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身养心之殿堂

东荆河

<p class="ql-block">小重山令•小龟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鲫蟹①嬉游水泛泛,</p><p class="ql-block">泽陂②牵牛星,小龟山。</p><p class="ql-block">香蒲兰蕙映菡萏,</p><p class="ql-block">河汉女,情长何惧星河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影塔洪山,</p><p class="ql-block">有形楼万卷,矗书馆。</p><p class="ql-block">学海无涯惊岁荒,</p><p class="ql-block">惜夕照,耘耨书田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①鲫蟹即积玉桥螃蟹岬。积玉桥是由鲫鱼桥演变而来。</p><p class="ql-block">②陂读bei</p> <p class="ql-block">去过一次,虽不记得哪年哪月哪日,但那地方清静的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昨立秋之日,竟萌生了到那地方去的想法。省图书馆是消暑纳凉看点闲书的天堂。去图书馆,心灵的静谧之旅。今上午十点出门后乘6号转2号地铁到小龟山,一路走一路逛,步行一刻钟后进了图书馆。</p><p class="ql-block">总建筑面积约10.23万平方米,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次,是全国规模领先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建筑以“楚天鹤舞、智海翔云”为设计理念,兼具功能性与文化象征意义。‌‌湖北省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04年3月14日湖北省图书馆创办于武昌武当宫。1904年,武当宫图书馆与仪器图书馆合并为学堂应用图书馆。1905年3月,学堂应用图书馆扩建,全面对公众开放,同年改名“湖北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10.23万平方米,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次,是全国规模领先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建筑以“楚天鹤舞、智海翔云”为设计理念,兼具功能性与文化象征意义。‌‌。1949年后馆名频繁更改,自1954年10月12日至今,定名“湖北省图书馆”。2012年迁入沙湖之滨的新馆,现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12月8日对外湖北省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4年3月14日湖北省图书馆创办于武昌武当宫。1904年,武当宫图书馆与仪器图书馆合并为学堂应用图书馆。1905年3月,学堂应用图书馆扩建,全面对公众开放,同年改名“湖北图书馆”。1949年后馆名频繁更改,自1954年10月12日至今,定名“湖北省图书馆”。2012年迁入沙湖之滨的新馆,现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12月8日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湖北省图书馆新落成记的开篇即描绘新馆地理位置:“荆楚大地,素为文化之乡;江汉之间,更是人才高地。”随后笔锋转向图书馆的职能:“澡雪精神,切磋学问,培养经纶,重在图书。”作者还提到张之洞在湖北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并强调图书馆对文化传播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省图书馆面积很大,书的海洋,知识的海洋。</p><p class="ql-block">坐落在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壮丽地矗立在沙湖旁,一边与长江相伴,一边与美丽的东湖相邻,由张之洞创办于1904年,是中国成立最早、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被誉为“楚天智海”。馆藏中,尤以古籍善本、地方志、民国文献、湖北地方文献等最富特色。</p> <p class="ql-block">总建筑面积约10.23万平方米,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次,是全国规模领先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建筑以“楚天鹤舞、智海翔云”为设计理念,兼具功能性与文化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建筑之美</p><p class="ql-block">湖北省图书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构思如同一本巨著,体现了现代建筑美学。</p><p class="ql-block">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不仅以其丰富的馆藏书籍而著称,也因其建筑美学而被视为武汉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04年3月14日湖北省图书馆创办于武昌武当宫。1904年,武当宫图书馆与仪器图书馆合并为学堂应用图书馆。1905年3月,学堂应用图书馆扩建,全面对公众开放,同年改名“湖北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10.23万平方米,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次,是全国规模领先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建筑以“楚天鹤舞、智海翔云”为设计理念,兼具功能性与文化象征意义。‌‌。1949年后馆名频繁更改,自1954年10月12日至今,定名“湖北省图书馆”。2012年迁入沙湖之滨的新馆,现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12月8日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12月,新馆总建筑面积10.23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室、体验区、研究室、报告厅、展览厅等空间。截至2023年底,馆藏总量达1016.94万余册(件),数据库资源总量达1142.1T,近50个学科(领域)文献达到或接近研究级水平,被誉为“楚天智海”。</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04年3月14日湖北省图书馆创办于武昌武当宫。1904年,武当宫图书馆与仪器图书馆合并为学堂应用图书馆。1905年3月,学堂应用图书馆扩建,全面对公众开放,同年改名“湖北图书馆”。1949年后馆名频繁更改,自1954年10月12日至今,定名“湖北省图书馆”。2012年迁入沙湖之滨的新馆,现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12月8日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湖北省图书馆新落成记的开篇即描绘新馆地理位置:“荆楚大地,素为文化之乡;江汉之间,更是人才高地。”随后笔锋转向图书馆的职能:“澡雪精神,切磋学问,培养经纶,重在图书。”作者还提到张之洞在湖北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并强调图书馆对文化传播的意义。</p><p class="ql-block">省图书馆面积很大,书的海洋,知识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壮丽地矗立在沙湖旁,一边与长江相伴,一边与美丽的东湖相邻,由张之洞创办于1904年,是中国成立最早、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被誉为“楚天智海”。馆藏中,尤以古籍善本、地方志、民国文献、湖北地方文献等最富特色。</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图书馆主体建筑共有地上8层和地下2层,总计10层。</p> <p class="ql-block">愿每段沧桑的生命,都不必孤独地对抗时光。毕竟,我们正在老去的,不只是他们,还有终将老去的我们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