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教材培训漫记

一粒尘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月八日下午四点半从家里出发,四点五十到达商洛市汽车站,匆匆忙忙过安检,买票,检票,五点十分班车准时出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的班车出站后还在县城转一圈,沿途公交站点都可以坐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上大概走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六点半出山阳站。有百度,高德,腾讯地图持续为我导航,匆匆忙忙步行至山阳中学签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签到就是扫个码,定个位,填个信息,充满了成年人的不信任与戏谑。因为第二天或者二维码发到群上也可以签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阳县城比商州县城要小许多,街道也窄,卫生也不太好。我步行两公里左右愣是没有找到垃圾桶,只有那种很大的垃圾桶,相当于垃圾站。</p> <p class="ql-block">山阳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签到成功</p> <p class="ql-block">山阳县政府</p> <p class="ql-block">山阳中学</p> <p class="ql-block">山阳二小</p> <p class="ql-block">垃圾站</p> <p class="ql-block">衣世界是不是也是连锁?</p> <p class="ql-block">新华书店</p> <p class="ql-block">山阳县中医医院</p> <p class="ql-block">山阳县第一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山阳一小</p> <p class="ql-block">入住宾馆</p> 夜游苍龙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冒雨游苍龙山。丰阳古塔在现代七彩射灯的照射下流光溢彩,美奂美轮,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p> 晨游苍龙山&翠屏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苍龙山公园位于山阳县县城核心区域,是山阳城区不可多得的一处集自然风光、休闲健身、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山地公园。其最为突出的特色,便是“城在园边,园在城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主体苍龙山直接位于山阳县城关镇中心地带,与县城居民区和主要街道紧密相连。它并非远郊景区,而是真正融入城市肌理的“城中绿肺”。居民和游客无需长途跋涉,步行或短途车程即可轻松抵达公园入口,享受片刻宁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占据县城制高点的苍龙山,其山脊蜿蜒如苍龙,赋予了公园无与伦比的观景视野。登临山顶或观景平台,山阳县城全景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楼房、蜿蜒流淌的县河、繁忙的街道以及四周环绕的秦岭余脉,构成一幅生动的城市山水画卷。这里无疑是欣赏山阳城市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的绝佳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一天晚上下着蒙蒙细雨,光线不好,只能看见灯光,于是第二天五点天还没亮又开始爬苍龙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前一天晚上找到了路,第二天要顺利得多,不光走完了山上的栈道,还抽空又上了翠屏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翠屏山,坐落于县城东南郊,距苍龙山公园约两公里,遥遥相望,是县城周边一处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的天然屏障与休闲胜地。此山因山势平缓绵延,形似一道翠绿的屏风拱卫县城而得名。山上植被茂密,四季常青,尤以松柏为盛,远远望去满目苍翠,“翠屏”二字可谓名副其实。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两旁古木参天,绿意盎然,山涧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格外清新怡人,是市民登山健身、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山顶视野开阔,建有观景平台,登临其上,可俯瞰山阳县城全景,楼宇街道尽收眼底,田园风光与远山轮廓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山中还坐落着历史悠久的翠屏山道观,香火绵延,为青山增添了几分古朴的人文气息和宁静祥和的氛围。古树、幽径、道观、亭台点缀其间,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翠屏山不仅为山阳县城提供了优美的生态背景,更是当地居民日常休闲放松、感受山林野趣、登高望远的重要去处,是山阳县一张重要的生态与人文名片,吸引着周边游客前来体验其清幽与惬意,是感受山阳风情的半日游佳选。</p> 教材培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教版退出舞台,苏教版闪亮登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办方是出版社,可谓诚意满满。准备了充足的饮水和水果,小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合培训老师的精彩演讲,总结一下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湘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优缺点。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版本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优秀教材,各有侧重和特色,其“优缺”往往是针对不同教学环境、学生特点和教师风格的相对而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共同优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紧扣课标:都严格遵循国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覆盖核心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注重探究:都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实验、调查、制作等探究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联系生活:都努力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周围环境相联系,激发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图文并茂:都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照片,辅助学生理解,提升教材可读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关注素养: 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思维、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苏教版科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优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单元和课时的编排通常具有非常清晰的逻辑线索,知识点的衔接比较紧密,系统性强。学习路径比较明确,教师容易把握教学脉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内容严谨,知识性强:对科学概念、原理的表述相对严谨、准确,知识密度可能稍高一些,注重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传授。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探究设计规范,步骤明确:探究活动的设计比较规范、细致,步骤和记录要求通常非常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思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配套资源丰富成熟:作为老牌教育强省(江苏)的代表,其配套的教师用书、实验手册、练习册、数字资源等通常非常丰富、系统且成熟,教师使用起来比较方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体现地域特色(长三角):部分案例和情境会融入长三角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特色(如水乡、现代农业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能的缺点(相对而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灵活性稍弱:结构严谨有时可能带来灵活性不足的感觉,留给教师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生成的空间相对有限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趣味性/情境性有时偏弱:相较于湘教版,在情境创设、故事性导入方面有时显得相对“严肃”或“学术化”一点,对低年级学生的吸引力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地去挖掘和补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部分实验材料要求较高: 一些实验设计可能对实验器材和材料的要求相对较高,在经济欠发达或资源配备不足的学校实施起来可能存在困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可能受限:过于规范化的探究步骤设计,有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试错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湘教版科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优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情境生动,趣味性强:非常注重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童趣的学习情境(如卡通人物引导、故事化导入、游戏化活动),教材整体风格活泼生动,更能激发低、中年级学生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活动形式多样,体验性强:设计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制作、种植、饲养、考察、角色扮演等),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课堂氛围往往更活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强调地方特色(湖湘):非常突出地融入了湖南本地的自然环境(如洞庭湖湿地、湘西山区)、动植物资源、民俗文化等元素,乡土气息浓厚,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的情感。这一特点非常鲜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鼓励开放性思维:在问题设置和活动设计中,有时会留出更多开放性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尝试不同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对资源要求相对灵活:部分活动设计对实验器材的要求相对灵活,提倡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探究,适应性可能更强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能的缺点(相对而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可能稍逊: 为了追求情境的生动性和活动的趣味性,有时单元或课时之间的知识逻辑线索不如苏教版那么显性、严谨,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需要教师额外去梳理和把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探究过程的规范性引导可能不足:部分探究活动的步骤设计可能不如苏教版那么细致、规范,对如何控制变量、如何精确记录等科学方法的显性指导可能相对较少,需要教师补充强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配套资源发展:虽然也有配套资源,但在系统性、成熟度方面,部分使用者认为与苏教版的经典配套相比,可能还有提升空间(不过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地域特色过强:过于鲜明的湖湘地方特色,对于其他非湖南地区的学生来说,某些案例可能缺乏直接的生活经验,需要教师进行转化或补充当地素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小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教版:更适合强调知识系统性、逻辑性,追求教学严谨规范,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教师倾向于有清晰教学路径指引的地区和学校。在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思维和规范实验操作方面有优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教版:更适合强调学习兴趣激发、活动体验丰富、课堂氛围活跃,希望突出地方特色(尤其湖南地区),或教学资源相对有限需要灵活变通的地区和学校。在低年级入门、情境创设和动手实践方面有优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个版本都是国家级优秀教材,最终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地资源和自身教学风格进行创造性使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优秀的教师无论使用哪个版本,都能通过增删、调整、补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点,弥补可能的不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