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北四省之行三,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居住的部落,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根河市西郊,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敖鲁古雅,也称驯鹿鄂温克人,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17世纪中叶,驯鹿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流域一带,游猎迁徙到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他们被称为“使鹿部落”和“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境内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之一。最后一代纯正血统的驯鹿鄂温克人仅有30余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驯鹿只剩600余头,极少一部分驯鹿鄂温克人仍然</p> <p class="ql-block">黑河市与俄罗斯一江之隔,黑河市政府把河的这边整治成一个公园,叫黑龙江公园。公园里有母亲的雕像和中俄边界界碑,公园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因天黑下来了,界碑没看到,转天早上又去公园拍了界碑,顺便拍了两张站着界河边看中俄两岸的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从中国唯一使鹿部落出来后,乘车穿越大兴安岭茫茫林海,沿途欣赏满山野花、白桦林、落叶松林,赴中国冷极点满归,历史记录最低温—58℃。接着赴漠河北极村,游览中国最北一家、中国最北点、北望亚口、金鸡之冠、同情桥,游览七星广场,与天涯海角齐名的神州北极、最北邮政局中华北陲、最北哨所,欣赏了中俄界河黑龙江风光,沿江观赏对岸俄罗斯伊格纳斯依诺村,参观北极村村碑了解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全国唯一的一座城内原始森林公园,1987年五六大火四不烧之一的《松苑公园》,初步了解原始森林的浓郁风情。</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界河,全长约4370公里,是中国北方民族的母亲河。 黑龙江有两个发源地,南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河,北源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两河于恩和哈达山脚下汇合,始称黑龙江。黑龙江因为流经黑土地水微黑,江水蜿蜒如龙而得名。曾被称为“黑水”,俄称“阿穆尔河”,也是黑水的意思。黑龙江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两岸植被完好,江水纯净,是现在世界上四大无污染水系之一。它曾是我国内河,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摇篮。</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中后期,当时就被归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在元朝时期,黑龙江再次成为中原王朝的内河,并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然而,从1858年起,由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黑龙江不再是我国内河。黑龙江流域最早在唐朝中后期就被归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成为辽国疆域。直至元朝,黑龙江再次成为中原王朝的内河,并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黑龙江的流域面积为185.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长江流域,其中在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约89.1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发源自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坡,全长约1608公里,河宽200~400米,水深可通航,流域面积153151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在蒙古帝国及北元时期是中国内陆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流经的区域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是蒙古族等众多游猎民族的发祥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是中国最北的村庄,拥有“神州北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国内最冷的地方,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2.3摄氏度,而且夏季平均温度为18.4摄氏度。北极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而闻名,包括神奇的北极光和极昼现象。每年夏至前后,这里会出现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的现象,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西边晚霞未逝,东方朝晕又起,如同傍晚又像黎明。此外,北极村还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胜景的最佳观测点,夏至节期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这一自然奇观。我们这次是在夏至之前到来的,没出现北极光。</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人家</p> <p class="ql-block">“飞地”加格达奇:地在内蒙,心在黑龙江。</p><p class="ql-block">中国地域如此广阔,行政区划如此复杂,出现飞地在所难免。实际上中国的飞地数量相当多,但其中最最特殊的无疑还是加格达奇。加格达奇不仅面积大,达到1587平方千米,人口也不少,有12.9万,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首府,加格达奇还是众多飞地中行政级别最高的几个之一。更独特的地方在于,加格达奇属于“人地两分”的飞地,简单来说,就是行政管理权归属黑龙江,人的户籍归属黑龙江,但土地产权却属于内蒙古,就连税收也要上缴内蒙古。游览了加格达奇“五大连池”、“北饮泉”、“中国火山地质博物馆”,沿途车观《黑土地北大荒农场风光》,万亩大地,了解五十年代百万知青开发北大荒的那段往事,了解“当年北大荒,如今的北大仓”那段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