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5月15日至16日</p><p class="ql-block">地点: 福建泉州</p><p class="ql-block">摄影: Jeams, Emily</p><p class="ql-block">文字: Emily</p><p class="ql-block">声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特向原作者致谢!</p> <p class="ql-block"> 初到泉州,从美食街的人间烟火、到崇武古城的"南长城"、再到世遗名录的“府文庙”,探幽<span style="font-size:18px;">访古</span>,惊喜连连……</p> <p class="ql-block"> 次日午后,避开烈日,回“华侨大厦”小歇后,簿暮时分,再去探景……</p> <p class="ql-block"> 走到街上,发现周围竟有这么多可圈可点之地,何况离酒店也多在百米之遥……</p> <p class="ql-block"> 先从哪里开始?四人不由踌躇起来。民以食为先,干脆先解决裹腹之饥吧!</p> <p class="ql-block"> 据说: 泉州必吃的传统美食包括面线糊、姜母鸭、肉粽、海蛎煎、石花膏等,这些经典小吃莫不承载着闽南饮食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昨晚尝了“姜母鸭”,中午已吃过肉粽、海蛎煎,那么今晚首选:“米线糊”。</p> <p class="ql-block"> 于是,在中山路上找了家排名第一的“水门国仔面线糊”店。</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吃“米线糊”,不知有什么讲究?端着盘子排队选料,胡乱点了几样,由服务员挟入盛汤的碗内佐以调味品,一大海碗、热腾腾的米线糊自行端上了桌……</p> <p class="ql-block"> 从小食馆出来,随手扬招了“爱心小白车”,每人2元,随叫随停,可涵盖当地大部分景区。这是泉州的一项惠民福利、也是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车到泉州西湖,因正处于维修期,匆匆一览后便又扬招“小白车”去“清净寺”。</p><p class="ql-block"> _题记</p> 伊斯兰教遗址_清净寺 <p class="ql-block"> 朱熹曾写过:“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漫步泉州,除了可以感受人间烟火之氤氲不息,更可闻到三<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一寺、五步一庙中散发弥漫于空间的</span>沉香之味。</p> <p class="ql-block"> "半城烟火半城仙″,由此,我们的"古城探仙"之旅就从国内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寺_"清净寺"开始……</p> <p class="ql-block"> 自宋元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推动了远洋商贸的发展,作为航海之都的泉州古城渐渐多了“缠头赤足半蕃商”的穆斯林身影……</p> <p class="ql-block"> 也属世遗古迹的 "清净寺"初名“圣友寺”,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少量的十世纪伊斯兰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 该寺始建于公元1009北宋年间。1310元至大三年,又由朝觐者_伊朗富商艾哈玛德·本·穆罕默德·贾德斯出资修缮。</p> <p class="ql-block"> 历经岁月的磨蚀以及地震、战火等灾害性的摧毁,清净寺一次次倒下又重建。如今从遗址上仍可窥见其当初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虽说已不复当年盛况,但框架依旧……</p> <p class="ql-block"> 白墙青瓦、建筑风格独特,在这既能感受浓厚的宗教氛围,还能粗浅地了解伊斯兰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 这座1567年建造的小礼拜堂,极具闽南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又融合了波斯的装饰风貌</p> <p class="ql-block"> 而“明善堂”也兼融了中式院落的布局,那是历代阿訇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奉天坛”损毁后再建的礼拜场所。</p> <p class="ql-block"> 有留存的阿拉伯语碑文</p> <p class="ql-block"> 有永乐五年大明皇帝朱棣亲颁的"敕喻",以保护在此经商的穆斯林。</p> <p class="ql-block"> 2008年,由阿曼苏丹国王全额捐资,在寺的东边又添建了新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 这些留存的遗迹是泉州古代人群汇集、商贸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最好见证!</p> 半城仙气_关帝庙 <p class="ql-block">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关帝庙″原称“通淮关帝庙”,后因移入岳飞神位而改称“通淮关岳庙”,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举头三尺有神明,八方神仙落此间,泉州共有大小寺庙共600余座。"关岳庙″里除了供奉关公外,还有岳飞、张飞、土地公等神明。</p> <p class="ql-block"> 据说,明朝时,因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关公的品行,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现今留存的还有二座。而香火最为旺盛的就是这座位于涂门街、在原先“海神庙”旧址上改建的“关岳庙”。</p> <p class="ql-block"> 近前踏入关岳庙,那古色古香的建筑便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红墙青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间尽显闽南建筑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这座紧邻"清净寺″旁的"关岳庙″在建筑构造中尽显飞檐翘角之极。</p> <p class="ql-block"> 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空气中弥漫着袅袅香火,虔诚的信徒们手持香烛,井然有序地排队祈福。</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载着一拨又一拨台湾、香港乃至欧洲的客人,他们或虔诚、或好奇地走下石阶,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期待,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时将心中的愿望默默诉予关帝听……</p> <p class="ql-block"> 我们移步那里,只见烟雾缭绕,既使是夜色暮霭之时,依然人头攒动、香客盈门,与静悄悄的清净寺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一静一动,相望千年。</p> <p class="ql-block"> 古诗云: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后世若有贤良将,亦读春秋关云长”。夜色中,只见整座庙宇都被浓厚的信仰氛围所笼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信仰与烟火交织的盛会……</p> 半城烟火_西街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清净寺和关岳庙后,随即揽招“爱心小白车”往钟楼方向而去……</p> <p class="ql-block"> 钟楼是泉州城市中心的地标,位于东、西街的交叉口,那是游客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 在涂门街探过仙踪,接下来我们便朝着“半城烟火”的西街挺进……</p> <p class="ql-block"> 西街的小食铺鳞次栉比,烤火炉上的串串冒着滋滋的声响,烟熏火燎的香味馋的人口水直流!</p> <p class="ql-block"> 在氤氲升腾的烟火气里,除了唇齿留香的诸多小吃,亦有擦着脂粉、头戴簪花的女子游走于西街各个小巷……</p> <p class="ql-block"> 她们身着唐装汉服、衣袂飘飘,顾盼生姿、巧笑倩兮地与你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 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让你恍若穿越时光隧道,瞬间坠入如梦似幻的“半城仙”之意境……</p> <p class="ql-block">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瞥见她们在小食坊觅食的背影,又将我立马揣回到“半城烟火”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条街”。从钟楼一路往前,全长1700米的西街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屋大厝,最接地气的木楼群。可以说,这里的屋檐比时间长,巷子比回忆深……</p> <p class="ql-block"> 自唐宋以来,泉州也以西街为起点,逐渐向外开拓发展。列屋成街以后,1300多个春去秋来,这条古城最早的街区,曾经商贾如云、行人如织,一度成为古城繁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数风流人物,还看泉州!从古到今,这些红砖红瓦的古厝里,曾走出过多少"文武将相、历代名人″……</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西街区域内仍存有历史名人故居及遗址共二、三十处。</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有唐代登科甲第一人欧阳詹故宅,南宋宰相曾从龙的府邸、北宋连续三朝为相的留正,明万历相国李廷机府邸、太仆寺少卿杨廷相等名人将相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泉州人才辈出,西街俊才无数,几乎涵盖了每个朝代。那里也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这些达官贵人,上至宰相、下至武官、状元甲第等为泉州历史、西街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站在“橘若”的天台</p> <p class="ql-block"> 看着太阳慢慢西沉</p> <p class="ql-block"> 暮霭的霞光与那闽南的红墙绿瓦揉合成迷蒙的夜色……</p> <p class="ql-block"> 余光中的一句:“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让人不由充满了暇思……</p> <p class="ql-block"> 姜母鸭的酱香与蚝蛎煎的鲜美在味蕾间碰撞出泉州特有的风味,那是多少思乡游子魂牵梦绕的舌间美味,更让西街的东西塔承载了诸多背井离乡的泉人乡愁。</p> <p class="ql-block"> 漫步西街,在历史的长廊读取建筑里的故事,感受沉浸在岁月里的沧桑和繁华。不知不觉抵达"开元寺″,古刹已闭门,借着月色探看一、二……</p> <p class="ql-block">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东、西塔在璀璨的灯影里伴着游人同行……</p> <p class="ql-block"> 夜深时,我们踏着斑驳陆离的树影、就着月色返回“华侨大厦”……</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