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作者昵称:吉祥彩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美篇号:168172814</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背景音乐:《党恩似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色游学润初心,以诗为赞颂党恩。”游学圈组织的“庆八一 颂党恩”诗意打卡活动,于2025年8月8日落下帷幕。这是一场别具匠心的红色文化交流,也是一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次打卡活动,为美友搭建了一个展示红色游学所见、所思、所感的平台。主持人与管理团队用心策划、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激发了美友的参与热情。每日打卡人数在200人左右,游学美友圈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感召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也被打卡活动深深吸引,每日查找资料,精心构思、认真创作,又一次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仿佛游走于红色圣地。我坚持连续打卡20天,每天都有很多人给予点赞,这令我受到鼓舞。现将每天的打卡记录,汇集整理为美篇,留作纪念,也请美友分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天·红船启航</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游学诗意打卡·第一天】</b><b>“南湖红船劈波斩浪,一盏星火燎原神州。” 红船开启了党的伟大征程。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重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到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党的智慧和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我计划进行红色旅游,到过井冈山、延安,遵义和西柏坡等几个地方。 </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黄河延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二天]“九曲涛声凝浩气,窑洞灯火映天明。”2021年我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亲眼看到宝塔山和延河水,参观窑洞和中央大礼堂等。延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圣地。延安时期,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艰苦战斗了十三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中国革命的基石。缅怀先辈无比感恩!2024年我在本圈征文活动中,作品【峥嵘岁月】《缅怀之旅 圣地延安》获一等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同一天,我来到壶口瀑布,耳畔回响着“奇观引来天下客,母亲河水暖千秋”的诗句。站在瀑布前,黄河水奔腾咆哮,如万马齐发,势不可挡。那激荡的波涛仿佛在诉说着黄河的坚韧与不屈,每一声轰鸣都激荡着华夏文明的脉搏,让我心潮澎湃,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天·时代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三天]“实干兴城,初心筑梦。”在我的家乡吉林市的街头巷尾,市民对市委书记胡斌异口同声地赞许:”吉林市来了好领导,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近年来,吉林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经济发展增速领跑全省。”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民生得到改善,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温度。胡书记以实干担当,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赢得了民心。他带领吉林市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天·美丽乡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四天]“党的政策如春风,美丽乡村展新容。”我去黑龙江五常表妹的家。过去村民住的大都是旧平房,种的是几亩薄地 ,没有其他收入,生活清苦。党的脱贫政策好,乡里积极行动,请农业专家,改良稻谷品种,传授科学种植技术,粮食产量提高,稻米口感香醇,迅速成为五常大米的核心产区,订单络绎不绝,供不应求。村里还大力发展木耳种植,池塘养鱼等,拓宽致富增收渠道。现乡亲们住上整齐的二层小楼,日子过的红火,乡村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天·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五天]“经济增速民生暖,江城百姓绽笑颜。”我的家乡吉林市,近年来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据省政府网站发布,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加5%,居全省前列,展现强劲势头。依托雾凇奇观与松花湖等独特旅游资源,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品牌凸显。 提升景观街路的亮化;街心花园与崭新公交候车亭相继落成;老旧小区得到改造;修建了历史文化景点;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传统赛龙舟、放烟花、放河灯精彩纷呈。城市建设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温度,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天·感动中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六天]“井冈烽火映苍穹,烈士英魂耀碧空。”2023年我来到井冈山博物馆,26 岁女红军战士伍若兰事迹令我动容。她是朱德的妻子,战斗中不幸被俘,身怀六甲。敌人威逼利诱,她坚决拒绝与朱德脱离关系,后惨遭剖腹取胎、分尸示众,连照片都未留下。她悲壮山河被尊称为“井冈山永不凋谢的兰花”。1962 年朱德重上井冈山,带回几株兰花以寄哀思。峥嵘岁月,无数先烈以生命代价,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当下的和平与安宁,更值得的珍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七天·薪火相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七天]“追溯红色记忆,世代薪火相传。”我的名字藏着红色瑞金的印记,在我出生时,父亲在瑞金出差,看到雨后天空出现彩虹,便为我取了即好听又有政治意义的名字,瑞虹——瑞金的吉祥彩虹。启蒙教育时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很感兴趣,至今我能熟背。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我经常将给她们讲革命历史故事。我还带着她们到伟人故居韶山、遵义和古田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在孩子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激励她们刻苦学习。两个女儿都就读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并在大学期间都入了党。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血脉薪火相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八天·红色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八天]“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担当。”2022年我来到井冈山,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坚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红米饭、南瓜汤的艰苦岁月奋斗,体现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独立自主、勇于创新,至今仍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传承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笫九天·血铸山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九天]“铁血丹心护九州,山河无恙映春秋。”新时代的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刻,不惧牺牲,挺身而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在抗洪抢险的激流中;在地震救灾的废墟里;在疫情防控危急时刻,为了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到处是他们冲在第一线的身影,令人感动。有句歌词:“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就知道你为了谁”,这是对当代军人责任担当最好的赞许。他们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用默默的坚守换来岁月静好,山河无恙。向军人致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天·同舟共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天]“百载征程百川聚,同舟共济久弥新。” 党的百年征程中,无数党员如百川归海,铸就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任务虽不同,但为党奋斗的目标不变。战争年代需要党员冲锋陷阵,建设时期则需要党员有责任担当。疫情防控期间,我主动参加社区“退休党员志愿者”服务,开展防疫宣传和参与修建防护栏等。我虽年逾花甲,但能为党做点事倍感欣慰。新时代呼唤党员同舟共济,党的事业才能历久弥新、兴旺不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一天·敬仰缅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一天]“岁月长歌思壮烈,后世当承志更坚。”2022年我到井冈山参观。在庄严肃穆烈士陵园,纪念堂厅汉白玉墙上,毛泽东亲笔题写“死难烈士万岁”,玻璃柜陈列着记载英烈花名册,大厅摆放花圈花篮,寄托着人们对英烈的哀思与崇高敬意。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回想战火纷飞年代,四万红军将士壮烈牺牲,有人连姓名都未留下。我心怀敬仰,深知今日和平幸福来之不易,是英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将激励后人阔步前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二天·忠诚使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二天]“忠诚铸魂钢枪握,丹心激荡守家园。”军人是国家的守护者。战场之上勇往直前;洪流中以血肉之躯铸就生命堤坝;地震时于瓦砾之间擎起希望。他们用青春与热血,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我小学老师的儿子,在对越反击战中牺牲,如今她已八旬高龄,依然神志清晰。丧子之痛让她刻骨铭心。作为英雄母亲,她却深感荣耀。她赢得社会的敬仰与组织的关怀。我们今日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军人忠诚使命的默默奉献。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三天·传承薪火</b></p> <h1><b>[游学诗意打卡·第十三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传承红色记忆,2023年我到来到长征出发地瑞金和遵义参观,对党史有了进一步了解。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撤离瑞金,踏上长征路。期间的遵义会议,党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正确领导,这是党的历史上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最幸运的是找到了改变世界的人。遵义会议对毛主席的选择,就是党对胜利的选择。十四年实践证明,只有伟人的道路,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险阻,两年后后在陕北会师。长征精神:不畏牺牲、勇往直前、实事求是、顾全大局。这也是当代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党魂和军魂。我们应传承长征精神,踏上新长征!</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四天·缅怀先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四天]“铁骨酷刑终不屈,红梅泣血壮山河。” 2023年我来到重庆“渣滓洞”参观,仿佛穿越血雨腥风岁月。幽暗的囚室,当年的刑具,无数共产党人在此饱受酷刑,却直挺民族的脊梁。江姐被敌人用竹签穿十指,钻心疼痛仍坚贞不屈。令人痛心是,许多烈士在新中国成立后仅几天,就永远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未能看到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我感慨万千,是这些用生命托举黎明的先烈,才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他们“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精神,永远激励人们前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五天·瞻仰遗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五天]“韶山叠翠接苍穹,诞育雄才利千秋。”2012 年我带女儿瞻仰韶山伟人故居,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房屋见证了毛泽东的童年与少年,仿佛在诉说往昔的故事。伟人从韶山走出,以坚定信念、非凡智慧,带领中国人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建立了新中国。纵观历史,这是中华大地迄今发生最伟大事件,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韶山故居不仅是建筑,更是精神象征。毛泽东思想如熠熠生辉的火炬,以磅礴力量感召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行!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六天·热血铸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六天]“太行山麓柏坡光,伟业开篇启盛章。”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2024年我踏入西柏坡。这是太行山下普通村庄,70多年前,开国领袖在此带领人民创建惊天伟业,使西柏坡名扬天下。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世界上最大的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参观中共中央旧址几十处简陋泥土房和纪念馆中大量文物及图片,仿佛向人们述说革命来之不易和伟人的风范。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最后的农村指挥所,是“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孕育的“两个务必”是不朽的精神丰碑,激励后人前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七天·视死如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七天]“白山黑水卷狂飙,抗联铁血斗敌顽。”我生长在东北,年少时就对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将军,十分敬仰。他有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怀,不怕牺牲的精神。他率领部队抗战在林海雪原中,爬冰卧雪,以野草充饥。陷入绝境后孤身与敌周旋五昼夜,直至壮烈牺牲。日军解剖其遗体时,发现胃中仅有枯草、树皮和棉絮而惊叹。这气壮山河悲壮事迹,是中华民族不屈意志的缩影。我们要不忘历史,缅怀先烈。跨越时空的东北抗联精神,永远是后人前行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八天·星火燎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八天]“南昌起义照千秋,碧血丹心壮志酬。” 2022年我踏访南昌八一纪念馆,追寻那段峥嵘岁月的红色印记。馆内陈列的珍贵图片和起义枪支等记载着历史。1927 年 8 月 1 日的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的开始。从此这支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用忠诚与牺牲换来了民族解放与国家富强。如今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安宁,皆源于先辈用鲜血浇灌。军旗升起的地方,永远矗立着不朽的精神丰碑,那辉煌时刻必将世代铭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九天:感天动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十九天]“鸭绿江畔烽火燃,保家卫国战狂澜。”作家魏巍笔下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代名词。我看了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 长津湖.水门桥》,是以“第七穿插连”炸桥行动为主线,讲述长津湖战役。战争惨烈,志愿军知道“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他们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想到的只有祖国。最后报告!穿插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感人肺腑,令人痛彻心扉!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场志愿军作战的缩影,我们还有19万多志愿军,长眠于朝鲜的土地上,他们是无名的英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志愿军的保家卫国情怀,让我们体会到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天·跨跃崛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诗意打卡・第二十天]“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院士曾是国防领域的科学家,我是通过电视节目看到他的事迹,非常敬仰他。作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舍弃名利潜心研究,以毕生的心血铸就国防重器,长期隐姓埋名。30 余年未探望父母,年逾花甲还冒着危险亲自到极限深海潜水试验。他将千万元科技奖金,捐给国家作为激励基金。“共和国勋章”“感动中国人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是对他以身许国的最佳见证。他的人生如深海中潜艇无声,但力量无穷。他的科学家精神品格,是永远的丰碑,是人们学习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学圈,让我找到了美篇游记交流的园地。未来,我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用镜头记录美丽风光,用笔书写旅途中的感悟。继续积极参与游学圈的投稿及活动,愿意与志同道合的美友同行,把生活书写成诗一样的美篇,让夕阳风采依然。祝游学圈越办越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