那是2015年8月15日。情景仿佛就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会上,最受鼓舞的是一位已经考入哈工大又直升清华硕博连读的受资助同学的发言;今天的20周年年会,已经在深圳工作的他又发来了祝贺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受欢迎是把十年中所有志愿者开展助学家访的笔记整理成书,书名叫《因为爱,所以快乐》;今天的20周年年会,我们依然可以寻觅到它们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令人难忘的是中间还有一个专门设计的环节叫做继往开来,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志愿者用自己的压岁钱开始资助一位比他高一年级的小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过得真快,整整十年过去了。十年前那位那位受资助的小朋友,这个暑假刚刚收到了大学入学通知书。</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常说时光流逝,其实不对,流动的是我们,而不是时间。你看二十年前的老志愿者,现今差不多硕果仅存;更多的是从新朋友变成的老朋友,还有相见不相识的新朋友。如同我们相约家访,乘在绿皮火车上,眼看着白杨树一排排地往后倒去,一座座青山、一汪汪湖水窗前掠过,绵延不绝,以为移动的是山峦河岸而不是我们坐的火车。时间也是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终于,我们相约在2025年8月9日,就在今天,我们纪念公益助学20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拾光拾梦,益路同行。“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我们和心愿再一次约会。那时硕果令人心醉,那时成就令人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我们没有令人心醉的硕果,但点滴成就仍然令人欣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久违”的欢呼,热热闹闹的稚童准备精彩的演出……嘘,安静,年会开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20周年集锦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谁?那是你,那是我,那是从安装了家门的寒舍手执教鞭走进乡村学校的小荣老师,那是下山走进哈工大再走进清华园的自强小哥,那是在山村秉烛批阅学生作业的志愿者老师,那是刚刚快递了学习用品文具书籍的捐助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对一助学,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这其中,最难堪的是不解和猜忌,最舒心的是信任和理解,最唏嘘的是放弃和失联,最欣慰是成功和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快乐课堂,最快乐的不仅是孩子们,还有和孩子们一起跳一起玩一起疯的志愿者们。二十周年文创产品和义卖现场,一派繁忙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有时间再慢条斯理的写文章了。新老朋友欢聚一堂都激动坏了,就多贴几张随手拍的图片吧,嘴里哼的,还是那首《二十年后再相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回味,我们把蓝图再一次描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让时代检阅让时光评说,我们是否问心无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