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几位父母带着五个刚上五六年级的孩子刚结束一段骑行,汗水浸透的T恤还没干透,就被路边“金上京博物馆”的招牌勾了脚步。原本只是路过歇脚,没想到这一进,竟一头扎进了女真族纵横千里的历史长卷里。</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厅凉意森森,刚进门就撞见一尊身披铠甲的完颜阿骨打雕像,孩子们立刻围上去,指着他腰间的鎏金佩刀叽叽喳喳:“这刀能砍断铁甲吗?”“他是不是比故事里的大将军还厉害?”</p> <p class="ql-block">王先生引我们到巨幅疆域图前,指尖从东北向西南缓缓划过:“女真族的崛起,始终伴随着都城的迁徙,他们在不同时期先后设立过四个‘上京’,就像一个民族慢慢长大、搬家定居的过程。”他点向黑龙江依兰:“最早的上京叫‘皇帝寨’,是完颜部起家的地方;后来迁到吉林农安,改称黄龙府上京,那是他们打败辽国后建的新家;短暂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住过一阵,最后才在咱们脚下的阿城定都,定名会宁府,这就是金代最兴盛时的‘金上京’,也是现在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他指着展柜里一块带有“上京”铭文的青砖:“这砖上的字,就是当年会宁府的‘门牌’呢。”</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个陈列着鹰类标本的展柜前,五个孩子忽然被一只羽色青黑、眼神锐利的猛禽吸引,一个个踮着脚往里瞅。“这是海东青,”王先生的声音带着笑意,“它可是女真族的‘战神伙伴’。”他指着旁边一幅《捕鹰图》壁画解释:“女真族以前靠打猎捕鱼生活,海东青是他们最厉害的帮手。这种鹰从黑龙江下游来,能抓天鹅、大雁,又凶又快。以前辽国皇帝总逼着女真族进贡海东青,就像老欺负人要东西,时间长了,女真族受不了了——完颜阿骨打就借着召集大家一起猎鹰的名义,偷偷联络族人,最后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展柜里一枚青铜鹰形佩饰闪着光,“你们看这小饰品,女真勇士几乎人人都带,海东青的勇猛劲儿,早就成了他们的精气神啦。”</p> <p class="ql-block">转到宋代文物展区,玻璃柜里一组北宋官窑瓷器格外精致,花纹细得像画上去的。王先生话锋一转:“这些漂亮瓷器,会让我们想起一个有点难过的历史故事——靖康之变。”见孩子们露出好奇的神情,他慢慢说:“公元1127年,从金上京出发的金军打进了北宋的都城汴京,把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还有很多皇亲国戚、工匠,连带无数宝贝都带到了北方,北宋就这样结束了。”他指着展柜里一块残破的玉印:“这枚‘政和通宝’的印模,就是当年从汴京带过来的,它从热闹的大宋皇宫,跑到冷冷的金上京,背后藏着好多家庭分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那宋徽宗是个好皇帝吗?”扎着马尾辫的小雨忍不住问,她刚在课本里见过这个名字。王先生推了推眼镜:“他呀,是个超厉害的艺术家,写字创出了‘瘦金体’,画花鸟特别有名。你们看旁边这幅《瑞鹤图》复制品,鸟儿画得多活!但作为皇帝,他太爱画画写字了,还信奸臣的话,把国家管得乱糟糟。金军打到城下时,他说不定还在琢磨怎么把字写得更好看呢。”他指着一幅金代《掳掠图》壁画:“后来这位艺术家皇帝成了俘虏,一路上受了好多苦,最后死在五国城。就像有人说的,‘做画家他是顶尖的,做皇帝却不合格’。据说他被抓到北方后,写过‘夜里风吹破窗户,孤零零的屋子里只有一盏小灯’这样的诗,满是后悔,可已经晚了。”</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转过展柜,那尊镇馆之宝铜坐龙映入眼帘。龙身盘着,鳞片爪子清清楚楚,既有女真族的凶劲,又有中原龙的威严。“你们看这龙的样子,”王先生轻声说,“它就像金源文化,从白山黑水里走出来,带着海东青的 sharp 劲儿,也带着黄河的温柔气。四个上京就像四个脚印,记录着一个民族从部落到王朝的成长;而靖康之变这样的事,也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强大,光有漂亮的艺术不够,还得把国家治理好,有担当才行。”</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听着,一个个都安静下来。王先生指着女真姓氏展板,换了个轻松的话题:“金朝的皇族姓完颜,就像咱们班里的班干部姓氏一样特别。后来清朝的皇族爱新觉罗氏,其实和完颜氏是同一个老祖宗,都是女真族的后代。金朝灭亡后,好多女真姓氏改成了汉族姓,比如蒲察氏改成‘富’,完颜氏改成‘王’,就像咱们的小名和大名,藏着祖先的故事呢。”他拿起一枚刻着“斡勒”二字的铜符:“比如这个姓,后来改成了‘石’,说不定咱们班上就有他们的后代呢。”</p> <p class="ql-block">赫舍里</p><p class="ql-block">郎朗</p><p class="ql-block">佟大为</p><p class="ql-block">那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时,几个孩子还在争论海东青能不能追上自行车,王先生那句“历史就像咱们刚才骑过的路,每一段都连着前面和后面”,还有孩子在铜镜前的留影背景的文字“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span style="font-size:18px;">却在我心里慢慢落定。</span>这场偶然的停留,竟比一路看过的风景更让人记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