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逢盛夏时节,我们老两口都是要找一二处清凉舒爽之地避避暑气凉快一阵子的。今年的这个季节,夫人抱着避暑的念头,却仅仅凭着对地球纬度的一知半解就超速度报名参加了“广之旅”组织的7月25日~8月5日“探秘外高加索三国12日游”。</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是2020年1月中下旬出国旅游过,当时临近春节,结果由于疫情来势凶险,还差点儿回不了家。算起来,我俩已好几年未出国旅游了。</p><p class="ql-block"> 地处外高加索山脉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三国都位于欧亚交界地带,自带神秘色彩,风景独特,风俗迥异,是夫人向往已久的旅游目的地。而且,这三个国家目前都对中国护照免签,的确值得一游。于是,夫人只与广之旅的工作人员稍作沟通就正式报名了。在台风“韦帕”肆掠南粤不久后的7月25日上午,我俩和另外37名团友在广之旅派出的领队刘玲苑小姐的带领下,于白云国际机场乘坐南航CZ6023国际航班,经停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空中飞行10个多小时后,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启了探秘高加索的猎奇旅程。</p> <p class="ql-block"><b> 一、初识火之国:感受阿塞拜疆的炽烈与古韵</b></p><p class="ql-block"> 外高加索之旅的第一站是阿塞拜疆。已在该国工作、生活多年的地陪于婷婷(吉林延边人),一见面就用其略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道:阿塞拜疆面积和重庆差不多,8.66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二的土地在高加索山脉,人口只有一千多万。靠近里海(内陆咸水湖泊),版图像雄鹰。国土大都是沙漠盐碱地质(经过海洋浸泡而成)。盛产石油和天然气。首都巴库所在地是高加索地区最低洼的地方,海拔-28米。里海本就多风,因此巴库总是被头顶不停旋转的狂风肆掠,且没有任何有效躲避的招数。“被风袭击的城市”,就是巴库的字面意思。</p> <p class="ql-block"> 更有意思的是,阿塞拜疆又被称为“火之国”。这主要源于其独特的自然奇观与历史传统。自然奇观:境内存在持续燃烧四千多年的亚纳尔达格火焰山(Yanardag-Flame Mountain),因天然气泄漏形成自燃现象,被称为“永恒的火祭坛”,至今仍是朝圣胜地。</p><p class="ql-block"> 时值盛夏,巴库艳阳高照,十分炎热,像个巨型桑拿干蒸房,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国外避暑胜地。26日吃过早餐,于小姐就带领我们乘旅游大巴抵达巴库郊外的泥火山,领略了还在不停地冒着气泡和灰色泥浆的活火山的奇特景象。据说,阿塞拜疆全境的泥火山有40多处,居全球第一。我们见到的这处离首都最近的泥火山,和散布于境内其它地方的泥火山一样,都是厚厚的泥板被天然气冲破,形成了形状各异的锥体状泥体。名曰“泥火山”,却不见明火,只有被天然气强力吹起的泥泡泡。在泥泡泡的边缘,形成了一圈圈硬皮,人踩上去,能明显感觉到硬泥皮下面稀泥的浮力。见我在泥皮上踩得很开心,于小姐提醒道,不能再靠近冒泡的地方踩了,小心失足。她说她就亲眼目睹此前有个女游客把泥壳踩破而陷入泥坑,后来是借助高压水枪才把两腿黏泥洗干净的。</p> <p class="ql-block"> 泥火山没见到火,可在后来的几处景点游览时,我们见到了熊熊燃烧的明火。一是Yanar Dag 火山,这个小山包上燃烧了4千多年的明火,即便风吹雨打也从未熄灭过,被誉为“燃烧的山峰”。当地人甚至印度、伊朗等外国人觉得它是一座神圣的山,常来朝拜。二是在巴库城内高地公园(这座公园既是市民公园和最佳观景平台,又是1992年纳卡战争的烈士陵园)一入口处的特制火炬塔上,一团闪亮的火焰随风飘扬,却不会熄灭。进入园内,那团更大的在沙希德纪念碑基座上永久燃烧的火焰<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游客远远地就能感受到它的热浪</span>。这里的火,不用说,当然是用来祭奠和致敬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的。</p><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地公园旁边,有一处特别醒目的地标性建筑,虽未见火,但在当地人和游客心中却特别火。这个被叫作“火焰塔”的网红打卡点,实则是由三座大楼共同构成火焰形状的高楼大厦,其设计灵感一定是源于巴库历史上人们对火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在“火之国”两天半的游览期间,除了感受到“火”的炙热外,我们还感受到了其悠悠古韵。在戈布斯坦岩石艺术遗址,一片荒凉、岩石突兀的高地,蕴藏了六千多幅精美的岩石雕刻,让游客看到了四千乃至两万年前的岩石艺术,并透过这些石器时代的狩猎舞影,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在上一个冰河时代之后的湿润时期,人类曾在此长期定居过。在巴库古城,我们仿佛穿越到了12~15世纪,那里的古城墙,全部用石头砌成,保存完好,完整地包围着古城。古城内有众多名胜古迹,建筑整体呈浅黄色,是阿拉伯建筑和欧洲建筑的融合体。修建于15世纪的希尔万沙宫,坐落在古城的最高处,是阿塞拜疆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估计同期修建的呈巴洛克风格的少女塔,则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位于少女塔正前方的街区,乃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古老集市,至今仍有人在街市售卖古玩、地毯等物品。在离首都较远的沙马基、舍基等地,我们还先后参观了遭受过11次大地震依旧幸存的高加索地区第一座清真寺——JUMA清真寺、整座建筑没用一根钉却异常坚固且精妙绝伦的汗王宫殿和仿佛时有驼铃回响的古丝路驿站。</p> <p class="ql-block"> 告别阿塞拜疆时,有感于“火之国”的夏日炙热,夫人在旅游大巴上诗兴大发,以“火”为题,占小令三首——</p><p class="ql-block"> <b>火</b>🔥</p><p class="ql-block"> 游阿塞拜疆两日,惟对火印象深刻,题其三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其一:题YanarDag 火焰山</p><p class="ql-block"> 火</p><p class="ql-block"> 地壳岩磨苦求索</p><p class="ql-block"> 一朝决</p><p class="ql-block"> 千载对天歌</p><p class="ql-block"> 其二:题高地公园</p><p class="ql-block"> 火</p><p class="ql-block"> 热血青春永不昨</p><p class="ql-block"> 照天烧</p><p class="ql-block"> 英魂护国祚</p><p class="ql-block"> 其三:题泥火山</p><p class="ql-block"> 火</p><p class="ql-block"> 无焰无烟还无错</p><p class="ql-block"> 惟冒泡</p><p class="ql-block"> 灰浆漫成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二、漫步上帝后花园:慢品格鲁吉亚的美酒和微醺山海</b></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长期以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紧张关系,这次旅行社规划的旅行路线避开了阿、亚两国的直接跨境,阿塞拜疆游毕后先过境至格鲁吉亚,在该国游览部分景点后再过境至亚美尼亚;游毕亚美尼亚,又折返格鲁吉亚继续游览,最后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乘飞机回国。</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7月28日早餐后离开舍基的,一路疾驶,当地时间十一点多抵达阿格边境。过关后由格鲁吉亚地陪李望(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人)地接,换乘当地车驶抵西格纳吉,先后参观了格鲁吉亚人最引以为傲的葡萄酒酒庄和酒窖、古城墙、Bodbe 女修道院,然后再乘车约两小时抵达首都第比利斯,入住我国新疆华林集团投资所建的五星级酒店。</p><p class="ql-block"> 地陪李望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错,小伙子一米九的瘦长身材,帅气十足。他说他在格鲁吉亚国立专科学校读了两年大专,然后到北京留学一年,之后在中国打过多年工,摆过地摊,送过外卖,给中国公司做过翻译。他还说他很崇拜中国唐代诗圣李白,所以他的中文老师给他起了个中文名“李望”。他不只一次地夸耀说“格鲁吉亚是高加索地区最漂亮的国家”。对他的说法,我们也认同,有关资料也有介绍,说格鲁吉亚位于高加索中心地带,属于山地国,植被葱郁,花草繁茂,被世人称之为“上帝的后花园”。此外,该国盛产葡萄,葡萄酒品质高,享誉世界。</p> <p class="ql-block"> 李望带领我们游览的格鲁吉亚第一个景点就是与葡萄酒有关的西格纳吉。是的,西格纳吉位于格鲁吉亚葡萄酒产区的中心地带,并且拥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色。在一个藏身于苏联时期建的防空洞里的酒窖里,我们先是在酒窖口欣赏了5个身着当地民族服装的中老年男子演唱的当地民歌;接着走进阴冷深邃的酒窖,参观了小型葡萄酒博物馆,探究了当地人用陶罐酿造并珍藏葡萄酒的工艺;最后,在酒窖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呼下,我们先后品尝了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和半干红葡萄酒等三种不同风味的葡萄酒。当天晚餐,李望还特意给每桌加了一瓶当地葡萄酒,让喜欢喝葡萄酒的团友们在异国他乡过了把酒瘾。</p> <p class="ql-block"> 翌日,我们在华林酒店早餐后即告别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向位于山区的景点出发。</p><p class="ql-block"> 当天的几个景点都不错,流连其中,有看大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阿纳努力城堡群始建于13世纪,曾经是私人军事城堡,即13世纪阿拉格维封建王朝时领主的城堡,也是军事要塞。18世纪阿拉格维封建王朝被推翻,这里随之也被之后的统治者占领,直到19世纪依然是城堡要塞。断壁残垣向游客诉说着昔日的烽火与辉煌。据说,城堡内两座教堂的图片曾被用作《孤独星球》的封面。</p> <p class="ql-block"> 耸立在高加索山脉一个海拔2384米山顶的俄格友谊纪念碑,建于1983年。导游说这是为了纪念格鲁吉亚和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的友谊持续两百周年而特意修建的。名曰碑,实则半圆桶形墙。亲临此处,纵观俄格两国的历史恩怨及外交关系,总觉得透着一些讽刺的味道。不过,站在此处,仰望远山皑皑雪景,俯瞰谷底万丈深渊,也别有一番滋味,自以为不枉专程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卡兹别克山是格鲁吉亚的第三大高山,也是世界名山之一。普希金曾于1829年写过一首名曰《卡兹别克山上寺院》的诗。诗中将“峡谷”“自由的峰顶”等地理景观歌颂为灵魂升华的象征。其中“与神仙毗邻”的想象寄托了诗人逃离尘世的渴望。可见,诗人当时也是很喜欢这座耸立于高加索山脉的高山的。我们是当天下午三点多钟转乘当地越野车上山的,接着又徒步几百米,抵达圣三一教堂。此时,云雾正漫过卡兹别克雪峰,教堂内神父静坐,油灯闪烁,游客穿梭……自然与信仰在此对峙。</p><p class="ql-block"> 当晚夜宿圣山脚下号称是当地最好的酒店—Intourist 。</p> <p class="ql-block"> 7月30日用过早餐后,我们便直奔戈里参观斯大林博物馆及斯大林故居。对于斯大林同志,当地人的评价有好有差,我们团友也对其有褒有贬,但都不妨碍他成为格鲁吉亚的骄傲。就我而言,虽觉得他犯过严重错误,但还是持尊敬态度,盖因其无与伦比的历史功绩不能抹杀,他称得上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我们去阿哈尔齐赫市参观了拉把提城堡,并夜宿城堡内酒店。城堡古色古香,周边风景优美,吾等游客一夜好梦。</p> <p class="ql-block"> 7月的最后一天,我们离开阿哈尔齐赫。炎炎烈日下,驱车60多公里到达瓦尔泽亚洞穴教堂参观。在洞穴附近的库拉河畔餐馆用过午餐后,便按下了在格鲁吉亚境内游览的暂停键,直接驱车250多公里越境抵达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p> <p class="ql-block"> 后续的格鲁吉亚行程,是两天后的事情了。8月2日中午我们旅行团在亚美尼亚塞凡湖湖畔用过午餐后就过关至格鲁吉亚,又回到第比利斯并住回了五星级的华林酒店。</p><p class="ql-block"> 此后整整两天的行程,依然是由格鲁吉亚的帅哥李望执导。他为了迎接我们一行的再次入境,提前换了新衣服,理了发,还剃干净了格鲁吉亚人引以为傲的满嘴满腮的胡须。每一个再次见到他的团友都直呼“更帅了”,并纷纷与他合影,他也非常乐意地配合着大家,还一再要求一定要把照片发给他。他高举广之旅的黄色小旗帜,带着我们在第比利斯城转来转去,先后参观游览了和平桥、第比利斯老城、木偶钟、欧洲广场、自由广场、议会大厦、格鲁吉亚母亲雕像等等,以及最古老的、最大的、最漂亮的各种教堂,还参观了矗立在山顶的从1970前苏联时期起到2009年苏联解体17年后才基本建成的宏伟巨大的、雕刻着各种传奇人物和历史故事的编年史纪念碑。8月3日我们在老城区游览时,在西奥尼教堂门前偶遇一场当地人举行的婚礼。李望让大家停留了片刻,尽情观赏这“西洋镜”,还介绍说他当年的婚礼和儿子的周岁洗礼也是在这个教堂举办的。</p> <p class="ql-block"><i> 在市区一个能俯瞰第比利斯城的 山顶,团友们与当地一能简单说几句中文的艺人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i></p> <p class="ql-block"><i> 第比利斯教堂婚礼随拍</i></p> <p class="ql-block"> 尽管在第比利斯城的行走每天都超万步,但每天结束行程回到酒店后还是有不少团友私自行动,或在离酒店不远处的第比利斯湖边漫步,用脚步丈量这个被当地人称作海的湖的长度,或穿梭在新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刻意寻找那心仪的美食并大快朵颐,让醉意漫过高加索山脉的微醺山海……</p><p class="ql-block"> 首次抵达第比利斯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乘坐格鲁吉亚的旅游大巴游览时,李望沿途向我们介绍了第比利斯海和“海”边当年生机勃勃、热闹非凡,如今已经没落、颓废、破败甚至坍塌的前苏联时期的工人宿舍、飞机厂、火车厂、香槟厂等等建筑物,夫人有感而发,即以“第比利斯”为题草就律诗一首,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b>七律·第比利斯</b></p><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湖号海,</p><p class="ql-block"> 湛蓝澄澈客频来。</p><p class="ql-block"> 故人踪影难寻觅,</p><p class="ql-block"> 苏共孑遗恸地哀。</p><p class="ql-block"> 葡萄香槟宿醉醒,</p><p class="ql-block"> 火车飞机梦悠哉。</p><p class="ql-block"> 兄弟阋墙贼窃喜,</p><p class="ql-block"> 前车之鉴警吾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三、涉足诺亚方舟停泊地:聆听亚美尼亚的圣咏并触摸其蓝泪</b></p><p class="ql-block"> 入境亚美尼亚,首先看到的是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高原美景。这个高原之国全境90%的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平均海拔为1800米。坐在亚美尼亚的旅游大巴上,车窗外掠过的的是一幅幅仿如国内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丽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i> 大巴车上随拍。视频里的声音为地接米林小姐原声。</i></p> <p class="ql-block"> 地陪是位年轻姑娘,她也起了个中文名:米林。她说她是在亚美尼亚中国大连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孔子学院学的中文,曾在亚美尼亚全国中学生中文比赛中拿过冠军。后到北京研修一年,半年即拿到全额奖学金。在2020年亚美尼亚大学生中文比赛中,她再次斩获冠军。她特别自豪的是,因为中文学得好,受邀请到中国参加了“汉语桥”比赛并取得了足以令她骄傲一辈子的好成绩。事实上,她的普通话比我们部分团友说得都好,如果光听声音的话,你绝对想不到这是一个地道的亚美尼亚姑娘在说话。因此,夫人说,孔子学院功不可没,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让国人学英语,真不如向世界推广汉语。</p><p class="ql-block"> 在驶向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路途中,米林小姐向我们介绍了亚美尼亚的历史、宗教、地理及国际关系等基本情况。谈到与邻国的关系时,她说亚美尼亚有4个邻国,和格鲁吉亚是友好睦邻,和伊朗关系也不错,但和另外两个国家的关系则一直不好,因为阿塞拜疆夺走了他们的领土,土耳其曾经对他们进行过大屠杀。她和格鲁吉亚的地陪李望一样,都很热爱自己的国家,都喜欢向游客介绍自己国家最美丽的地方。她最喜欢炫耀的就是:我们亚美尼亚可是诺亚方舟的停泊地哟!</p> <p class="ql-block"> <i>这是大巴车上偷拍的米林小姐真容。</i></p> <p class="ql-block"><i> 当晚在埃里温市中心步行街旁边一餐馆吃过晚饭后,走到步行街上留影纪念</i></p> <p class="ql-block">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远在异国高原旅行的我,清晨醒来,手机里已收到多条来自国内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服务部门的慰问短信,因为两国有4个小时的时差。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团友们先后参观了兹瓦尔特诺茨遗址、埃奇米阿津教堂、埃奇米阿津教堂博物馆、加尔尼希腊神殿(+大峡谷)等。</p><p class="ql-block"> 埃奇米阿津教堂是亚美尼亚的第一座教堂,其内设有宝物馆,里面保存着千年前彩绘的《福音》等圣物,走在教堂里,仿佛在阅读一本基督教历史教科书。比邻的埃奇米阿津教堂博物馆,珍藏着大量与亚美尼亚教会历史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和圣物,每一件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和宗教色彩。其中,诺亚方舟的木片、刺入耶稣胸口的矛头、钉耶稣十字架的木片等,均具极为特殊的意义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首都埃里温郊外的兹瓦尔特诺茨遗址,实则包括了兹瓦尔特诺茨教堂和三世总主教宫殿。这一建筑杰作与其它拜占庭风格的宗教建筑的最大不同是其典型的创造性的中间圆顶的建筑形式。该遗址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参观的加尔尼希腊神殿,是按照希腊式的建筑模式而修建的一座神庙,是亚美尼亚前基督教时期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当今世界上位置最靠东的希腊式神庙。尽管现在的神庙是原神庙因1679年大地震被毁而复原重建的,但因重建中使用了大量散落在原地的建筑构件,因此在世人眼中,它仍然是神圣的,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神庙边的山谷,便是有名的加尔尼大峡谷。我们驱车一小段路后,改为徒步而行。在谷底,我们看到了因大地震及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独特地貌奇观:谷壁全都是或堆砌或悬空的一块块巨型四方、五方、六方形棱柱,咋一看,就像山谷安放了一架巨大的管风琴,正在奏响惊天地泣鬼神的自然交响神曲。</p> <p class="ql-block"> 8月2日我们只有半天时间在亚美尼亚风景区打卡,剩余的半天时间我们要用在赶回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路上。因此,当天一大早我们就收拾行李吃过早餐出发了。先是在埃里温市区顺道爬了下埃里温大台阶,之后便直接驱车至塞凡修道院参观,并乘船在有“亚美尼亚蓝泪”之称的塞凡湖游览。</p><p class="ql-block"> 塞凡修道院始建于公元九世纪,原本位于塞凡湖中的岛上,因为苏联时代的水利工程降低了塞凡湖水位,所以原来的岛变成了现在的半岛。现存建筑为低处的圣使徒教堂和高处的诞神圣母教堂,后者较大,所保存的古迹也多。两座教堂形制古朴方正。游客喜欢站在半岛顶部拍照,眼底湖光山色,十分养眼。</p><p class="ql-block"> 塞凡湖是亚美尼亚最大的湖泊,面积约940平方公里,海拔207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海拔淡水湖之一,被誉为“高加索明珠”。泛舟塞凡湖,是种很好的享受。湖畔烤鳟鱼的焦香飘过宝石般湛蓝色的湖面,急驶的游船划出一条条水波,荡碎倒映的山影……难道说,这里就是诺亚方舟在亚美尼亚的具体停泊地?</p> <p class="ql-block"> 按常规,塞凡湖游毕,我们的高加索三国游就该画上一个句号了,可我们为何还得再返回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继续旅行并且从那里坐飞机回国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除了航班方面的因素外,还与高加索这三国复杂的国际关系有关。格鲁吉亚与阿塞拜疆两国历史上磕磕碰碰是有的,但近年通过加强能源合作关系有所改善。2025年5月,格鲁吉亚新总统卡韦拉什维利访问阿塞拜疆时,双方重申加强友好合作,并强调两国人民的“兄弟情谊”。 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两国曾因反抗奥斯曼帝国而结盟,但独立后因宗教差异(亚美尼亚属基督教,格鲁吉亚属东正教)和地缘政治立场不同逐渐疏远。目前没有公开的领土争端,但政治互动较少。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因纳卡地区主权争议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多次爆发武装冲突(1988-1994年、2020年等)。阿塞拜疆通过土耳其的支持持续强化对纳卡地区的控制,而亚美尼亚则寻求俄罗斯的支持以对抗阿塞拜疆。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互相通关。根据2025年3月达成的和平协议,双方同意相互承认边界和领土完整,并启动边界划定进程,但尚未签署正式和平条约。此外,两国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仍需通过国际组织进行间接沟通。 </p><p class="ql-block"> 如此复杂的三国关系,旅行社能这样安排我们的三国之行,也算竭尽全力了。尤其是从靠近阿塞拜疆边境线的关口过境回格鲁吉亚之前(7月31日从格鲁吉亚入境亚美尼亚走的是中线关口),我们清晰地在大巴上看到车窗外有亚美尼亚士兵在荷枪实弹巡逻,而趴在路边草地上的曾遭受过炮击的坦克在热日的烤炙下越发锈迹斑斑,便明白:更安宁的生活和更妥善的旅行安排,还得耐心等待些日子。</p> <p class="ql-block"> <i>车上随拍</i></p> <p class="ql-block"><i> 上图为途经两国边境线时打开手机百度地图所作的截图。图中当地时间、短信骚扰等都显示得清清楚楚。</i></p> <p class="ql-block"> 不多写了,还是用夫人在大巴车上用手机匆匆写就的《忆秦娥.外高加索三国游》作为本篇结尾吧—— </p><p class="ql-block"> <b>忆秦娥.外高加索三国游</b></p><p class="ql-block"> 高加索</p><p class="ql-block"> 苍穹笼盖一团火。</p><p class="ql-block"> 一团火,</p><p class="ql-block"> 游人似梭,</p><p class="ql-block"> 步履如锁。</p><p class="ql-block"> 地厚天低原野阔,</p><p class="ql-block"> 油丰林茂瓜果硕。</p><p class="ql-block"> 瓜果硕,</p><p class="ql-block"> 既供神佛,</p><p class="ql-block"> 又飨普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8日完稿于广州(陶德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