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铸山河 游学映丹心

王朝

<p class="ql-block">昵称:王朝</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4728980</p> 前言 <p class="ql-block">美友们好!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满怀敬意开启了一场连续二十天的游学诗意打卡之旅。从红船启航的那一刻起,我追寻着党的光辉足迹。黄河延魂里感受先辈热血,时代楷模身上汲取奋进力量。走进美丽乡村,见证繁荣昌盛;缅怀先烈,敬仰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一路,我看到忠诚使命的传承,体会到同舟共济的伟大。每一次打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处红色地标都诉说着感天动地的故事。如今,在党的引领下,我们跨跃崛起,未来必将更加辉煌!</p> 第一天·红船启航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天】2020年7月,在上海,我追寻着一大先辈们的足迹。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建党做理论准备;李汉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张国焘领导工人运动;刘仁静传播新思想;陈公博早期为建党努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尽显豪迈。让我更懂红船精神,激励我不断向前。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如星辰照亮前路,激励我在新时代奋勇前行。</p> 第二天·黄河延魂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2天】2021年4月22日,我和53名旅友来到壶口瀑布。当《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起,那气势与眼前景象交融,震撼直击心底。只见黄河之水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涛声震耳欲聋,溅起的水雾好似银河落九天。“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这句诗真是把黄河的磅礴气势写绝了。探索这圣地底蕴,我深刻领悟延安精神,母亲河的壮观,此生难忘。</p> 第三天·时代楷模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3天】今年4月9日,我走进我的老家叙州区高场镇大明村,我曾在这里生活了17年,寻找温暖印记。同村民交谈中,听闻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就像黄文秀扎根乡土,如映山红般献身扶贫。“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这句诗,正道出了像黄文秀这样奉献者的心声。榜样的力量在寻访中传承,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p> 第四天·美丽乡村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4天】我去过的安石村、高桥竹村等,都是脱贫攻坚的成功典范。不过,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永江村。2022年5月4日,我和38位旅友来到这儿,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田园画卷。曾经这里或许普通,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它实现了“化蝶”转变。道路变宽敞了,房屋变漂亮了,村民脸上笑容更多了。诗云“喜看稻菽千重浪”,这景象在这儿真实上演,乡村振兴的力量太震撼!</p> 第五天·繁荣昌盛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5天】今年3月8日至15日,我们去广东沿海八日游,在旅途中,深刻感受到经济特区政策的重要意义。漫步在广州的街道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发展成果令人惊叹。回到家乡,同样能看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巨大优势,新产业兴起,生活越来越好。就像那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这句诗,激励着我们在政策的引领下不断前行,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p> 第六天·感动中国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6天】今年6月26日,我又来到翠屏山的赵一曼纪念馆。赵一曼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她用生命捍卫了信仰,真正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无数像她一样的先烈,用热血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我深刻领悟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句诗是赵一曼所写,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p> 第七天·薪火相传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7天】2024年7月4日,我来到了井冈山黄洋界,看到“朱德的扁担”,让我想起那句“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是当年井冈山群众写的。我不禁回忆起中小学生课本里的红色故事。站在这历史遗迹前,我深感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我们要给儿孙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p> 第八天·红色精神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8天】5月31日,我和战友们来到红岩革命纪念馆。馆内的珍贵文物,让我想起周从化烈士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的诗句。江姐等先烈们面对酷刑坚贞不屈,这种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让我深受震撼。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更应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定信念,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在生活里,要不忘初心,积极传递正能量,让这不朽的精神永放光芒。</p> 笫九天·血铸山河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9天】2021年6月30日,荷花池社区第二党支部在宜宾烈士陵园“庆七一·颂党恩”活动。这里安葬着79位烈士,他们用热血铸就了山河。漫步园中,我仔细学习着他们的事迹,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容。“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这句诗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前行的路。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他们的精神如同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我在新时代不断奋进。</p> 第十天·同舟共济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0天】回顾三年疫情,我的内心满是感动。急诊科的白衣天使们,是当之无愧的平凡英雄。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早出晚归,有的甚至不惜奉献生命。还有那些基层党员,他们为居民服务,送菜上门,用行动诠释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他们不畏艰险,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底。这份感动和感悟会永远刻在我心中,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积极向上、勇担责任。</p> 第十一天·敬仰缅怀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1天】2021年6月30日,我参加了党支部在宜宾烈士陵园举行的“庆八一 颂党恩”活动,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其实,每年清明节前后我都曾参观和祭拜过烈士英雄纪念碑。每一次站在碑前,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力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先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奉献与牺牲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和平与安宁。我们应当铭记他们的付出,传承他们的精神。</p> 第 十二天·忠诚使命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2天】我曾是一名军人,军旅生涯就像一部厚重的史诗,有太多难忘的片段。1976年7月28日夜,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传来,我们紧急奔赴灾区。那场景,断壁残垣,哀鸿遍野,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但我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投入救援。废墟中,我们用双手扒开石块,只为多救出一个生命。“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这句诗生动地诠释了军人的奉献。军人就是这样,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险。</p> 第 十 三 天·传承薪火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3天】2018年6月28日,我来到了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走进馆内,看着那些珍贵的文物和资料,仿佛能触摸到当年激烈战斗的温度。我在红军走过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每一步都让我心潮澎湃。“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毛主席笔下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长征的艰难险阻。重走长征路,我深刻感悟到长征精神的伟大,那是坚定信念、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p> 【第十四天·缅怀先烈】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4天】上图江姐,下图是杨靖宇。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为保守党的秘密,献出了宝贵生命。正如陈毅所写“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他们为了革命理想甘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p> 第十五天·瞻仰遗踪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5天】5月29日,我们走进了周恩来旧居。一走进那间特别的屋子,柔和灯光洒下,仿佛披上温暖薄纱,这里便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的起居室和书房。起居室简洁舒适,墙上挂满珍贵照片,记录着他们的人生与革命事业。“为民公仆感天地, 作党楷模垂万秋”。站在这里,我仿佛能看到周恩来总理日夜操劳的身影,他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奉献了一生。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也要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 第 十六天·热血铸魂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6天】2022年4月2日,我跟51位旅友来到了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纪念馆。这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我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听到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毛主席写下的豪迈诗句。它深刻体现了革命先辈们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p> 第十七天·视死如归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7天】2024年4月3日,我走进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看到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周旋。“见道斯民智勇全,通窟为垒掩行躔。”这句诗生动描绘了先辈们的智勇。他们在地道中穿梭,为了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一个个气壮山河的抗战故事,那些英雄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和平。我们要铭记这些英勇事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p> 第十八天·星火燎原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8天】2023年5月6日,我来到了与秋收起义紧密相连的地方,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家陷入迷茫。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那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号角,工农革命军拿起武器,反抗反动统治。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在艰难中前行。“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豪迈的诗句正是毛泽东所写,它生动展现了起义队伍的决心与气势。</p> 第 十 九 天·感天动地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19天】 2019 年 7 月 17 日,我参观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踏入馆内,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我身边一位志愿军老兵,给我讲战斗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役中,他们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战友们没有退缩,用石头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刻。“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它道尽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传承他们的精神。</p> 第 二十天·跨跃崛起 <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第20天】2023年12月29日,我和老伴走进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踏入馆内,仿佛翻开一部厚重的党史军史国史。那些血与火铸就的革命历史,让我愈发怀念为新中国独立和解放英勇牺牲的先烈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这句诗,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拼搏奋斗,为国家的强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次旅行,增强了我的家国情怀和国防观念,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美友们,二十天诗意打卡之旅已经画上句号。“红船破浪启新程”,我从红船出发,在黄河<span>沿</span>魂处、时代楷模旁感悟党恩。走进乡村、缅怀先烈,见证使命传承。八一时刻,感恩党恩。在党的引领下跨越崛起,愿未来山河锦绣,我们继续逐梦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