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美篇号:</b>77670912</p><p class="ql-block"><b>背景画面:</b>赫尔辛基抽象城市</p><p class="ql-block"><b>背景音乐:</b>西贝柳斯-钢琴小品</p> <p class="ql-block">芬兰共和国国旗</p><p class="ql-block">蓝色--湖泊、河流、海洋和蓝天,</p><p class="ql-block">白色--白雪覆盖的芬兰国土。</p><p class="ql-block">芬兰是北欧五国之一。</p><p class="ql-block">北欧五国是指位于欧洲北部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在历史上曾是维京海盗(Vikings,北欧海盗)的地盘,被十字军征服后皈依了基督教,所以国旗都是十字架旗,但最早使用的是丹麦,后来还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尓兰的十字旗,不过各十字旗的颜色组合和意义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芬兰共和国政府旗</p><p class="ql-block">在国旗的中间加上了国徽。</p><p class="ql-block">民间不可使用,只能悬挂在政府机构,法院,驻外使团和国立大学等。</p> <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沿岸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北欧五国虽语言不同,但均属于基督教路德会新教,且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高度相似,并以其“四高”,即高纬度,高福利、高人均GDP和高人类发展指数著称。</p><p class="ql-block">五国虽低调且相似,但也各有特点,其中尤以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的个性最为鲜明。</p> <p class="ql-block">芬兰之都--赫尔辛基</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面积为114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8.4万,人均GDP为53324美元,1952年承办了第15届夏季奥运会。</p> <p class="ql-block">赫尓辛基地处北纬60度,是仅次于冰岛雷克雅未克的全球纬度第二高的首都,夏季光照时间长达20小时,因而被称为“太阳不落的城市”和“北方的白昼城”,而冬季的白昼仅6小时,季节反差鲜明。</p> <p class="ql-block">铜雕:波罗的海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赫尓辛基以亲近自然与现代气息共存而著称。 她的三面被波罗的海环绕,座落在一个丘陵起伏的半岛上。两岸是美丽如画的海港,并且被315座岛屿簇拥着。城市内的湖泊(海水,淡水)星罗棋布,水域占城市总面积的1/3,周围满是绿地和茂密的森林。在大海的衬托下,这座城市总是显得美丽洁净,景色十分迷人,因此被世人赞美为“波罗的海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北欧之都--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我们巳习惯了喧啸的市肆,已适应了高大的水泥森林,来到这儿却豁然开朗,原来城市可以如此开阔,原来城市还可以那么清爽。</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城市中的森林和湖泊</p><p class="ql-block">森林和湖泊是芬兰的灵魂,芬兰人还把森林看作生命的寓所,他们的城市总是依傍着森林和湖泊,所以空气永远清新。</p> <p class="ql-block">芬兰人对阳光,绿色和水的“过度”占有,让人不得不怀疑上帝是否偏心地赐予了芬兰过多的稀缺资源,但想到芬兰人“砍一棵树,种三棵树”的约定与力行,也就明白上帝对芬兰的偏爱了,他们的资源永远不会枯竭,因为说到底这应归功于“言能践行”,即说到做到。</p> <p class="ql-block">芬兰被评为2024年全球最可持续旅游目的地,不仅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因为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完美践行。</p><p class="ql-block">芬兰有梦幻般的极光和获联合国承认的圣诞老人的故乡圣诞老人村(Santa Claus Village),位于芬兰北极圈内拉普兰地区的罗瓦涅米(Rovaniemi),因而这个低调的国家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禀赋和吸引观光客的神奇魔力。</p> <p class="ql-block">罗瓦涅米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圣诞老人村”的所在地(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罗瓦涅米有北极光、圣诞老人、驯鹿和雪橇。从赫尔辛基中央车站登上夜间列车,八百公里一晚上可达,开启极地之旅。</p> <p class="ql-block">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赫尔辛基这个最宜居的城市,冬天却相当难熬。</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冬天的白昼</p><p class="ql-block">即使有微弱的光照,也只有6个小时,让人压抑和神气不爽(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凛冽的冬天,漫长的极夜,四个月几乎见不到太阳,因为每天朦胧的光照时间仅6小时。生物钟紊乱,<span style="font-size:18px;">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患病率高达9.5%,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冬</span>季抑郁症发病率全球第一,每年11月到3月,超过70%的芬兰人需要依靠抗抑郁药物度过漫长的极夜。</p> <p class="ql-block">因此,芬兰人必须改变习惯,改变生活方式来应对,包括:</p><p class="ql-block">高频咖啡摄入;使用维生素D制剂;普遍使用日光灯模拟自然光,以调节生物钟;开窗通风或降低暖气温度保持凉爽;寒冷刺激包括户外活动,以提升警觉性。</p> <p class="ql-block">芬兰人的湖边桑拿房</p><p class="ql-block">真正大量使用要到冬天。</p> <p class="ql-block">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号称“桑拿王国”的芬兰人2000年前发明的桑拿浴,这是一种高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几乎每家在湖边都有桑拿房。芬兰有一句经典谚语:“桑拿、烈酒和焦油都无法治愈的一定是绝症”,可见对桑拿有多迷信,罗瓦涅米的Apukka度假村甚至推出“北极桑拿体验”,在极寒中用热气对抗黑暗,用冰洞跳水唤醒活力,堪称天然的抗抑郁疗法,以对抗极寒和极夜的折磨。</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游览图</p> <p class="ql-block">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赫尔辛基经历了空前的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级首都。这个城市在接纳现代主义潮流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地理特点和民族性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诞生了如伊利尔·沙里宁和阿尔西·阿尔托这样的世界级大师,赫尔辛基有好多处他们设计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曼纳海姆雕像</p><p class="ql-block">曼纳海姆 ,全名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1867--1951) ,是芬兰近现代著名的军事和政治人物,是芬兰摄政(1918-1919年)和第六任总统(1944-1946年),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芬兰整个战争时期的最高统帅和总统。</span>曼纳海姆在保证芬兰独立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芬兰之父”和“最伟大的芬兰人”。</p><p class="ql-block">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曼纳海姆大街”是赫尔辛基的一条穿过市中心的南北主干道。</p> <p class="ql-block">曼纳海姆大街</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是欧洲乃至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愤怒的小鸟</p><p class="ql-block">由赫尓辛基的Rovio公司推出的《愤怒的小鸟》曾是当年销量最好的付费iPhone手机游戏,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p> <p class="ql-block">在赫尔辛基,设计不仅仅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生活哲学。与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样,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设计之都”称号。但赫尔辛基不仅仅是设计之都,她还是欧洲乃至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这里诞生了诺基亚,Linux操作系统,愤怒的小鸟等享誉全球的科技品牌。</p> <p class="ql-block">卡塔亚诺卡(监獄)酒店</p><p class="ql-block">这种设计思维很奇特,很大胆,源于芬兰人那种与众不同的改造理念。当犯人被全部转移到其他监狱后,这所条件很差的监狱竟然被改建成了四星级酒店,匪夷所思。</p><p class="ql-block">卡塔亚诺卡监狱酒店位于赫尔辛基市区,其前身是赫尔辛基县立监狱(Helsinki County Prison),1837年开始使用,于2007年改造装修之后变身旅馆开张迎客。由于这里关押过前总统和前总理,所以名气不小。</p> <p class="ql-block">牢房居然成了酒店!</p><p class="ql-block">还未走进“监狱”,已被周围高大的院墙震慑住。大厅陈列柜里摆放着警卫的制服、囚犯的囚服,还有囚犯档案、手铐等,一下子气氛凝重起来。监狱旅馆的接待人员、清洁工都身着囚衣,客人穿的也是“条纹服”,还要拍摄“入獄”(入住)照片。旅馆保留着监狱构造,即高窗采光和走廊里的铁栅栏门,以及地下室的一间牢房用作参观,牢房的其他设施均已消失。</p> <p class="ql-block">房间由2~3间牢房合并而成,并不小,设施豪华,尤其是少不了(共用)桑拿房。价格较亲民,多数房间在200欧元以下,所以生意兴隆。</p><p class="ql-block">你满足了猎奇感,如果拿着穿着条纹服的照片向朋友炫耀你在芬兰蹲过大牢,他们一定会惊愕。不过,这种地方是死过不少犯人的,阴气盛,煞气重,你敢住吗?</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的建筑风格以新古典主义为核心,融合了国家浪漫主义、俄罗斯东正教风格及现代主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北欧城市风貌。 </p> <p class="ql-block">作为芬兰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地,该市既有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地标,也有展现芬兰民族特色的国家浪漫主义杰作,同时现代建筑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因此,这里的新旧建筑也是北欧简约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绝佳体现。</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游览图</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有大量值得参观的建筑景点,许多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都彼此相邻,很适合步行游览,参议院广场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位于赫尓辛基市中心的参议院广场</p> <p class="ql-block">参议院广场(瑞典统治时期称为“元老院广场”)是赫尔辛基的文化与历史象征,其核心建筑包括赫尔辛基大教堂、政府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主楼,这些建筑群由芬兰建筑师恩格尔设计,具有浓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p> <p class="ql-block">参议院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铺满古老石块的参议院广场中心,树立着建于1894年的俄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的自治以及保留了芬兰的文字和语言。1861年,既是俄皇又是芬兰大公爵的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俄国资产阶级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此举极大地促进了芬兰资本主义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参议院广场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初。广场上的主要建筑包括:</p><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大教堂(1852年建成):位于广场北侧,是芬兰最受欢迎的婚礼举办地,需提前一年半预约。 而北欧一流的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神学院的毕业典礼每年也选择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在周日晚上,这里还会举办管风琴音乐会。每当教堂钟声响起,整个广场一片肃静,人们静静感受着这种唯有宗教才能赐予人们心灵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赫尓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是该市最著名的建筑,它的外形颇似伦敦的圣保罗教堂。它那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使其成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它气宇非凡,由于外墙白色,也被称为“白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台阶设计强化神圣感,</span>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冬日的时候,大雪覆盖了教堂前的广场,暖暖的灯光亮起,整个教堂一片圣洁,被誉为“北方洁白城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维修中的赫尓辛基大教堂(白教堂)</p> <p class="ql-block">政府大楼(1822年建成):曾作为芬兰参议院的办公地点,现为芬兰政府所在地。 </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大学</p><p class="ql-block">世界大学排名第78位,从这儿走出了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大学主楼(1832年建成):位于广场西侧,与政府大楼形成建筑群,象征教育与学术。</p> <p class="ql-block">参议院广场南面的街道上有轨电车穿梭而过,</p> <p class="ql-block">参议院广场建筑群是新古典主义典范,至今仍是赫尔辛基市中心的文化地标,见证了芬兰近两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p> <p class="ql-block">露天集市广场远眺</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市政厅。位于总统府西侧,紧俟着露天广场。市政厅建于1830年,原为当地一家有名的酒店,后改为政府部门,但其外观至今仍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前有海港市集广场,常年出售新鲜水果蔬菜海鲜肉类鲜花,及芬兰刀,驯鹿皮,传统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因为波罗的海海水的盐度低,所以有些海产品如龙虾,帝王蟹等是看不到的,要一直往西到丹麦的北海才会有。</p><p class="ql-block">由于集市就紧俟着总统府,椐说这里的商贩经常会看到总统先生漫步走过市场,没有随从,没有保镖,与寻常市民一样从容淡定。</p> <p class="ql-block">Kauppatori码头位于市中心区域,靠近露天集市广场。该码头是赫尔辛基南码头的一部分, <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全年都有开往芬兰堡岛的渡轮,半小时内可达。</span></p> <p class="ql-block">芬兰堡 (旅行社提供)</p><p class="ql-block">芬兰堡(世界文化遗产,1991)建在赫尔辛基外海上的几个小岛上,是奥科斯丁设计的链式防御的杰作,以阻止入侵方的抢滩登陆,建于250 多年前,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受到了保护。该处保存有炮台、城堡、军营等遗迹,并演变为时尚聚会场所及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坐渡轮去芬兰堡参观至少需半天,我们没时间去,遗憾。</p> <p class="ql-block">露天集市旁的阿曼达雕塑和喷泉</p> <p class="ql-block">都上邮票了,可见她的名气和宣传力度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阿曼达(Amanda,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阿曼达常出现在欧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可爱不仅指女性的外表,也可代表内心的坚韧,例如英国身高仅81厘米的阿曼达,被称为“世上最矮的新娘”,丈夫身高180厘米,阿曼达还生育一女儿。如此矮(轻)的身体,怀胎十月是很辛苦,负担很重的。</p> <p class="ql-block">芬兰总统府。位于南码头北侧,建于1814年,沙俄统治时期是沙皇的行宫,1917年芬兰独立后成为总统府,其淡黄色的立面延续了新古典主义美学。</p> <p class="ql-block">芬兰国家图书馆(颂歌图书馆)</p><p class="ql-block">距议会大厦仅几步之遥的是现代芬兰建筑的标志:颂歌图书馆 (Oodi Library) (2018),从外形到内部均颠复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设计建造这样一个不像图书馆,却像邮轮的图书馆,源于设计师充分征求了当地市民的意见和想法后的结果。人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放松和交流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不分老幼、不论贫富,为所有居民,从婴幼儿到老人,免费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和娱乐用品,所以这里更像一个公共活动空间。这就是芬兰国家图书馆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造价9800万欧元,面积17250㎡,玻璃幕墙,共三层:是一个集阅读、娱乐、社交、工作于一体的图书馆,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露天吧阅读或戴着墨境聊天</p> <p class="ql-block">友好和温馨的设计和丰富的活动,让这里也成为男女老幼喜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双螺旋楼梯,很像梵底岡博物馆中的。</p><p class="ql-block">这种楼梯有两个独立的楼梯,一条上楼,另一条下楼,但通常只开放下行的那条。椐说这个创意象征着生命的本质-DNA双螺旋结构,<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2年由Giuseppe Momo设计</span> 。</p> <p class="ql-block">从图书馆里结伴出来的妈妈们。</p> <p class="ql-block">议会大厦</p><p class="ql-block">就在国家图书馆对面。</p><p class="ql-block">芬兰议会大厦建于1931年,如同希腊神殿的外观很引人注目,大厦正面有14根高约17米的圆形石柱,给人以一种强大的力量美感。 </p><p class="ql-block">芬兰的议会是由200名议员组成的,他们会时常聚集于大厦内商讨国事。除了重要会议时间外,游客可以进入参观内阁会议室和大会议中心,听听工作人员的解说,了解芬兰政坛的那些事。</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音乐厅</p><p class="ql-block">三个雕塑分别代表森林,捕鱼和桑拿屋。</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中央车站是国家浪漫主义的代表。</p><p class="ql-block">该中央车站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铁路交通枢纽,始建于1914年,位于市中心曼纳海姆大街东侧。该站集国家铁路、城际列车、地铁及公交系统于一体,日均客流量约20万人次,为芬兰最繁忙的交通节点,所有境内火车均途经或抵达此站。</p> <p class="ql-block">四尊石巨人持灯球雕塑,北欧风格。</p> <p class="ql-block">面部棱角分明,双目冷峻,身材高大,肌肉强劲,英武俊朗,人神共愤。</p> <p class="ql-block">车站主体建筑由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设计,以浪漫古典主义风格著称,融合古典厚重感与现代设计元素。其正门两侧设有四尊神话中的石巨人持灯球雕塑,入口采用外圆内方的双层门结构。内部大厅宽敞,地下一层连接全球最北端的地铁线,站外毗邻雅典娜艺术博物馆及芬兰国家歌剧院等文化设施。车站兼具交通功能与建筑艺术价值,成为赫尔辛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芬兰国家歌剧院</p><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广场北侧是芬兰国家歌剧院,建于19世纪70年代,年代也算久远了。在门前还有一座芬兰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剧作家和小说家家阿列克西斯·基维的青铜坐像。</p> <p class="ql-block">芬兰剧作家和小说家阿列克西斯·基维(1834-1872)。</p><p class="ql-block">作家的手搭在腿上,目光凝视着斜下方的地面,陷入沉思中。</p><p class="ql-block">基维是第一位用芬兰语写作的剧作家和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包括 《七兄弟》 、《库勒尔伏》、《荒原上的鞋匠》和《订婚》等。其中,《七兄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生动地描写了芬兰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期间的农村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芬兰国家美术馆:新文艺复兴风格,采用古希腊神殿式立柱展现民族艺术传承。</p> <p class="ql-block">萌态熊</p> <p class="ql-block">乌斯别斯基东正教大教堂(红教堂)</p><p class="ql-block">乌斯别斯基教堂坐落于赫尔辛基卡塔亚诺卡半岛山丘上,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是北欧)规模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融合了俄罗斯与北欧风格。教堂由俄罗斯建筑师设计,1868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13座镀金洋葱形穹顶代表耶稣和他的十二位门徒,加上红砖外墙构成其标志性外观,融合了拜占庭风格与意大利艺术元素。内部装饰以俄国画家绘制的宗教壁画为主,保留传统东正教艺术风格,主祭坛悬挂圣母像,整体氛围庄严朴素。作为芬兰多元文化象征,教堂既是东正教主教座堂,也是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有一队小学生来参观乌斯别斯基大教堂,穿着安全背心,每4个学生有一位老师照顾。</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门口可看到下面那个五角形的建筑,导游说这是芬兰的五角大楼-国防部。</p><p class="ql-block">怎么这么小?想想也是,全国的军队才2万多人。</p> <p class="ql-block">政府旗和岗哨</p> <p class="ql-block">在乌斯别斯基教堂门口出售画作的波兰青年及中国女婿阿莱,他的妻子来自中国东北。</p> <p class="ql-block">挂着中文红布条“诸事顺遂”,图吉利,图财运。</p> <p class="ql-block">我们买了几幅画作带回,包装挺好,装箱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Sibelius,1865-1957),芬兰著名作曲家。</p><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公园被芬兰人珍藏在海湾之滨的丛林深处,绿荫成林,青翠欲滴。芬兰人为西贝柳斯建造的纪念公园极其洗练,整个公园只有四个要素:抽象纪念碑,人物雕像,森林,大海。前两者由芬兰著名女雕塑家希尔图宁创作。</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雕塑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造型完全颠复了传统模式,它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成为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不朽作品的象征。它又如同茂密的森林,象征森林给予西贝柳斯无穷的创作灵感,是西贝柳斯音乐的重要主题之一。</p> <p class="ql-block">每当海风吹过,气流穿过钢管发出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风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无休止地为纪念这位音乐家而演奏着。</p> <p class="ql-block">每年六月在此举行纪念西贝柳斯的活动,演奏他的作品,其代表作是交响诗《芬兰颂》。</p> <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纪念雕像。头像后面是横置的芬兰地图模型。</p> <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p><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掏空岩石中的教堂,整座教堂如同着陆的飞碟一般,趣味独具。</p> <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坦佩利岩石广场,由建筑师添姆和杜姆苏马连曼兄弟(Suomalaimen兄弟)在1969年设计建造。整个广场被一块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盖,岩石比旁边的街道高出8~13米,广场顺其自然地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看不到十字架,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十”表明它是一所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造在掏空的岩石中。</p><p class="ql-block">教堂为圆顶,顶部的玻璃屋顶以铜网架支撑,直径24米,外部墙壁以铜片镶饰,内壁则完全保持了天然的花岗岩石壁纹理,其余的壁面仍保有原始的岩石风味。水滴从岩缝中渗出,顺着岩壁流入地下水道,增强了教堂内的音响效果。</p> <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内的中心区域有一个圣坛,与玻璃屋顶所射下的自然光芒相互辉映,尽显圣坛的神圣。金碧辉煌的拱顶隐隐约约反射着下面的烛光。这是整个教堂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镶嵌在岩壁上的管风琴</p><p class="ql-block">教堂入口走廊为隧道状,入口处则涂以混凝土,芬兰人崇尚自然古朴的审美情感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的多彩建筑</p> <p class="ql-block">芬兰国家银行大楼前“J·V·斯内尔曼”的雕像。他是芬兰著名的哲学家,作家,记者和政治家。他曾积极抨击时弊,宣传芬兰民族文化必须建立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他使当局在1863年通过了《语言法》,规定芬兰语和瑞典语共同作为芬兰的通用语言。在他任芬兰大公国财政厅长期间成功进行了币制改革。于1865年发布了芬兰货币--芬兰马克。为此,人们将他的雕像树立在芬兰国家银行大楼前。并把他的诞辰日定为“斯内尔曼日”。</p> <p class="ql-block">芬兰中央邮局</p> <p class="ql-block">伴侣岛(Seurasaari)又叫松鼠岛,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西面3公里处。</p><p class="ql-block">伴侣岛既是一个露天芬兰民居博物馆,又是休闲胜地。岛上有传统特色的小手工业作坊,有旧式婚礼表演,各种民间游戏和比赛。每年仲夏节期间,赫尔辛基的居民们会在小岛的海滩上燃起熊熊的篝火来欢庆仲夏节前夜--一年中最长白昼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别跟着我!</p> <p class="ql-block">你是谁?你是什么鸟?</p> <p class="ql-block">慢开,小心驯鹿!</p><p class="ql-block">由于到处是森林,所以野生动物出现在宅院和周围实属正常。</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大街</p> <p class="ql-block">芬兰著名诗人鲁内贝格(1804-1877) 诗人的全名是约翰·路德维格·鲁内贝格 (Johan Ludvig Runeberg),他于1822年进入 土尔库学院 攻读文学。</p><p class="ql-block">鲁内贝格的诗歌主题多样,早期作品多为田园诗和讽刺诗,后来受到“星期六学会”爱国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反映农村生活的诗篇。他的代表作包括《麋鹿猎者》(1832年)、《汉娜》(1836年)和《圣诞节之夜》(1841年)等。</p> <p class="ql-block">非冬季休整中的破冰船队</p> <p class="ql-block">码头建筑</p> <p class="ql-block">街心雕塑“三铁匠”</p> <p class="ql-block">芬兰湾一隅</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街头(旅行社提供)</p><p class="ql-block">这不是巴黎,也不是纽约,而是在北欧的赫尔辛基。漫步在其街头,高颜值的人群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搭配着极简却质感十足的北欧穿搭,宛如从时尚杂志中走出来的模特们。</p> <p class="ql-block"><b>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既具过去的辉煌传统,又讲究现代生活的品味,整个城市新旧混合得体,处处流露着大都会的魅力与北欧式的简约和优雅。她的城市风貌像是北欧简约美学的极致表达,如此风格令全球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赫尓辛基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也是一座极具个性的城市,她既是全球最宜居的地方之一,也是冬天漫长的“极寒之都”和“极夜之都”;它既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又保留着浓厚的北欧传统文化。它的美是一种简约的,深沉的,内敛的美,或许没有巴黎那样的浪漫,没有纽约那般的繁华,但它用极致的生活品质,极简主义的优雅和无可挑剔的水域,绿地,森林的自然之美与城市建筑的和谐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一种不同的城市范本:既传统又现代,既冷酷又温暖,既保守又开放,而这一切均源于她的精髓和灵魂--简约和优雅。</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具北欧风格的城市建筑,简约,不张扬,却优雅,极具设计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水长路远 出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提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 本文中个别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会予以删除处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2 点击文首之头像,会出现作者的作品集,可参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