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三峡中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灯影峡两岸,面积276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由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历经10多年打造,将自然山水、影视科技与地域文化结合的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大型旅游区。该景区是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也是湖北鄂西生态旅游圈的核心示范区。</p><p class="ql-block"> 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一说“龙津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融合了地质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码头文化和抗战军事文化。</p><p class="ql-block">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p><p class="ql-block">2011年,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那块裂开的石头是石令牌</p> <p class="ql-block">“唐僧师徒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郭沫若题灯影石</p> <p class="ql-block">灯影石</p><p class="ql-block">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即由此得名。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p><p class="ql-block">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堪称世界奇观,是西陵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月亮湾</p> <p class="ql-block">邀月亭</p> <p class="ql-block">石令牌</p><p class="ql-block">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立万仞之势,如牌筏,因名石牌”。</p><p class="ql-block">石令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它直如刀刃,通体纯白,有璧立万仞之势。</p><p class="ql-block">三峡的山峦是连绵牵延的,可是到了这里却腾挪出一个空间,让石令牌恍若横空出世,矗立江岸。它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前后左右都如刀削一样平整,好像人工精心制的“牌”一样,形成一大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茶盐古道</p> <p class="ql-block">巴王宫</p> <p class="ql-block">白虎厅</p> <p class="ql-block">巴王寝宫</p> <p class="ql-block">巴人学堂。巴王请汉人先生教授儿子虎仔和女儿凤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太极猫洞</p> <p class="ql-block">5月13号。早饭后,房东骑电瓶车在前面带路 我们开车随后,一路下坡来到离码头两三百米的地方。他指着路边一小块平地说,你们把车停在这里 下面是游船码头 在那里过江去玩。考虑到副驾驶的车门锁不起。我把车尽量往外边靠。让那边无法过人。然后给房东挥手告别。</p><p class="ql-block"> 走到码头,那儿有很多卖东西的商铺 也有住宿的。看样子这个地方的住宿要贵些。走到候船大厅,他们还没上班 。一打听 ,八点半检票,九点钟才开船。这时才七点半,我们来得太早了。没事周边转转。商铺那边是农家乐的停车场。候船大厅旁边是旅游大巴的停车场 靠近候船厅也是一排商铺。我们从停车场旁边的小路下去就是游船码头。码头被栏杆围住不能进去。游船码头前面还有一个小码头。那是轮渡码头。到对面石牌村的。船老大看见我们,打招呼问上不上船。我们说买了游船票的,不上。早知道可以不买船票,直接到这里做轮渡过江。虽说过江后要多走一段路,但可以不等那么久。</p><p class="ql-block"> 回到候船室,工作人员陆续到岗,列队训话,唱歌。听歌词是歌唱三峡人家的歌。歌罢,他们才各就各位 ,开始接待游客。我们排队检票进去来到码头。工作人员指挥我们上最边上那艘船。游客陆陆续续上船。这时看见一队队学生举着几年级几班的牌子,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上了另一只船。这次出行,从云阳张飞庙开始,碰到好几拨以研学为名的学生旅游团。学生所到之处,叽叽喳喳,好不热闹。这次还好,他们是单独一条船,互不打扰。九点正,汽笛拉响,轮船慢慢离港,掉头往上游进发。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 相机拍照。船行不远,斜插到对岸码头。上岸后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顺着江边的栈道直接走到龙进溪景区;一条是乘缆车上山,先游览山上的景点 然后下山到龙进溪景区。我们选择先上山的路线。缆车路线不长,很快就到了上站。站在山上,俯瞰江面 游轮、货轮在江上穿梭,江水在石牌村前面拐了个大弯 在两岸青山的夹缝中掉头向东。我们昨晚住的农家乐在对面山腰的左面。我们下面有几个山峰,其中一个上面建有亭子。缆车站的位置比我们昨天在对岸的位置更高,视野更开阔 ,看到的景色更壮观!</p><p class="ql-block"> 出缆车站开始下山,下行不远就看见几块风化石。其中一个像戴着头巾的人头。景区取名叫灯影石。这石头有点像梵净山的蘑菇石。后来得知这几块石头是唐僧师徒四人,那个像人头的是沙僧石。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石”。转下去是邀月亭,那儿有个观景台。再转过去有根石柱。是从山体的岩石分离出来的。转到石柱的正面,方知这就是著名的石令牌。沿着梯步向西走就到了巴王寨。寨子周边有些人形木雕。听见有锣鼓声 以为有演出,赶紧走过去,声音从一间房子传出来。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皮影戏,那批学生全坐在那里看戏。不知是老师还是导游,对我们说,这是学生专场。我们本来就对皮影戏不感兴趣。看了一眼就退出来往巴王宫去,途经巴王寨的茶盐古道。古道两旁是当地的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展示和传统技艺表演以及一些土特产品。看了一个辫子姐和背篓哥的表演唱。看门楣上的牌子,他们都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其他的表演没看到。估计是当时游客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巴王宫建在山腰 一个很高的石台基上。王宫是两层的全木建筑。爬山虎爬满了墙壁。从下面往上看巍峨高大。楼上有巴王寝宫,说是寝宫,就是一间屋子,墙上挂着兽皮。还有王妃,儿子的卧室,祭神堂、武器库等等。朝江那面是一排弓弩。楼下朝西是白虎厅,巴王议事的地方,现在是表演厅。一个着古装的老者端坐正中,疑似巴王, 两旁是乐手。右边两位一个敲编钟,一个弹古琴,敲编钟的被编钟遮挡看不见全貌;左边两位,一个打板,一个敲扬琴。每来一拨游客,他们就表演一曲。</p><p class="ql-block"> 从巴王宫出来一路下山 经过太极猫洞(没开放),野坡岭直到江边栈道。往西可到龙进溪景区,往东回到我们下船那个码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