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蘑菇

秋水伊人

<p class="ql-block">捡蘑菇</p><p class="ql-block">每年的8月份,立秋以后,在我北方的家乡就会陆续起能吃的蘑菇,松蘑,草蘑,榛蘑,肉蘑,黄油蘑和小灰蘑,一拨接一拨的,起蘑菇的山迎来送往,好不热闹。这些年我渐渐爱上捡蘑菇。捡蘑菇大多数要爬山,即使不爬山也要不停地蹲起、弯腰,上山要和各种荆棘、树枝搏斗,有时树枝把眼镜刮掉了,把项链挂住了,松树针把眼睛扫了,手机丢失了,每次捡蘑菇回来都累得要死,一身一身的汗,发誓再也不去了,而第二天有人一招呼,就又屁颠屁颠地去了。</p><p class="ql-block">我想,爱捡蘑菇的人都是稍微上点岁数的人,有点跑山情结。这情结始自少年时代吧。我侄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她说,我难以体会你们捡蘑菇的快乐。是呀,因为她小时候没在农村呆过。</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那时孩子们上小学没啥压力,放学了就拿起筐去挖菜、刨药、攋猪食、凿疙瘩、溜庄稼、刨砟子,秋天的周六日就去山上捡蘑菇。</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也捡不了多少,不知道是没起多少,还是被大人起早捡完了,总之我们这些学生上山,往往捡不到什么蘑菇,但也这山那山地捡。捡的最多的是松蘑,最不受待见的蘑菇,捡回来也没人吃,晒干了卖给公社的后场子收购站。我好像晒过好多回,但没卖过,大概是不多,有心下蛋没心抱窝地就不管了。刨药也是,刨过远志、柴胡等,晒也晒过,不记得卖过。废铜烂铁、胶底、头发等卖过,卖了钱去公社商店买点本子、铅笔、头绳之类,有时还会买几颗糖、果丹皮等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捡到多少蘑菇,但松蘑、肉蘑都认得。在南方生活了很多年,前几年回来老家,和初中同学春芳在七家泡温泉,是秋天,她和老公说去捡蘑菇,我也跟去,在坝底村的山上,那是多年后我重又见到蘑菇,虽然都是松蘑,但是依然感觉特别亲切,像重新回到了少年时代。后来我想,小时候去过村子的西山捡蘑菇,不妨去看看。我们就去了。以前山上的很多植物都被人割下来晒干烧火,所以山上很少杂七杂八的灌木,现在人们保护山林的意识增强,村里人也不割柴了,所以山上的灌木特别多,原来上山的小道被淹没,上山特别困难,但我们还是上去了。这里不但有松蘑,还有两个肉蘑,这可是比松蘑强很多的蘑菇,小时候松蘑卖给后场子做酱油,肉蘑是可以留下来自家吃的。回到温泉我们在门口扒蘑菇,有的蘑菇里有很多虫子,我说扔掉,春芳老公老肖说没事,一样吃。他特别喜欢吃蘑菇,我说吃松蘑会拉肚子,他说不会,即使拉肚子也要吃,他带着肠炎宁,他说松蘑味道最好。果然,让温泉的大师傅帮炒蘑菇,放点大葱和肉,满屋飘香。那也是我第一次吃松蘑,可能吃得少,吃完也没拉肚子。老肖说他在家,焯蘑菇的水也舍不得倒掉,蘑菇水特别有味道,也有营养,用焯蘑菇的水淹咸鸭蛋,味道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我在朋友圈晒蘑菇,高中同学国锋说,他有一次骑行去五凤山,看到路上有人捡肉蘑。回县城后,我和猪开车去找五凤山,导航把我们导到一个村子的山前,山上是长松蘑肉蘑的黑松,我们上山,果然捡到了几个肉蘑。但这里不是五凤山,应该是五凤山的背面。春芳两口子去过五凤山,他们带我们去,捡到几个特别大又特别干净的肉蘑,老肖特意把几个又大又好的蘑菇留给我,让我拍照,让我捡。我都舍不得捡,欣赏了半天捡起来,爱不释手,那个高兴呀!捡蘑菇真是又开心又过瘾。</p> <p class="ql-block">和初中同学吃饭,黄大辰说,他有一次中午休息的时候,去西沟就捡了一袋子肉蘑。打听一下西沟,就在县城边上,于是开车去,在一处山坡发现好多肉蘑,但范围很小。再往里走,又到一处小坡,又发现肉蘑。当我在山上坐着休息时,发现我周围好几个肉蘑,粉红色的,小伞一样,个不大不小,干干松松的,太稀罕人了。</p><p class="ql-block">从此爱上捡蘑菇。</p><p class="ql-block">小时候从来没捡过这么多蘑菇,我们上山,只是捡别人捡剩下的几个。</p> <p class="ql-block">初中群里,同学王力石发一个视频,里面的蘑菇成群结队,太多了,说是榛蘑。我怀疑这视频是假的。小时候从来没捡过榛蘑,因为认不好,和榛蘑像的蘑菇太多,分不清,不敢捡。</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和我在同一个村上学的秀春与我联系上,带我去县城附近的德吉沟、伊逊河沟山上捡蘑菇。山很难爬,但山上还真有蘑菇。她又带我去过很多地方捡过蘑菇,她同样有蘑菇情结。她说在农村时,她老公在兰州当兵,她在家带两个孩子。小儿子小,她背着小儿子上山,把儿子放在一棵树下,她就去捡蘑菇,捡完连儿子带蘑菇一起运回家。没有跑山瘾,怎么会这样!</p><p class="ql-block">前几年,和妈妈关系很好的效珍姑姑特意从廊坊回来看妈,然后在她农村二女儿海燕家住些天。她发现我爱捡蘑菇,说,海燕家所在地孤山起榛蘑了,捎信让我们去捡。开车去到孤山,也不知道哪个山上有,随便上了一个山,没发现榛蘑,捡到几个白蘑菇,一片一片的,看起来特别新鲜。这个山太陡了,好不容易上去了,下却下不来,我走的地方没有树,下山的时候没有东西扶,接近90度的山,没有东西扶着,简直没办法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来,连累带吓,腿都软了。到了海燕家,她家地上放着刚捡回来的一大片榛蘑,她把我捡的白蘑菇都扔了,说不认识的不能捡,答应吃完午饭让她老公带我们去捡榛蘑。吃完饭我累得不想动,也不确定能不能捡到蘑菇,上午的山让我失去了信心,就没有去上山。海燕老公领着哥哥们去山上,我们几个不上山的在家打麻将。麻将没打几把,他们从山上回来了,一人扛一筐榛蘑,又漂亮又干净。“你真是落一空吧!”二哥说,不用他说,我都觉得特别遗憾,可是腿实在走不动了。这次我算白来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年,堂哥家的侄媳妇长凤说,荒地岭沟门起榛蘑了,我们小部队就去岭沟门。说实在话,我还不认识榛蘑,特别是这里的榛蘑和别处的还不一样,有点黑,我现认,长凤告诉我,面上有一些黑点的,腿比较肉多的就是。我就沿着山找,发现榛蘑大多在树根下长,这里的榛蘑胖乎乎的,特别好。这是我第一次捡到榛蘑。当地人上更里面的山扛着一筐筐出来,我就在跟前的山找,也找到一大桶。</p><p class="ql-block">榛蘑只起一阵或两阵,不像松蘑和肉蘑可以一直出,所以捡榛蘑就是几天的事,过了这几天就没有了。</p><p class="ql-block">后来秀春又带我去过三十家子、四间房西沟、唐三营、中关梁前村捡过榛蘑,我们也在围场捡到过榛蘑,初中同学邢凤杰带我们去弯沟门捡过榛蘑,春芳我们在赵小司沟的山上,好朋友丽君带我们去过红石砬沟,都有榛蘑。去年发现五凤山也有榛蘑,今年在茅荆坝的山上也捡到榛蘑,榛蘑遍布各地,就看你能否遇到。在西杨树沟和五凤山遇到的榛蘑最多,一片一片的,和王力石发那个榛蘑视频里的情景一样,看来那视频是真的。出榛蘑的沟里很多时候开满华北香薷花,漫山遍野,我们当地人好像叫它们荆芥,可以酿荆条蜜。</p> <p class="ql-block">其实山上很多蘑菇,很多是能吃的,但我们不认识,不敢捡。去年在围场的山上认识了草蘑,白色的,远远就能看到,蘑菇又大,一会儿就能捡一桶,极为过瘾。这蘑菇放在车上,满车都是蘑菇香。</p> <p class="ql-block">其实,吃不吃蘑菇,对我很无所谓,但我特别喜欢捡蘑菇,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感受发现的乐趣吗?是重温农村的生活吗?是锻炼身体吗?你让我去风景区爬山我是不爬的,但要捡蘑菇爬山,我就有精神了。捡蘑菇是抹乡愁,让我回到故乡的生活多姿多彩。除了这些,我想,是因为我们有喜欢大自然的天性吧。蘑菇生长在山上,那里没有污染,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复得返自然”,那南山带给人的悠然,怕是很多人花钱都买不到的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