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7日,我和女儿早上从梅河口乘大巴车到长春,转车去哈尔滨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由于前几天阴雨连绵,今天的蓝天白云很美。</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西站</p> <p class="ql-block">打车途中拍路边景致</p> <p class="ql-block">宾馆的冰箱贴</p> <p class="ql-block">宾馆旁边有家大鹅火锅,门口几只大鹅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到了中央大街</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北起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是中国最早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示范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原称“中国大街”,1928年正式命名为中央大街。这里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等多种风格的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市级保护建筑13栋,如马迭尔宾馆、教育书店、道里秋林商店等,被誉为“露天建筑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作为哈尔滨的文化地标,中央大街不仅承载着百年历史记忆,还融合了现代商业活力。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既有马迭尔冰棍、华梅西餐厅、秋林里道斯红肠等老字号美食,也有各类新兴文创店、网红饮品店。此外,这里还定期举办阳台音乐会、老街音乐汇等文化活动,年客流量超过1.2亿人次。</p> <p class="ql-block">万国洋行,特产烟囱面包。烟囱面包起源于欧洲,具体发明人难以考证。据相关资料显示,烟囱面包1927年被德国商人带到了哈尔滨。也有说法称是1930年由德国商人带入哈尔滨,最初出现在哈尔滨万国洋行,后逐渐在哈尔滨流行起来,成为当地特色美食之一 。</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两侧都是有百年历史的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女儿说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个人物形象是胡桃夹子。我了解一下</span> 1891年,编舞家莫里斯·珀蒂帕与作曲家彼得·柴可夫斯基共同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在圣彼得堡首演。舞剧以其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和柴可夫斯基极具感染力的音乐,成为世界舞蹈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精品,与《天鹅湖》《睡美人》并称为“芭蕾皇冠上最璀璨的三颗钻石” 。</p> <p class="ql-block">到肖克庭院了解面包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俄国工程师肖克全名为科姆特拉·肖克,他与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19年,肖克租住在中央大街50号院 。当时院内地势低洼,地砖铺设不平整,经常翻浆积水 。他征得中华懋业银行经理同意并获得资助后,用从俄国带来的方石和在阿城找到的花岗岩,于1921年在院内铺设了新方石,解决了翻浆问题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24年,肖克被聘请为中央大街修路工程总工程师 。他参考朋友梅金带来的方面包形状尺寸,设计出了上宽下窄的铺路石,这种石头不仅美观,而且楔入地下更为牢固,还利于渗水,能保持地面稳定。经过试验后,该铺路石被确定量产,肖克将其命名为“面包石” 。最终,面包石被应用于中央大街及果戈里大街、地段街等市政工程,肖克也因此受到当时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美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肖克对中央大街建造所作的贡献,中央大街50号院被称作“肖克庭院”,这里也是中央大街面包石的起源地和肖克的故居 。</p> <p class="ql-block">到中央大街一定要吃马迭尔冰棍,我们计划住马迭尔宾馆的,可是没有定到房间。</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简介</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也是哈尔滨地标之一。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外墙用花岗岩和大理石装饰,主塔高53.35米,顶部为金色洋葱头穹顶,宏伟壮观。内部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通过图片和沙盘展示城市历史。教堂前广场有音乐喷泉和广场鸽,夜景灯光下更具异国情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砖廊</p> <p class="ql-block">钢廊</p> <p class="ql-block">晚上吃西餐</p> <p class="ql-block">江边防洪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8日清晨我独自出去散步,清晨四点的中央大街很安静</p> <p class="ql-block">江边随拍</p> <p class="ql-block">由于住在南岸,不能拍到日出江面的景观,抓拍了几张日出路面金光闪闪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通常所说的哈尔滨铁路桥指的是松花江滨洲铁路桥,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又称滨洲铁路大桥、哈尔滨中东铁路桥,是松花江上第一座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它起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斯大林公园,止于太阳岛,为石墩钢筋结构单线铁路桥,全长1015.15米,桥宽7.2米,共设19孔 。 </p><p class="ql-block">1896年,沙俄根据《中俄密约》获得在中国境内修筑东清铁路的权利,开始筹备建设该桥。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1946年4月,由东北民主联军接管。2014年,随着相邻高铁专线大桥投入使用,该桥停止运营。2016年,改为中东铁路博物馆观光步行桥 。</p><p class="ql-block">松花江滨洲铁路桥曾是横穿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中哈尔滨到满洲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并见证了哈尔滨的兴起和发展,是哈尔滨的地标建筑之一。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如今,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已成为哈尔滨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也是中东铁路公园的一部分。桥上保留着两段铁轨,并设计了玻璃栈道,透过玻璃可以直接看到原来的铁轨以及下面的松花江水 。</p> <p class="ql-block">防洪纪念塔及介绍</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喜报,注意看细节啊</p> <p class="ql-block">清晨趁着人少,拍一下中央大街路面及绿树</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松花江美景</p> <p class="ql-block">参观哈药六厂卢浮宫。它以法国卢浮宫为原型,融合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外观宏伟,内饰金碧辉煌,是哈尔滨的网红打卡地。2024年1月重新开放后,已接待约90万人次。目前开放区域为版画博物馆(免费)和大厅,博物馆设有6个展厅、2个藏品库,收藏多件获奖版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宾馆的卡片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打道回府,结束两天愉快的旅程。高铁到长春再乘大巴回梅河口,八点到家,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