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大都会博物馆副馆Cloisters

AnnieWei多伦多

<p class="ql-block">女儿很早就向我推荐了Cloisters,可惜它在曼哈顿岛的北端,远离其它景点,我一直未能成行。这回,女儿亲自相陪,带我去看“你会喜欢”的城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loisters是纽约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的副馆,专门展出中世界的欧洲文化与建筑作品。它位于华盛顿高地上。我们下了地铁,穿过一个喷泉区,就往山上爬。</p> <p class="ql-block">小山顶上就是这个小城堡,准确来说是南法风格的修道院。入口在城墙底端。</p> <p class="ql-block">另有弯弯曲曲的盘山车道通向修道院的后门。北美家居常见的互扣砖,原来那时就有了。</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入口是我偏爱的石砌拱门,带着水痕黄印的蓝色岩石与我今天的长裙,颜色呼应了。有缘!</p> <p class="ql-block">从入口到主层,就是跨越城墙的高度,要爬上许多台阶。好在台阶宽阔,与我们同乘一趟地铁的独行女生,身形矫健,两级台阶并做一步爬,速度很快。我则慢慢爬慢慢看,好奇囚禁长发公主的城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类型。再想想应该不会,毕竟这里的楼梯有𥦬就有光,应该走大批的修道士。</p> <p class="ql-block">回望大楼梯,有着隧道的模样,顶部拱型,以砖护壁。虽然台阶又多又长大,但几步就有一平台,设计挺人性化的。</p> <p class="ql-block">楼梯开始转向了,估计要到地了。若要防御,这里倒是突袭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真正的售票处,是个小塔楼,八边形的圆拱顶,用砖层层砌筑。中开一圆形小窗,天光泻入,如神的恩宠。宗教的味道慢慢有了。</p> <p class="ql-block">来个细部,看得清楚,工艺精湛,精准对称。想当年我们做建筑制图,一笔笔地描出砖缝,老费时间了。几百年前的工匠把它们造出来,那时间更是老鼻子了。</p> <p class="ql-block">由此走向各展厅(当年的一个个小教堂),要穿过一个又一个的拱门,如俄罗斯的套娃,连环套,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有女儿引路(她以前参观过),她直接把我带向“妈妈会喜欢”的庭园。对称的四方庭院周围是高耸宽阔的檐廊,矮胖的石柱撑起连串的石拱,油成黑色的木天花,深澻高远的调调,踩在四方砖上,似乎凉意可以穿透脚板,炎热夏日里流的汗马上收停了。知母莫若女,果然妈妈喜欢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连廊转折处,两侧对称的风景更美了!</p> <p class="ql-block">连廊靠墙的地方,停了一张小桌,用盛水的小瓶子插了花园中各种小花,还细心地给各位花小姐放了名份牌。有情调的小美好,让文艺女中年心动哟!</p> <p class="ql-block">看向中心花园,各种小花开得更艳,果然是扎根土地才能更有活力。三拱连环,像三个异形镜框一样,展示着蓝天烈日下的建筑、花草,还有人!明暗对比强烈,黑色对比着五彩缤纷。人在外我在内,外热内凉的幸福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如此幸福,不如老窗边上歇一歇!</p> <p class="ql-block">老石柱上靠一靠!</p> <p class="ql-block">回望一下老窗反射的灿烂花园,UV真强!</p> <p class="ql-block">斗胆到花园中感受一下UV, 花香蜂鸣,好热闹。</p> <p class="ql-block">抬眼望向院中高楼,石砖砌成,四四方方,外形简洁,只有窗孔处有细节,果然有修道院的禁欲味!园中也有点《肖申克的救赎》中不自由的圈禁气氛。</p> <p class="ql-block">矮处的建筑细节也蛮朴素的,层层叠叠的瓦片带来了南方的调调。</p> <p class="ql-block">当年连廊的建造,也是新旧结合,主人将从葡萄牙买来的古柱与新柱一起排列做了连廊。图示告诉我们,哪几根柱子是当时的古董。</p> <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看此处的门洞。门不大,倒是门头的装饰很有细节很讲究。双扇黑门只容两人通过,却有七重圆环,如光芒在门上闪耀。圆环中镶嵌着各种人物头像、故事画,多得来不及细看。</p> <p class="ql-block">这个门头简洁些,两重圆环石刻。其中一重是传说中的吉兽,可以清晰看到人头狮身在拉弓放箭。很精美!</p> <p class="ql-block">这个复杂,立柱本身就是真人大小的雕塑,大人物旁边还有好几个小人物。门头上是使者献宝图,还有众多天使在前景中飞舞。</p> <p class="ql-block">少见被做成方型的门头,有着繁复的镂空浮雕,经过时光洗礼的石色,很浓重。</p> <p class="ql-block">红木门上的铁艺,有点原始装饰风格,抽象一点更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个木门都黝黑腐朽了,黑铁束具很有造型,古朴大方。叩门条上的人脸,鼻子、嘴与苹果肌都被摸得光亮反光。</p> <p class="ql-block">限于石材、防御需求、节能需要与当时的技术,这里的开窗都不大,开的都是高窗,反而带来了宗教的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宗教画的彩色玻璃窗,色彩比较克制。</p> <p class="ql-block">窗上简单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多扇窗与复杂穹顶的组合。我与女儿说道,以前漂亮的建筑都是教堂,还有不同曲面的相撞切割,是画建筑图的难点。</p> <p class="ql-block">从室内墙看向花园,整个色调以和谐为主,没有外面花花世界的感觉,符合修道院风格的设定。</p> <p class="ql-block">这个格窗简单朴素,映衬的风景自然清新。</p> <p class="ql-block">Cloisters除了中央的主庭院外,还有好几个庭院,像是我们大家族的四合院,有主院,还有小四合院。这个是纯石制的庭院。</p> <p class="ql-block">中间花园,改为玻璃中庭。</p> <p class="ql-block">它的许多柱头,形态各异,雕刻精美,很多是从欧洲带来的古董。奇怪,柱头上有很多小孔。</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是当年的工匠炫技的结果。当年能够钻扎而石品不裂,标志着石匠的水平高。哪个时代都有人喜欢表现自己的高人一等,这就是人性。</p> <p class="ql-block">种香料的庭院,绿藤爬上廊顶,同样很美。</p> <p class="ql-block">这个庭园偏僻些。</p> <p class="ql-block">疯长是菜是草?看着一派自由,靠老天给饭写。</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展馆,从前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展馆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特点布量展品,让观者的观看体验锦上添花。这个展品有着对称的弧面木天花,深棕色,与大幅的挂毯色彩相似,巨大的体量也相配。</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展馆,同样是木天花,只是换了三角形,挂毯更长更大面积。</p> <p class="ql-block">又一个展馆,大型的宗教木雕、玻璃花窗,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让我印象深刻的展厅,专门展出独角兽主题故事的系列大挂毯。白色独角兽象征纯净的耶稣,被王权与愚昧狩猎,最终流血。</p> <p class="ql-block">挂毯描绘的白色独角兽。费工巨长,用料昂贵,居然曾经被人忽视,用作包裹布放在角落里。挂毯自己也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让我感动的是一位父亲抱着走累的女孩,轻声给孩子讲独角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妙龄女郎走过厚重的门洞,像是踏上历史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A裙飘飘,站在古老的柱廊前,黑色与深色的木天花呼应。</p> <p class="ql-block">青春男女在柱廊转角处回望向我,那表情有点让家长抓包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之前两步做一步走的独行女生,坐下来恬静的样子一点不像女汉子,俨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身后3个陶盆植物,也是养眼。</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在静静听志愿者的讲解。面前的砖石柱砌得像热带的棕榈树。</p> <p class="ql-block">一处的柱子有三种建法,像是孔乙己的回字写法。</p> <p class="ql-block">临了,再走走种着盆栽桔子的小走廊,香气都是带阳光的。</p> <p class="ql-block">绿叶的生机与石头的恒久沉寂,形成反差。</p> <p class="ql-block">再看一眼,美丽安静的庭园与塔楼。</p> <p class="ql-block">推开后门的小铁门,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