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晶南浔

吟啸徐行5417538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睡梦之中似乎闻及隐约的雷鸣与哗哗的雨声,晨起一看,果然是大雨如注,倾泻而下的天河水,在我眼前织成了一道道密密的雨帘,将远近的房屋树木都隐藏在一片温润的迷濛之中。老天爷也忒着急,这不离惊蛰还差两天吗?就着急忙慌地唤醒那些还在沉睡的小虫子,关键还在会对我们今天的活动造成多大的影响?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既来之则安之,根据以往的经验,越大的雨停息的也越快,还是安心地享用精致的早餐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果不其然,在我们计划要出门时分,大雨戛然而止了。但气温却似过山车般地下降到只有个位数,我查了一下天气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恰恰是昨天的最低温摄氏9度,幸亏我们都早有准备,随即将自己严严实实地武装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场大雨,妥妥地把我们又送回到冬季。走在街上,感到一股凛冽的寒气,同时又觉得空气清新,负氧离子爆棚。周围的景物经过大雨的荡涤,更显得轮廓分明,仿佛超高清摄像机拍出的大片。溪水依然是那么清澈,不像我们那里,一下大雨内河水就成了黄泥汤。七月白荷老师曾撰文列举了雨天散步的利弊得失,总结起来还是利大于弊。感谢老天爷的眷顾,让我们体验到一种不同风格的水乡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沿着一尘不染的石板路慢慢前行,街道上很清静,除了我们之外没有太多游人,与前两天熙熙攘攘的场面大相径庭,由此更显得镇子古朴幽深。忽闻身后传来欢快的鼓钹唢呐声,一列盛装打扮的队伍正向我们快步走来,很快就来到近前,我们连忙让开道路,驻足路旁观看。队伍掠过我们眼前,却一头扎进了旁边的一所宅院,定睛一看,门前挂着民俗表演馆的牌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正要抬脚入内,没想到那支队伍已然出来了,还多了一位凤冠霞帔面罩红盖头的“新娘子”,原来是迎亲民俗风情表演。古镇的经营者还是蛮有公信的,并不因为游客稀少而取消表演。不过我那位朋友笑了,说迎亲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行色匆匆,而且脸上毫无笑容,哪像是办喜事的?我说人家怕误了良辰呀!正说着,已经站在船头的“新郎与新娘”脸上绽开了笑容,还朝着岸上的游人作揖挥手致意,这就对了。两艘披红挂彩的花舫在一片鼓乐声中向着我们来的方向驶去,估计在哪里还有拜堂成亲的仪式。头一回见到这种水上迎亲的情景,虽是表演,也让大家高兴了一阵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家找游船码头,也就没走多远便到了。游人本就不多,坐船的也就更少,沿河边停靠着一排小船,摇着撸过来接我们的还真是位船娘,身穿一件蓝印花布褂子,衣襟滚着红边,与整条船的色系融为一体,非常和谐。真有好久没坐船了,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刚才下那么大的雨,我们的船舱里干干净净的,不知道船工们是如何做到的,应该为他们点赞。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船娘有点不苟言笑,整个过程中一语不发,是我见过的最为严肃的一位船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空一丝雨都没有,似乎还可以感觉到一些地方特别亮,那是太阳从那厚厚的云层间隙透出的光。水面非常平静,小船随着船娘的动作轻轻地摇曳,光影婆娑。穿过一个个桥洞,掠过一座座楼房,岸上一位大哥将相机镜头对准了我们,我也友好地对他挥了挥手,大哥笑了,敢情今天河道中就我们这一条船,显得格外珍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船程很短,不到二十分钟,小莲庄码头就到了。上得岸来,时间还很宽裕,便沿着小溪边信马由缰的瞎走。转入一处园子,似乎是美食排挡,现在却人迹罕见。一抬头看到路牌上标着“徐迟纪念馆”,骤然来了兴致。顺着指引一路走去,远远看到一座宫门样的建筑,门楣上写着“文园”二字,纪念馆应该就在其中。欲直趋而入,却被门卫拦着,这我就有点不明白了,这就是一座后期建成的现代园林,还涵盖了一些红色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合适不过了,居然要收费,还不认老板娘给我们的代用券。不过这也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都到免费年龄了,两位女士未能幸免,乖乖地掏钱买了门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门不远就是徐迟纪念馆,馆舍不大,陈列了他在文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看了介绍,方才明白为何古镇处处可见“水晶晶南浔”的标语条幅。其主要源于徐老先生在其作品《江南小镇》中对故乡南浔的描绘。‌徐迟在书中连续使用了66个“水晶晶”来形容南浔,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可真正让他走进中国亿万老百姓视野的,还是那篇颇具传奇色彩的报道文学《哥德巴赫猜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院子里立着徐迟老师的半身铜像,一手挠腮,脸上的表情有点滑稽,不知是否又在构思措辞,诸如形容某著名学者不修边幅,戴帽子像一个盘子顶在西瓜上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园中有个不大的湖,湖中有一些趣味盎然的雕塑,湖水中央有一片陆地,一座形态优美的连拱石桥将两块陆地连接在一起。中心岛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文昌阁,它高大巍峨的身姿倒映在湖水中宛如一座巨大的盆景。除此之外,还有红军长征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和南浔名人长廊。长廊中展示了南浔从古至今的六十位杰出代表人物的形象,供世人景仰,旨在:“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南浔向有崇文重教之风,英才旷世,名人辈出,明清以来更传下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二十一进士的记载,堪称华夏美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时天上又飘起了小雨,整个园中似乎就我们几个人在闲逛,时间不允许我们细细观赏,还是速速找到出口回旅馆吧。途中经过一块石碑,远远看去就是一个“寿”字,笔势雄健,酣畅浑厚。看了旁边的介绍才知道,这是明朝的大清官海瑞为他的母亲七十大寿所题,说里面实际包含有四个字“生母七十”,细看也是说得过去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午时分的动车,午餐就简单一点。来南浔三天了,这里最富盛名的“双浇面”还没吃过,就选它了。旅馆门前就有一家“周生记”面馆,虽不是口碑最好的,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近。让店里的大姐给我们一人来了一碗,的确不错,上海熏鱼独特的风味泡在面汤里变得更加绵软滑顺,还有一块切成薄薄的入口即化的红烧肉,比起去年在武汉机场吃的热干面强多了。不知是否因为我没吃到正宗的热干面的缘故,但是在它们橱窗的玻璃上清清楚楚地写着“非遗产品”,而且还是机场这样的窗口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在这时,雨下大了,黄豆大的雨珠,打在门前的遮阳棚上发出密集的炒豆般的爆裂声。雨滴在青瓦顶上聚集,然后顺着屋檐滑落,形成一道道晶莹的水帘,也在河面上激起了一圈圈密密的涟漪,给这宁静的水乡古镇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我静静地立在房檐下,什么话也没说,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一个小时后就要踏上归程,而是泰然自若地享受着这场雨,将面馆当作“听雨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哥自告奋勇冒着雨跑回旅馆前台处取来了几把伞,远远望着他在雨中走来的身影,突然发现这俨然是一道绝佳的风景,密密麻麻的雨线,空空荡荡的石板街,雨伞的色彩斑斓在白墙黑瓦的衬托下显得尤为醒目,仿佛是雨中盛开的一朵七色花。如此意境,焉能辜负,雨伞瞬间就成为女士们手中的道具,大家丝毫没有急着回去的意思,而是撑着雨伞冲入雨幕中。那清新空气,融入了甜甜的水分子,滋润着我们的气道,也刺激我们大脑中的黑质细胞生成了大量的多巴胺,让我们忘记了时间,更忘记了年龄,不顾一切地尽情陶醉在这水晶晶的惬意时光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板娘照样将我们送到火车站,隔着车窗玻璃,我拍了一张不太清晰的象形酒店的照片,难怪前天晚上看不清楚,原来是它仍在施工中,不过的确是相当宏伟壮观,还造型别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车站时雨已经小了,我们下车后绕到车后面,因为不熟悉车况,都在等着老板娘下车来开后备箱取行李。结果老板娘没等下来,就听得车子一声轰鸣,转眼间已经疾驶而去。我们被眼前的情景闹得哭笑不得,刘哥随即一边喊着一边追了出去,可是车子一点也没有减速,在车轮卷起的阵阵水雾中一路绝尘而去。倒是我没怎么紧张,因为我有老板娘的电话,终于让她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她再次将汽车停在我们面前时,雨又下大了,短短的七八米距离,也浇了我们一身。老话说:下雨天留客。是好客的南浔父老乡亲,包括老板娘要留我们再玩两天吗?的确,在她的景点清单中,还有庞家的宜园我们还没去看过。罢了罢了,还是留在下回再看吧。我觉得南浔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处景致都值得细细品味。它是江南水乡的一颗璀璨的文化瑰宝,也是每一个游客心中难忘的最美江南园林之一。</span></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