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游山西

旱船

<p class="ql-block">2025山西旅游计划</p><p class="ql-block">7/26 G680 武汉--长治东 14:32--17:47 宿长治,长治万达美华酒店</p><p class="ql-block">7/27 上午长治观音堂,后驱车2小时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下午参观广胜寺,宿吉县,吉县丰泽园大酒店</p><p class="ql-block">7/28 早上驱车40分钟到壶口瀑布,完后驱车2小时到小西天景区,完后驱车2小时到晋中市平遥,宿平遥 锦江之星酒店(平遥古城南门游客中心店)</p><p class="ql-block">7/29 游双林寺,王家大院,傍晚转平遥古城。宿平遥 锦江之星酒店(平遥古城南门游客中心店)</p><p class="ql-block">7/30 一天游平遥古城,请导游领游镖局,日升昌钱庄,县衙门,古民居。宿平遥 锦江之星酒店(平遥古城南门游客中心店)</p><p class="ql-block">7/31 上午继续在晋中市,游览镇国寺,驱车1个小时到太原,山西晋祠,太原古县城,宿太原,太原南站万达悦华</p><p class="ql-block">8/1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院馆,双塔公园,山西博物院,宿太原,太原南站万达悦华</p><p class="ql-block">8/2 天美新天地(柯南专场),晋商博物馆,山西植物园,宿太原,太原南站万达悦华</p><p class="ql-block">8/3 高铁回家 G679 太原南--武汉 09:28-13:51</p> <p class="ql-block">7月26下午2点我们到了武汉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7月27号第一个景点,长治市观音堂</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国山西省长治市西北郊约5公里处的梁家庄村**内的一座著名的明代寺庙。它以其**极其精美、保存完好的悬塑造像**而闻名遐迩,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长治观音堂的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1. 核心价值与特色:</p><p class="ql-block"> 悬塑艺术的宝库:观音堂最核心、最震撼的看点就是其主殿(观音殿)内满布墙壁和屋顶的悬塑造像。这些悬塑并非平面的壁画,而是立体的泥塑彩绘,悬空挂在壁面和梁架之上,营造出极其繁复华丽、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数量庞大、题材丰富:殿内悬塑数量多达500余尊!题材不仅限于佛教(观音菩萨、文殊、普贤、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十二圆觉菩萨等),还融合了儒教(孔子)和道教(老子、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八仙等)人物以及众多的供养人、天宫楼阁、亭台楼阁、珍禽异兽、祥云瑞霭等。这体现了明代三教合一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艺术精湛、保存完好:塑像造型生动逼真,表情丰富细腻,衣纹流畅飘逸,色彩历经数百年仍鲜艳夺目(虽然后世有修补)。其工艺之复杂、构图之精巧、保存之完整,在**全国都极为罕见,被誉为“明代悬塑艺术之冠”。</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观音堂本身是一座布局严谨的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群,坐东朝西,现存有山门(天王殿)、香亭、观音殿(正殿)及两侧的配殿(钟鼓楼、罗汉殿等)。正殿屋顶的琉璃脊饰也很精美。</p><p class="ql-block">2. 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创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当地的乡绅和信众集资修建。</p><p class="ql-block"> 历经明清两代,基本保持了明代的原貌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1961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100年龄的圆柏。</p> <p class="ql-block">  山西临汾市 广胜寺,是著名的佛教古刹,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卢舍寺”,唐代改称“广胜寺”,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寺中的飞虹塔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高的琉璃塔,建于明正德年间(1515年),高47.31米,通体琉璃装饰,阳光下绚丽如虹,故名“飞虹塔”。 塔身镶嵌佛像、菩萨、龙凤等琉璃构件,工艺精湛,为世界琉璃塔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7月28号早餐后,离开临汾吉县的酒店,直接驱车到达黄河壶口。</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的天然瀑布,地跨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主瀑宽30米,落差20余米,最大瀑面达3万平方米。因黄河至此被两岸石壁束缚,形如壶口而得名,年均以0.7米的速度向上游移动,形成独特的“潜伏式瀑布”景观。其水流量最大可达每秒1500立方米(2024年汛期数据),激起的“水底冒烟”“彩虹通天”等奇观尤为著名。‌‌</p><p class="ql-block">地质与历史</p><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形成于约2亿年前的印支运动,三叠系砂岩与泥岩的软硬交替层理经黄河水切割而成。古籍《尚书·禹贡》已有记载,唐代起成为文人墨客的咏叹对象,抗战时期更因《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成为民族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旅游特色</p><p class="ql-block">‌最佳观赏期‌:春秋两季(4-5月桃花汛、9-11月秋汛),水量充沛且景观多变。‌‌</p><p class="ql-block">‌核心景点‌:包括主瀑布、十里龙槽、孟门山、禹帽峰等,冬季冰瀑亦为奇观。‌‌</p> <p class="ql-block">  这次在山西看壶口瀑布,跟前年在陕西看壶口瀑布,感觉大不同。</p><p class="ql-block"> 因为黄河在壶口处河床地理形态所致,使水流方向是从陕西向对岸山西冲去,在陕西看壶口瀑布,天空是干净明亮的,河边路面是干净平整的,游人可以尽情欣赏和拍照。山西这边就苦了,头上的泥雨一个劲的下,浑身是泥浆,眼睛睁不开,脚下湿滑的泥路,得格外小心地移步,使观看瀑布最大的地方无法靠近。虽然瀑布的最壮观处看不清,但瀑布的状景能让你得以真切体验。</p> <p class="ql-block">隰县小西天</p><p class="ql-block"> 千佛庵又名小西天,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东明禅师创建,千佛庵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p><p class="ql-block">千佛庵分上、下两院,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上院有大雄宝殿、摩云阁、文殊、普贤两配殿;下院有无梁殿、韦陀殿、半云轩、钟鼓楼和两座掖门,一名“疑无路”,一名“别有天”。全庵建筑规模虽然不大,但殿宇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清流涓涓,凤凰山崖璧如削,千佛庵危立山巅,借山布景,格局灵活,重楼叠阁。</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千佛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7月29号游双林寺</p><p class="ql-block"> 双林寺与平遥古城、镇国寺共同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寺内2052尊彩塑集宋、元、明、清四代艺术精华,被专家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不夸张,一进去是真的舍不得眨眼睛。</p><p class="ql-block">那些古代匠人用泥土与矿物颜料创造的“神迹”:</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地处古中都城得名,创建年代早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宋代更名为双林寺,取佛祖“双林入灭”典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存,占地1.5万平方米,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与平遥古城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建筑与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布局结构‌:坐北朝南,分东西两区。西部为三进院落,由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等十座殿堂组成;东部为禅院经房。外围夯土围墙形似城堡,体现明代防御特色。‌‌</p><p class="ql-block">‌彩塑艺术‌:</p><p class="ql-block">寺内现存宋至清彩塑2052尊,以明代作品为主,采用悬塑技法,塑像前倾10°-20°以优化观赏视角。‌‌</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包括“全国韦驮之冠”韦驮像(千佛殿)、自在观音(右腿曲蹲,姿态闲适)及千手千眼观音像,其琉璃镶嵌眼珠、衣纹动态刻画尤为传神。‌‌</p><p class="ql-block">‌附属文物‌:保存唐槐、宋碑、明代壁画(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及隆庆年间铜钟等,壁画因风化亟待保护。‌‌</p><p class="ql-block">保护与现状</p><p class="ql-block">2021年启动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三维扫描等技术建立永久数字档案。</p> <p class="ql-block">‌山西王家大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官商宅邸建筑群,由灵石静升王氏家族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经清康熙至嘉庆年间扩建而成,现存建筑群占地4.5万平方米,享有“民间紫禁城”“华夏民居第一宅”等美誉。‌1官网‌‌2</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与家族背景</p><p class="ql-block">山西王家大院的兴衰与灵石静升王氏家族的命运紧密交织:</p><p class="ql-block">‌初创期(明代)‌:王氏始祖王实于元仁宗年间迁居静升村,明初以豆腐作坊起家,至明代中期逐渐致富并开始扩建宅院。‌‌</p><p class="ql-block">‌鼎盛期(清代)‌:</p><p class="ql-block">‌康熙年间‌:王氏家族通过盐务、粮草贸易积累财富,并获朝廷嘉奖,正式开启“商宦结合”之路,大规模修建拥翠巷、锁瑞巷等建筑。‌‌</p><p class="ql-block">‌乾隆至嘉庆年间‌:家族鼎盛时期,建成崇宁堡、红门堡、高家崖等多组城堡式建筑群,其中高家崖(视履堡)耗时16年建成,占地1.17万平方米,含院落26座。‌‌</p><p class="ql-block">‌衰落期(晚清至民国)‌:咸丰年后家族衰败,光绪年间陆续变卖祖宅,至1930年部分建筑被外姓购得。‌‌</p><p class="ql-block">‌现代修复‌:1995年起当地政府启动修复,1997年对外开放,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9号傍晚行游了一下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 平遥,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以“四大街、八小街”的棋盘格局闻名,含日昇昌票号、县衙等22个景点,被誉为“古代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范例,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整保存了城墙、街巷、民居等明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p><p class="ql-block">历史与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建城历史‌: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建,现存格局基本保留明代形制。‌‌</p><p class="ql-block">‌文化遗产地位‌:</p><p class="ql-block">1986年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1997年与双林寺、镇国寺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2015年获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完整呈现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展示汉民族城市在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被誉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 空间布局‌:</p><p class="ql-block"> 占地2.25平方公里,呈"龟城"格局(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p><p class="ql-block">以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的八卦形街道网络。‌‌</p><p class="ql-block">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的对称礼制格局。‌‌</p><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城墙周长6.4公里,现存3000个垛口、72座敌楼,象征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保存完整的3798处传统民居和1075处不可移动文物。‌‌</p><p class="ql-block"> 保护体系‌:</p><p class="ql-block">1965年起分批将文庙大成殿、城墙等列为省级/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2014年发布《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p><p class="ql-block">2020年启动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优化排水、供暖系统。‌‌</p><p class="ql-block">‌活态传承‌:</p><p class="ql-block">保留约1.1万原住居民,维持"保护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活态古城模式。‌‌8</p><p class="ql-block">设立推光漆器、平遥牛肉等非遗传习所,开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7月30号上午,我们顾了导游带领游览了平遥古城,重点是日升昌钱庄,镖局,县衙门,古民居。</p> 7月31号平遥镇国寺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位于中国山西省平遥县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是中国佛教寺院中现存三处五代建筑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五代彩塑作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与平遥古城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更名并沿用至今。其创建背景与北汉政权推崇佛教以巩固统治密切相关。历经金、元、明、清多次修缮,现存建筑格局以万佛殿为核心,形成了两进院落的明清寺院布局。‌‌</p> <p class="ql-block">  山西晋祠它比北京“颐和园整整早10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是祭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的祠堂。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5月,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获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24年12月,晋祠天龙山景区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造园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距今3000多年的周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