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元通古镇

太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昵 称:太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美篇号:2223125</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成都的崇州,藏着一个被岁月遗忘的角落,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上千户人家临河而居,曾经是川西平原重要的水运码头,饱经繁华与沧桑,这就是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元通古镇,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富饶的川西平原上,人们赞誉它是“千年小成都,清明上河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的元通古镇,虽然已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却还有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我偏爱这种小众的古镇,它像一本尘封已久的古书,翻开它,你就可以从中读出这个小镇千年水韵的安宁和和人间烟火的温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镇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文井江、味江和泊江的交汇处。三条江水从龙门山脉深处奔涌而来,在这里交汇成一片温柔的水域,滋养这片古老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古镇的核心地标,元通古镇塔具有1600多年历史,为明清风格的七层古塔,矗立在三江汇流处,见证了古镇作为川西水运码头的千年繁华,其存在体现了古人对文字的敬畏以及道教文化的影响。2019平元通古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该塔就成为游客探访的重要景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古镇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347年,据说最初只是一个名为“水架乡”的普通村落,经岁月的洗礼逐渐发展壮大。千百年来、江水的滋养让这片土地孕育出独特的文明。因唐代圆通和尚的传说,为这座古镇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在江边架桥建寺 ,以此纪念这位修行高深的僧人。从此,元通的名字便与这片水域紧紧相连,成为了一段永恒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元通古镇牌坊,就可以看到一座高达20米的5层石塔,称为字库塔(也称惜字塔)。惜字台是用于烧毁带有文字纸张的建筑,是古人“敬惜字纸、惜字祈福”理念的体现之一。古人认为纸有生命,充满灵性,书写文字的字纸为“圣迹”,更具灵性,敬惜它们就能积累功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到古镇,只见风格古老而独特的建筑,仿佛时光在此凝固,青瓦白墙的房屋依山傍水而建,错落有致地排落在江边。街道两旁那些保存完好的木质房屋,静静伫立的古老四合院,时不时地飘出阵阵茶香,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小镇往日的繁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麒麟街是古镇最繁华的街道,全长大概有300多米,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一楼一底,但高大的风火墙和精美的雕刻却能彰显出小镇往日的辉煌。街道两旁的5条小巷,将街区划分成若干个小片区,每个片区都有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这些院落的后院,常常通向文井江的水码头,让人不禁想起这里当年船来船往的热闹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被誉为“川西第一铁索桥”的汇江桥,横跨文井江,曾是元通古镇的水运枢纽。桥全长156米,桥身三墩四孔,墩上建有桥亭。桥两端的桥亭为三叠桥牌楼式,桥身两端还有30米长的引桥,引桥端蹲着石狮,固定着钢绳,以承托桥绳上的路板。行走在桥上,仿佛置身于一座古老的空中走廊,凝视江水奔流与远山如黛的水墨画卷,感受着小镇历史的厚重和无穷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江畔的皂角树巍然矗立,繁茂的树冠宛如一把巨伞,默默守护着着这片宁静的土地。江边的古码头,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船工和待渡者的身影。他们曾经在这里等待,等待着江水的涨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水码头,文井江、味江和泊江的三江汇合之处,吸引了各地的商帮驻足建馆。曾经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繁荣时期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江岸边的吊角楼茶馆里,依然可以看到当地人泡上一壶茶,坐在岸边看江水缓缓流淌,悠闲地享受着宁静的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永利桥,始建于明代,清嘉庆年间重建,是崇州仅存的大型石拱桥。墩前雕有龙头龙尾,栏杆上的石狮栩栩栩如生,被誉为“古桥界雕刻大师”。这座造型独特的桥梁,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观赏小镇风景的好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在古镇中,脚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石阶上斑驳的痕迹无声叙述着时光的流逝。明清时期的建筑群落保存完好,元通塔、永利桥,罗氏公馆、黄氏祠堂、元通天主堂等古迹,它们静静地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见证着古镇的沧桑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元通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麒麟街的黄家大院是清末民初川西民居的代表作。这是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三进院落,曾是川军旅长黄润馀的居所。其飞檐翘角,雕花门窗保存完整,院内天井,木雕装饰极其奢华,展现了20世纪初川西地主们的生活风貌。不过,这里很适合游客拍摄民国风情照片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罗家大院,这座由传奇女商人罗幺寡妇独立主持修建的古宅,大门采用中西合壁的牌坊式设计,哥特式尖顶引人注目。二门上的石刻联“竖起楼台遮日御,打开门第看风潮。”与横额“是一洞天”相映成趣,寓意着这座房屋不仅是遮风挡雨之所,更是文化的交融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代民族英雄王国英的故居座落在增福街上。出生在元通古镇的清代武将王国英,在鸦片战争中身先士卒抗击英军,战至最后弹尽粮绝,宁死不屈英勇殉国。清廷追封其为“英勇候”,并赐御题“马革裹尸才算死,麟编载笔俨如生。”的火焰匾悬挂于故居正厅。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始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广东会馆,由广东商人集资兴建,占地20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分为门楼、戏台、厢房、大厅四部分。其建筑融合了中华传统与客家风格,也是岭南和川西四合院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现已成为展示非遗文化活动的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座落在麒麟街东侧广场的元通天主堂,建于1903年,由法国传教士神父与当地教民共同筹建。建筑采用中西合壁设计,其门壁上的中式传统与欧式风格的混搭,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存。教堂现存结构完整,是宗教与历史文化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法国传教士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开设的当铺,建筑风格融合中西元素,门面浮雕卷草花卉图案,哥特式砖石结构。匾额“光风霁月”和门楣上隐刻的拉丁文还清晰可见。该建筑不仅是个金融机构,也反映了清末时期西方文化通过宗教传播对古镇的影响,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徜徉于古镇中,品尝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这里的冻糕、叶儿粑、花椒鸡、腌制品等川味小吃,𠄘载着古镇的独特风味和历史文化。每一口美食,都好像在向食者讲述着古镇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的古镇,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老人,静静地向后人们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历史的痕迹,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昔日的辉煌。元通古镇,不仅是一座古镇,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古老文化的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你想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寻找一份宁静和悠闲,那么元通古镇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只有青瓦木楼、烟火茶馆和流淌的三江。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这座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烟火气息。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2025,8,9完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