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5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从长沙来到沈阳,一下就沉醉在春风里,只知道脱了外套,穿上单衣,再换上裙子,时间嗖的一下就到了8月中旬,没有热浪滚滚,没有汗流如注,当我还在习惯性等待连续高温洗礼的时候,夏天已经杳无踪迹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弄清楚沈阳到底有没有夏天,我特意就入夏的标准问过百度,百度答复说:根据气象学标准,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高于22度即视为入夏。如此,沈阳是有夏天的,尽管最高气温不超过36度,但夹在十多度的春秋之间仍有一定的辨识度,相比春城昆明或者凉都六盘水、最北漠河之类的地方,甚至还可以堂堂正正地说:沈阳的夏天是很分明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我终于明白,如果哪天突然发现司空见惯的日光有了灼热的温度,行人纷纷有了躲闪之意;街边的杨树叶子由脆生生的新绿转为油亮亮的深绿,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风一过,枝干摇曳,树尖叶片随风翻转,泛起一阵阵白浪,那么,沈阳的夏天大抵是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宋末词人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虽说写的是太湖之滨的初夏,却是最应沈阳盛夏之景。江南一年的绿意,到了北国却要在半年集中展示,那种蓬勃、那种肥厚,竟是江南不可比的。我总感觉到了夏天眼前所有的空间似乎变窄了,那都是被绿植挤占的。不知名的夏花亦于万绿丛中绚烂,虽然没有洛阳牡丹的华贵与名气,却一点不输她的娇艳。夏荷开花比江南晚一两月,但沈阳的荷花终其一生只为绽放,不求结果,即便到了8月下旬仍有三三两两立于寒潭之中,惊艳了初秋时光。果子也赶趟儿上场,杏儿、葡萄、樱桃、海棠果、苹果、山楂、桑葚……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斑斓了整个夏季,直到秋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天是沈阳的虫鸟和动物活动最频繁的季节。早上四点多天已大亮,喜鹊开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扑楞楞在树林间飞来飞去,真应了那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松果正是新旧交替的时候,忙坏了毛色日益油亮的小松鼠,前肢抱着足有头一般大的松果飞奔,也不知洞里已经藏了多少。作死的蚯蚓爬出松软的泥土,闯入不属于它的大马路,那蚯蚓长得足有一尺长,蠕动着肥腻的身子,也不知想去何方,最后全都命丧车轮底下。知了的声势明显没有南方同类凌厉,老给人气数将尽的感觉,“吱—”“吱—”两短声之后,便是长长的滑音一路低下去,弄得我怀疑它叫过之后是不是立马归西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没有领教过南方变态闷热的沈阳人,在气温才过三十二三度就有点受不了了,街头巷尾一夜之间冒出好多桌椅板凳,也就是长沙人说的“漫酒摊”,天还没黑就已黑压压满座,固定的夜市更是热闹。这类地方年轻人居多,烤串的烟气、炫“老雪”的豪迈、天南地北的海侃交织在一起,桌椅边是堆成山的空啤酒瓶,烟气、酒气、热气混合在一起发酵,一夜便能生出不少故事。毕竟人生苦短,沈阳能在露天野外喝酒的时间更短,年轻人便都想着抓紧了,别放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陵公园、北塔公园这种地方又是另一番景象。唯有夏天的夜晚到这些地方,你才会感慨怎么这么多人。跳广场舞的、扭秧歌的、吹拉弹唱的、放风筝的、跑步的、踢毽子的、打球的、遛弯的,多是上了年纪把身体看得重的,定时定点定伙伴,雷打不动来健身。最有声势的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暴走团,口令山响,气势如虹,所向披靡,他们打着队旗,统一服装,音响随身,俨然公园一道独特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从我逃离长沙那个大火炉来到沈阳,我愈来愈觉得夏天是上天赐予沈阳人的恩惠。即使偶尔能到36度的温度,即使在明晃晃的太阳底下也能让你瞬间冒汗,可一躲到树荫下就凉意顿生,绝没有南方夏天如蒸笼般无处可逃的困境。没有烈日加持的早晚,沈阳的暑气便消减了一半,晚上打开家里的窗户,过堂风一吹,多半时间还要盖上薄被。一到立秋前后,白天也许还暑热未消,早晚出门若不加件衣服,全身准会汗毛倒立,我初来乍到时这样的当可没少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沈阳夏天的雨像极了沈阳人的性子,不矫情,不做作,来去如风,酣畅淋漓,极少拖泥带水,没完没了。早晨还是晴空万里,中午突然就乌云压顶,那雨点砸下来的时候总能带着狠劲,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不到半个时辰,保准又云收雨住,没有丝毫江南梅雨的缠绵,从头到尾粗粝、直接,一如东北汉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突然某天,我发现一整天的风都带着丝丝凉意,阳光依然耀眼却热量大减,杨树叶子的边缘开始卷曲发黄,知了已经噤声,我知道,沈阳的夏天就这么过去了,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完全是一个急性子的客人,不愿耽搁片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向来不掩饰对沈阳夏天的喜爱,总是再三地游说南方朋友在暑热难当的时候避走沈阳,可他们总是半信半疑:看天气预报也有三十多度呀!直至盛夏某天某个朋友来到沈阳亲自感受了几天,他连声感叹:凉快呀!真不想走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