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黄石铁山胜利路的北边,有一处承载着近五十年岁月痕迹的矿工居住区,它距离仿古街北端仅百来米,被赋予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名字——光明里 。 </p><p class="ql-block"> 回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杂草肆意丛生,水洼星罗棋布。后来,参加武钢大冶铁矿建设的矿山分公司在此建立了预制厂,和钢筋厂。这两个厂如同默默奉献的开拓者,为大冶铁矿的基建以及铁山的兴起,倾尽全力。在两厂之间,有一片神秘的树林,它宛如一个隐藏着无数秘密的世界,让年少的我充满好奇,却始终未敢涉足。 </p><p class="ql-block"> 再往后,这里又成为井巷公司的一个加工场。加工场搬迁后,一度变为水田,成了井巷中学的学农基地。直到七十年代中期,井巷公司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开始兴建带通长外走廊的三层家属住宅楼。历经六年多的时光,两排共12栋红砖房整齐地排列在这片土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红砖闪耀着红光,格外夺目。两百多户矿工家庭终于告别了简陋的茅草房、平房和出租房,满心欢喜地搬进了新居。这些住宅楼不仅见证了矿工家庭温馨而平凡的生活日常,也在时光的长河中默默伫立,留下了岁月的斑驳痕迹。</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月,黄石市人民政府将小区内的这些红砖楼房纳入《黄石市历史建筑》进行管理,并为其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光明里。2021年,光明里迎来了一次全方位的改造升级,旧房外墙被翻新,小区道路进行了刷黑处理,小区内的空场地采用渗水材料铺设得平平整整,还精心布置了花台、花池以及健身器材。经过这番改造,光明里仿佛穿越回了当年刚建成时的模样,并且更加光彩照人。 </p><p class="ql-block"> 在焕然一新的光明里,还诞生了一个极具意义的新鲜事物。2024年,胜利路社区极具传承意识与创新思维,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收集而来的老照片、老物件,在光明里创办了“矿工之家”,旨在重现老一代矿工的精神风貌与思想情怀,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踏入“矿工之家”,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走进了当年许多普通矿工的家中。这里是千万矿工家庭的一个生动缩影:一张简朴的木板床占据了房间的一小半空间,上面铺着色调单一的格子布床单;床的一侧摆放着一张三屉桌,玻璃板下的照片已经泛黄,照片中的笑容却在岁月中永远凝固;另一侧是一张老式柜,柜上放置着老式座钟,与柜子相邻的是一台缝纫机。这一些,能让人联想到矿工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脱去满身的风尘与疲惫后,回到家中享受温馨的场景。这小小的角落,真实地展现了矿工家庭的生活,虽无奢华装饰,却处处洋溢着质朴的亲情,在无声中彰显着平凡日子里的坚守与幸福,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浓浓的家庭氛围之中。 </p><p class="ql-block"> 回忆起往昔,那时最快乐的当属孩子们。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楼下的空地上,玩着掷沙包、跳房子、跳皮筋等游戏,常常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大人呼唤才肯回家。楼房之间,总是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力。</p> <p class="ql-block"> 在空间有限的“矿工之家”,创办者精心规划了两间陈列室,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和老物件。这里的一帧帧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都是往昔岁月的珍贵见证,它们承载着矿工们的奋斗历程与生活记忆,从艰辛的采掘工作到质朴的生活点滴,无不凝聚着坚韧与奉献精神。当我漫步其中,用心聆听历史的回响,便能深刻感受到那深沉而伟大的矿工情怀。 </p><p class="ql-block"> 展厅里展示着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视察铁山时留下的珍贵照片。那定格的瞬间,彰显着领袖对矿业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也成为矿工们的红色财富与力量源泉。毛主席的半身塑像庄严肃穆,仿佛仍在凝视着这片土地的变迁。这些展品详实记录着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背景与深远意义,它如同一座桥梁,带领我们穿越回往昔,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在领袖关怀下,矿工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使命与光辉历程。 </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同年代、各行各业的英模们汇聚一堂。他们的照片上,那坚毅和自信的神情,诉说着往昔奋斗的故事;证书虽已斑驳,却铭刻着无上荣耀;矿山三十年纪念章,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矿工的坚守与奉献。这些英模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矿山的发展之路,他们用汗水、智慧与勇气,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传奇,其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成为不朽的精神灯塔。</p><p class="ql-block"> 如今漫步在光明里,许多当年熟悉的那些身影已纷纷远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光明里最宝贵的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