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晨醒来,就随手拿起床边的《培根论人生》翻起来,恰好翻到《论自私》这一篇。</p><p class="ql-block">文章开篇以蚂蚁设喻,说明那些自私之人,就如同果园里那些精于为自己打算的蚂蚁,所不同的是蚂蚁危害果树,自私的人则是危害社会。作者进而提出要理智地区分“爱自己”与“爱社会”的关系;在为自己谋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更不能损害君王和国家(此处的“不能损害君王”,虽然带有明显的落后思想,但是处于那种封建时代,他无疑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这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当做一个整体来看,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没有整体利益,就很难保证个体利益,这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文章进而说到,一切向自己看齐的自私自利行为,只会导致社会扭曲,最终是祸及一方,社会混乱。看看那些社会规则崩溃、道德情操败坏、社会秩序失衡的社会,那何尝不是自私自利者肆意妄为所导致的恶果呢?那何尝不是自私自利者损人利己所导致的恶果呢?那何尝不是自私自利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所导致的恶果?掌权的自私自利者会把整个社会环境污染,普通的自私自利者会把自己周边的小环境污染;那么,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受到那污泥浊水的影响,也都会因为那不堪的环境而深感痛苦的。</p><p class="ql-block">文章接着提到国家要选拔良才,不能让自私自利者滥竽充数。因为任用那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他们必将牺牲公众利益,成为最无耻的贪官污吏。他们谋取的只是自己一家的幸福,他们危害的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这就像“点着别人的房子煮自己的一个鸡蛋。”</p><p class="ql-block">文章转而说,那种自私自利的人却最容易获得君主的欢心,因为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去阿谀逢迎溜须拍马。随后,作者指出:自私者的那种小聪明,应该说是一种卑劣的聪明。这是那种打洞钻空了房屋,而在房屋将倒塌前及时迁居的老鼠式的聪明。这是那种欺骗熊来为它挖洞,洞一挖成就把熊赶走的狐狸式的聪明。这是那种在即将吞噬落入口中的猎物时,却假装悲哀流泪鳄鱼式的聪明。</p><p class="ql-block">这一段中的三个比喻,把那些自私自利者的嘴脸刻画得是多么形象生动呀!</p><p class="ql-block">“但是,那种"只知自爱却不知爱人的人"(西塞罗论庞培的话),最终总是没有好结局的。虽然他们时时在谋算怎样为了自己而牺牲别人,而命运之神却常常使他们自己,最终也成为自己的牺牲品。纵使人再善于为自己打算,却毕竟不能捆缚住命运之神的翅膀呵。”</p><p class="ql-block">培根简直把我们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看来,古今中外,人性都是差不多的。而没有道德约束的自私自利者,只能让社会更加混乱,最终也会让自己被那些肮脏不堪的环境所吞噬。对于那些自私自利者,我们不要被他们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不要被他们眼前的强大势力所吓退,<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要勇敢地予以反击,光明就在前方,胜利就在我们不断地努力与斗争之后,因为邪不压正!</span></p><p class="ql-block">备注:《论自私》选自《培根论人生——培根随笔选》何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