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奇石王国里的孤独老人<br><br> 孤独的男人总能引发人的好奇,听说古老的青山街镇遗址上还住了一位居民,而且是唯一的一位,因此我不禁想去拜访他。<br> 这是一趟艰难的行程,来到庐山脚下鄱阳湖畔的青山垦殖场,路人手指远处的一座山:宋金山啊,他住在山那边,翻过山,再下到山脚,就能找到他的屋。于是有了炎炎烈日下的翻山越岭,汗珠如雨。好在以为自己再也支持不下去的时候,山顶到了。真美呀!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视野无限开阔,脚下的山,远处的湖,全部披上粼粼的金光,似乎要在阳光下飞舞,却又谨守静默,保持着高贵的寂寥。为了这大自然的美景,再翻几座山也心甘情愿。<br> 下山便到了鄱阳湖边,正在欣赏点点船帆,忽见湖水中冒出一个脑袋。“脑袋”说话了:"别过来,我没穿衣服,你们先在这边歇着,我到那边去穿好衣服。"我们遵命呆在原处,四周再无人影,只有几艘乌黑的小舟倒扣湖滩,宛如西洋的油画。你们到我家来吧,朋友,传来招呼声。<br> 三根干竹悬空挡住了去路,矮小的女人(草扎的)守着封闭的门洞,悬挂的“门帘”和“风铃”让人哑然失笑,“门帘”是破鱼网,“风铃”则用灭蚊剂喷筒做成。还有“匾额”上书:四海朋友,闲人入进。然后是蜿蜒而上的石头台阶,哇,竟然出现了第三道关,椭圆型的月洞门,门头上写着:青山下湾鄱湖奇石园。进门,再上得二十几级台阶,才到了青山独一无二的民居前。房子很普通,但和屋外一样,拾掇得干净整洁,看不出是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家。<br> 来之前就了解到宋金山酷爱收藏石头,过"三关"时,知道所传不虚,路边看似无意,实则精心地堆放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到其家中,才算大开眼界,除了厨房,整个房子全被各色石头占据,算得是小小的奇石展示馆。宋金山对我们的来访一点不觉得奇怪,因常有驴友成群结队涌到他家,看他的石头,嚷嚷着要吃他做的锅巴粥。看石头可以,锅巴粥却是吃不成的,他做不了那么多人吃的粥。不过,在宋金山眼里,来的都是客,他会好生接待,人家到这里来一趟不容易是不,他说。但有一条规矩无人能懂,这多石头不卖干嘛?<br> 对于宋金山来说,这些石头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的母亲、妻子,就是他的图腾。今年69岁的他收藏石头的历史就有66年。3岁那年,宋金山的妈妈走了没人照顾的他。他只得独自玩耍,没有玩具,只有湖滩上偶尔能发现好看的石头。他把它们捡回家.洗净,晾干,日夜摩挲。有一天,父亲捡了一个大怪物(水雷)放在河边,两个哥哥和一个邻居的孩子把它当作新奇的物件把玩,纷纷在怪物上敲敲打打,突然一声巨响,结果全被炸死。幸亏他与姐姐在家里,没有去到河边,才幸免于难。父亲更没有心思管他,更不会静下心来倾听他的心声,与他为伴的只有越捡越多的石头。后来,他结了婚又离了婚,孩子们和娘一起住到了山那边的场部去了。本来就不多的邻居也早在土改那年就洗脚上岸离了湖滩做农民去了。鄱阳湖畔,就只剩下他一个人,除了屋后的山和门前的水,属于他的唯有奇形怪状的石头。"我喜欢石头,钱有什么用,我不愿和儿子们住在一起,受束缚,一个人生活挺好的。"在门前的场坪上,阳光从柚子树的缝隙里照射下来格外美丽,宋金山用朴素的语言讲述着他和他的活法,一条歪脖子狗一直不眨眼地盯着他。 <br> 所有的问题,宋金山都有问必答,只有妻子的离去,他欲言又止。他说他不需要女人,可石头暴露了他的秘密,数百个石头上的半裸或全裸的女人诠释着他的感情生活。她们全都是宋金山用简陋的工具刻上去的,这些女人,有的双峰高耸,有的穿着彩色的内衣,有的正在偷食禁果,她们的肌肤随着石头的颜色而变幻,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黝黑如墨,有的红晕满面。她们是由粗糙的双手做成的,不是天上的仙女,而是人间的凡妇,散发着古朴的原始的美。她们站在宋金山归家的小路旁,迎候他打渔回来的身影,她们卧在宋金山休息的床头,伴他们将流落何方;谁能知道,她们也曾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br> 当今社会婚姻状况,夫妻到老来三观仍然一致的凤毛麟角,大多是凑合着过,维持着表面的和谐相处。个性突出的夫妻大多分开着过,相安无事,各自安好,心中的那份美好只有寄托于梦中,或在自己的作品中尽情展示出来,“梦想成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