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烟火,半世荣光——石家庄的时光叙事---2025年八月暑假游(四)

潘兴桂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精神的璀璨荣光仍在心头萦绕,怀揣这份滚烫的记忆,我们的脚步轻轻叩开了石家庄的门扉。</p><p class="ql-block">这座城——一半是人间烟火的温热,蒸腾着寻常日子的鲜活;一半是岁月镌刻的荣光,沉淀着风雨兼程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石家庄这座城市的续写,从来不只是地理空间的拓展,更是精神的传承与革新。西柏坡的“两个务必”,化作了石家庄发展路上的清醒与坚定——既珍惜“胜利之城”的荣光,更明白“赶考”永远在路上。从解放初期的城市重建,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崛起,再到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主动作为,石家庄始终带着从西柏坡汲取的勇气与智慧,在新时代的考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都市的喧嚣烟火气,被我悄悄定格在镜头里。</p> <p class="ql-block">走进孙大厨鸽子馆,暖黄的光漫过桌椅。</p> <p class="ql-block">鲜浓的鸽子香,瞬间唤醒了沉睡的味蕾。</p> <p class="ql-block">脆、嫩、鲜、香是脆皮鸽子特点,咬一口,有一股从舌尖暖到胃里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热汤暖身,煎饼顶饱,鱼鲜与面香的混合,这寻常食材在锅里碰撞出的烟火气,这烟火气里,藏着日子的踏实,也藏着寻常人最真切的暖。</p> <p class="ql-block">路过地下通道,见许多人驻足围观,好奇的我也停下脚步探个究竟,原来是蔡徐坤全球粉丝后援会在此举办活动。</p> <p class="ql-block">霓虹初上时,湾里庙步行街,已经是沸腾的海,整条街商铺的灯映着攒动的人影,构成一幅流动的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喷泉从不止于“喷”与“涌”,当星光与艺术交织在一起,便晕染出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画。</p> <p class="ql-block">正太广场的夜色,是被五彩光影浸透的。</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嬉戏打闹,与广场上的五彩光影缠在一起,成了夜里最鲜活的景。</p> <p class="ql-block">在街巷里饱尝了石家庄人间烟火的温热,接下来我们去感受石家庄承载着半世荣光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位于正太广场的石家庄解放纪念碑,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石家庄作为一个城市发展起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可以说与铁路有着不解之缘,其意义和分量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城市,而这个城市注定与繁忙而绵长的铁路线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石家庄老火车站位于中山路与站前街交叉口,1987年投入使用,2012年停用后改建为石家庄解放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这里是南来北往的枢纽,汽笛声声里载着无数人的憧憬与归心。蒸汽机车的浓烟漫过站台,绿皮车厢里挤满了行囊,检票口的灯光彻夜不熄,映着游子匆忙的脚步——那是它最热闹的年代,用钢铁的筋骨托举着一座城市的流动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如今,随着城市骨架的舒展,它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铁轨旁的信号灯不再闪烁,月台上的广播声也已消散。但那些不同年代里的故事从未褪色:建国初期的物资转运、改革开放后的务工潮涌、千禧年间的学子奔赴远方……它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在每个时代的节点上,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撑着城市的脉动,把深深浅浅的印记刻进了石家庄的成长年轮里。</p> <p class="ql-block">在城市纵横的小巷里,偶然捕捉到关于石家庄老火车站的零星记述,字里行间藏着它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从昔日不见经转的小山村,到“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石家庄在火车的隆隆声中长大。</p> <p class="ql-block">从一个仅有200户人家的小山村,到商贾云集的百万人口大城市。石家庄在火车的汽笛声中不断迎来城市的新生。</p> <p class="ql-block">石家庄火车站的变迁历程,见证着石家庄的兴起。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用自身的兴起诠释着交通枢纽对石家庄高速发展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从仅是京汉、正太铁路的交叉点,到成为四通八达的高铁枢纽。石家庄在火车的提速中走进“风时代”。</p> <p class="ql-block">位于桥西区的自强路金融一条街,它是桥西金融创新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也是省级金融机构最为聚集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院包括主院区、建华院区、育才院区三部分,主院区位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分为南、北两区,总建筑面积5.3万多平方米。建华院区和育才院区为文物库房,藏品总数21万件。</p><p class="ql-block">院内共有10个常设陈列,包括《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等,展出文物5000余件,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战国中山遗址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它把文明的火种播撒在一代又一代人心里,让我们在触摸历史温度的同时,更懂得如何承接过去、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的展厅里总是人流不断,尤其到了暑假,更是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p><p class="ql-block">这所没有课本的“大学校”里,孩子们的眼睛亮闪闪的,知识的养分就这样在走走停停间,悄悄渗进孩子们心里,成了比暑假作业更生动的成长印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南区二层东侧</span>“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里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铜博山炉等为该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之一,为研究西汉葬制、玉石金工工艺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从侧面反映了汉代的丧葬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p><p class="ql-block">玉衣使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和2160片(金丝约700克),直观展现了汉代高超的玉器制作工艺和“事死如生”的丧葬文。</p> <p class="ql-block">“事死如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丧葬观念,是对待死者要像他生前一样进行供奉和对待。</p><p class="ql-block">这种观念源于对祖先的敬畏和亲情的延续,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消逝,仍需如同生前一般的生活待遇。因此,在丧葬礼仪、墓葬规格、随葬品安排等方面,都会仿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来设置。</p><p class="ql-block">这一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和文化,反映了对生命延续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窦绾金缕玉衣。窦绾</span>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长信宫灯是西汉时期的鎏金青铜器,被誉为“中华第一灯”。</p> <p class="ql-block">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因灯身刻有“长信尚浴”等铭文,故名长信宫灯。</p> <p class="ql-block">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组装而成。灯罩由两块弧形铜板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槽中,可左右开合,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宫女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以手袖作为排烟管道,身体中空,头部和右臂可拆卸,方便清理烟尘。灯座底部的孔可调节气压、增加空气流通,提高燃烧率,开合的铜片还能减缓灯盘内燃料蒸发,节约燃料。</p> <p class="ql-block">长信宫灯体现了汉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是汉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其环保设计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错金铜博山炉</p> <p class="ql-block">错金铜博山炉底座。</p> <p class="ql-block">银手人佣铜灯</p> <p class="ql-block">十五连盏铜灯</p> <p class="ql-block">赵地(今河北中南部及周边地区,为战国时期赵国核心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诞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成语典故,既反映了赵地的风云变幻,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完璧归赵、胡服骑射、负荆请罪、纸上谈兵、邯郸学步、价值连城、毛遂自荐都是赵地经典的成语典故。</p><p class="ql-block">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是赵地历史的缩影,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传递着穿越千年的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文化广场的上空,总有成群的鸽子在盘旋。</p> <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是它最鲜活的底色,藏着世代相传的踏实;沧桑巨变是它前行的足迹,每一步跨越都印着西柏坡精神的底色。</p><p class="ql-block">触摸过这里的烟火,便知生活的本真;见证过这里的变迁,方懂奋斗的深意——石家庄的时光叙事里,从来没有静止的荣光,只有在烟火中沸腾的生命力,在岁月里续写的新篇。</p> <p class="ql-block">当旅行的脚步停在博物院广场前,也预示着我们即将告别这座城。这座城馈赠的万千美好,早已妥帖地藏进记忆深处:它藏在孙大厨鸽子馆的脆香里,藏在湾里庙步行街的喧嚣中,藏在老火车站改建的纪念馆里,藏在高新技术园区彻夜不灭的灯光下,也藏在亲情相拥的暖意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