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脊龙门记--同窗的山巅之约

马头琴

<p class="ql-block">由衷感谢栏目主持人的赏识与厚爱,本文已成为精选作品,并推荐在美篇首页。但愿也博得美友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一、天脊龙门:藏在浙西的水墨长卷</p><p class="ql-block"> 衢州天脊龙门,自古便有“浙西小黄山”之称。群山如龙之脊背蜿蜒起伏,白练似的飞瀑从岩缝间奔涌而下,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彩虹。沿山而建的栈道像一条褐色的绸带,时而缠绕在陡峭的崖壁上,时而穿梭于茂密的竹林间,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幽谷,耳畔是松涛与泉鸣交织的交响。相传这里是龙生九子的居所,每一块奇石、每一道峡谷都藏着古老的传说,山风掠过的时候,仿佛能听见岁月深处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二、山路上的风景:与时光并肩而行</p><p class="ql-block">七月的暑气蒸腾着,却挡不住这群古稀老人的脚步。石阶被晒得发烫,他们便互相搀扶着,在树荫里歇脚时,有人摘下草帽扇风,有人递过随身带的凉白开,笑声混着蝉鸣飘得很远。沿途的风景成了最好的话题——“你看那棵迎客松,枝桠歪歪扭扭的,倒像当年我们学农劳动学插秧后的样子”,“这瀑布的潭水真清啊,大家还记得我们当年学农在河中和水塘里嬉闹的情景吗?″</p><p class="ql-block">阳光穿过竹叶的缝隙,在他们银白的发丝上跳跃。有人指着远处的山峰感叹“年轻时爬这种山不喘气,现在走几步就累了”,立刻有人接话“可现在身边有你们啊,比年轻时热闹多了”。路边的野花开得泼辣,蝴蝶在花丛里打转,就像五十年前教室窗外掠过的那只,恍惚间,石阶上的脚印与记忆里的身影重叠,山风吹过,吹白了头发,却吹不散眼里的光!</p> <p class="ql-block">三、同窗的情谊:比山重,比水长</p><p class="ql-block">终于登上观景台时,群山在脚下铺成一片绿海,远处的村庄像撒在地上的米粒。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有人对着山谷喊出当年的绰号,回声荡漾,惊起一群飞鸟。“还记得不?当年我们很少做作业背书,常常成群结队相约走家串户相约出门游玩”,“你忘啦?我们这群人曾在丝厂的沙滩边悄悄学唱当时被禁的《绿岛的小夜》”……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小事,被山风一吹,全都鲜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从青涩少年到鬓角染霜,大家走过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始终在彼此的记忆里占据着一席之地。就像这山间的溪流,看似各自奔涌,最终却汇入同一片江海。一群在校园活蹦乱跳朝气蓬勃的豆蔻年华的少年,如今站在身边的,还是那些人,只是眼角多了皱纹,掌心多了老茧,可相视一笑时,眼里的默契仍和当年一样。</p> <p class="ql-block">四、登顶的心情:是圆满,也是新的起点</p><p class="ql-block">下山时,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汗水浸湿了衣衫,腿脚也有些发沉,可没人抱怨一句。有人说“这辈子可能就来这一次了,值了”,立刻有人反驳“谁说的?明年咱们去爬隔壁的山,我还能走”。</p><p class="ql-block">其实,大家都知道,重要的不是爬了多少山,而是身边有这群人。就像天脊龙门的瀑布,无论流经多少岩石阻隔,终究会奔向想去的地方;就像他们的情谊,穿过半世纪的风雨,依然清澈流淌。在深山老林中回眸,山路渐渐遥远,山门渐渐模糊,可心里的那份热乎劲儿,比山间的暑气更暖,比头顶的星空更亮。</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的图片与摄影由滕加忆和周彩萍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