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18年去了一趟埃及,回想起其中有些片段还是蛮有意思的,修改后重新发一遍。</b></h1> <h1>埃及是个很神秘的也是很神奇的国度,它是三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它有闻名遐迩的有近五千年历史的金字塔,还有好多至少两三千年前建造的而现今还保存得不错的“神庙”,还有两三千年不腐而能被完好保存至今的“木乃伊”。这些神奇的历史遗迹中,好多技术手段似乎现代人都没能掌握。</h1><br><h1>到埃及开罗后,第二天就飞阿斯旺,那里有举世闻名的“阿斯旺大坝”,次日游了“阿布辛贝勒神庙”,因为昨天中央电视台刚刚介绍了它的“太阳节”。这个神庙并不在行程中,而是自费项目,并且价格不菲:130美元一位!我有个同学去过那里,他告诉我到埃及一定要去阿斯旺,到阿斯旺一定要去阿布辛贝勒神庙!所以我俩义无反顾地报名了这个自费项目,相当于八百多元人民币,国内似乎还没有这么贵的景点门票。但是“携*网”的行程说明上宣传的是在“沙漠护卫队护送下前往”,而且神庙在离阿斯旺280公里外,来回有五百多公里的沙漠公路,据说路上风险很大,一定要有军队护送才安全,我们相信既然如此,应该值这个价钱了。去了后才知道,又上当了,根本没有什么“沙漠护卫队”,就我们一个大巴在空空如也的沙漠公路上飞奔。门票到底多少钱呢?说出来吓着你:160埃磅,合9点几美元,10美元都不到,居然也敢敲我们130美元的“竹杠”,就是来回开五百公里路也不至于如此夸张。算了,去也去了,看也看了,应了旅游圈一句行话:“来都来了……”。</h1><div><br></div> <h1>价格160埃磅的门票,合十美元都不到。</h1><div><br></div> <h1>天不亮就出发,要赶半天路,可以在沙漠中看日出。这好像还是第一次。</h1><div><br></div> <h1><br></h1> <div><br></div> <h1>那天也是“日月同辉”月亮还在天上挂着。</h1><div><br></div> <h1>这里的沙漠也蛮特别的,沙丘都是金字塔形的。</h1><div><br></div> <h1>在沙漠里还看到了非常罕见的“海市蜃楼”,看着好像这些沙丘在水里,还有倒影,其实只是光线全反射后的“幻影”,坐过去就发现根本没有水——在夏天的高速公路上有时也会遇到这现象。</h1><div><br></div> <h1>这座土山里面就是“阿布辛贝勒神庙”。</h1><div><br></div> <h1>这就是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当年的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姑且称他“拉二爷”吧,好记点——为自己建造的神庙,以向当地的努比亚人(埃及一共只有两个民族:努比亚人和贝多因人)宣传他统治者的力量。</h1><h1><br></h1><h1>它建造于3300多年前的公元前1300年到1233年,是少有的在悬崖上凿石而建的神庙,而埃及其他神庙都是用运来石头堆砌起来的,这是第一神奇;最神奇的是三千多年前的建造者利用了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和物理知识,居然能使一年中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这两天的太阳光正好通过长达60米的水平甬道而射到神庙最深处的四个雕像中的三个的身上,发出金灿灿的光芒,而最左边的象征黑暗的神的雕像却晒不到太阳。而这两天分别是拉二爷的生日和登基的日子,足够神奇吧。所以这两天被人称为“太阳节”,有好多游客趁这个日子进去看这一奇景。</h1><div><br></div> <h1>这是神庙正面视图。不过你现在看到的已经不是在原来位置上的神庙。神庙原来在此脚下60米的尼罗河岸边的悬崖上凿石而建的。在六十年代,埃及政府为了兴修水利,准备在尼罗河上建造“阿斯旺大坝”,而建坝后上升的水位将淹没阿布辛贝勒神庙,因此向全世界招标搬迁方案,结果瑞典的一家公司的方案被采用,他们把原有神庙的石构件切割成二十几万块——惊人的数字,搬迁到六十米的高处,重新照原样再搭建起来,而几乎看不出是搬迁过来的。也算是世界考古工程界的一大奇迹。</h1><div><br></div> <h1>入口处四个石雕像中右面的两个。</h1><div><br></div> <h1>这是神庙入口左边两个石雕像,其中一个头在未搬迁时早已经滚落下来了,在搬迁后重建时还是真实地还原了当时滚落在地下的样子,而不是安装回去,但能看见原有雕像的耳朵,“修旧如旧”。</h1><br> <h1>入口处旁边墙上的石刻,懂埃及象形文字的学者能读懂里面的内容。</h1><div><br></div> <h1>在讲述一个什么历史故事。</h1><div><br></div> <h1>这是百度上下载的“太阳节”那天太阳照进最里面的神像的照片,最左面的“黑暗之神”确实不会被太阳光照亮。</h1><div><br></div> <h1>这是我拍到的照片,没有阳光照进来,只有外面照进来的光线的效果,因为不是“太阳节”的时候。不过画面上还是能看到最左边的黑暗之神在黑暗中,光线照不到它,当时的人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据说在搬迁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计算角度,试图复原这个光影创造的奇迹,但最后还是没能达到三千年前的效果。</h1><div><br></div> <h1>这是神庙内墙上的石刻,三千多年了,还栩栩如生。</h1><div><br></div> <h1>这是我们的随队埃及导游“强哥”,他的中文还可以。他正在解释,如果你在埃及看到的雕像两个手交叉放在胸前,说明这是在他逝世后雕的;如果雕像是两手下垂、左脚在前的,是在生前雕的。</h1><div><br></div> <h1>阿强曾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里面的石雕像的故事,回来后都忘了。</h1><div><br></div> <h1>神庙内墙上的石刻,都是一些历史故事。</h1><div><br></div> <h1>神庙内墙上的气势恢宏的石刻。</h1><br> <h1>神庙的“大柱厅”内的立像,背后的柱子也是承受整个神庙顶部上全部山石的重量。</h1><div><br></div> <h1>相比站立在神像脚下的孩子,可以看出神像有多么高大。</h1><div><br></div> <h1>神像背后的石柱上有不少石刻。</h1><div><br></div> <h1>神庙入口处门上插的“钥匙”是代表神的钥匙,在埃及石刻里可以经常看到。</h1><div><br></div> <h1>左边是阿布辛贝勒神庙,右边的是拉二爷为他喜爱的老婆建的神庙,规模稍小。</h1><div><br></div> <h1>这是在拉二爷老婆的神庙的入口前的雕像规格也小了。</h1><div><br></div> <h1><br></h1> <h1>小庙里面的空间高度明显低,石刻雕像也明显小了很多。</h1><div><br></div> <h1>小庙前参观的游客明显少。</h1><div><br></div> <h1>这是神庙前的一个大湖。强哥是这样给我们介绍的:“这是纳赛尔湖,造人的、造人的湖,OK?”大家听了一头雾水,这湖能造人?埃及也太神奇了吧。强哥看我们一脸懵逼,再进一步解释:“阿斯旺大坝、阿斯旺大坝,OK?”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会不会是由于建造了阿斯旺大坝后形成的“人造湖”“纳赛尔湖”是“人造”的湖?问他是不是这个意思,他说是的,我赶快给他纠正:“'造人'是生孩子的意思,“人造”是人工制造的意思,应该是'人造湖'才对”。这回轮到他懵逼了:“造人和人造不一样的意思?”我说当然不一样!我说你们埃及人靠这个湖里的水就能“造”出人来我也算是服了。</h1><h1>上海话中的“转弯”到无锡人口里变“弯转”、上海人叫的“螺蛳”无锡人叫“蛳螺”,这都可以颠倒用,但是“造人”和“人造”可不能随便颠倒用,我的强哥唉。<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1><br></h1> <h1>这个纳赛尔湖是埃及在1960-1970年间建造阿斯旺大坝,拦断了尼罗河后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人工湖位于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长500多公里,有两百多公里在苏丹国内,在埃及境内的为纪念埃及总统纳赛尔而被命名为“纳赛尔湖”,在苏丹境内的被称为“努比亚湖”,宽度有好几十公里,总面积5200多平方公里。</h1><div><br></div> <div><br></div> <h1>湖中小岛,应该是当年的某个山头。</h1><div><br></div> <h1>神奇的是我们到湖边时,湖面上有几百上千的水鸟排着整齐的队伍掠过水面,很壮观。</h1><div><br></div> <div><br></div> <div><br></div> <h1>不同角度看的纳赛尔湖。</h1><div><br></div> <h1>神庙外的绿地,环境优美,倒也赏心悦目。</h1><div><br></div> <h1>在埃及的每个景区,都有带AK47步枪的“旅游警察”,给游客一种安全感,因为埃及的旅游是他们国家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知道哪四个吗?)。我这一辈子看到的最多的AK47就是在埃及了,天天都要看到好几十支。</h1><div><br></div> <h1>持AK47的“旅游警察”。</h1><div><br></div>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本篇完,待续</span></h1><div>撰文:河马91</div><div>摄影:河马91、河嫂</div><div>审核:河嫂</div><div>2025年8月8日</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