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革命踪迹续红色血脉

明媚天空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明媚天空</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97681211</p><p class="ql-block"> 【 前序】</p><p class="ql-block"> 七月建党节的到来又燃起了人们追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奋斗的初心信仰。八月军旗飘扬,遍地传颂着解放军建军98周年来的使命担当。7月20日,当我打开手机,在美篇中浏览淌漾时,美友圈小助手一条“庆八一颂党恩,游学诗意打卡活动开始了”的消息映入眼帘。仔细察看,正合我意,欣然点击,加入了《跟着书本去旅行》美友圈,参加7月20日至8月8日为期20天的“庆八一颂党恩游学诗意打卡活动”。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世代传承薪火。</p> 第一天•红船起航 <p class="ql-block">  本人系井冈山革命老区六县市之一——莲花县人士,多次到井冈山参观学习。踏着毛泽东主席等革命先辈在井冈山斗争中的历史足迹,八角楼的灯火似乎在眼前闪耀,翻阅毛主席留下的光辉篇章,他老人家在当年为早期中国革命开辟了前进路‌径,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建立了首个农村根据地;开展了军事创新‌,实施游击战,粉碎敌人“围剿”,奠定人民军队建设基础;开展了思想奠基‌,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形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理论雏形;保存了革命火种‌,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是党走向胜利的关键起点。毛主席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的一系列历史故事萦绕脑海经久不息,在早期革命力量薄弱之时,不畏艰难,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立的一系列历史功绩让我感到无比震憾,始终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毅前行。</p> 第二天•黄河延魄 <p class="ql-block">  因工作需要,本人多次参加市县党校干部培训班的外出学习考察,深切体会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要义。传承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初心使命,发扬实干作风,保持清廉本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p> 第三天•时代楷模 <p class="ql-block">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人的三女儿。她也是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她的先进事迹每天都耳濡目染。她秉持着父辈"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家训,从陪伴母亲上山下乡的自愿服务到自己宣讲、扶危济困,甘公荣沿着父母的脚步传承红色家风未曾停歇,累计参加自愿服务长达8000小时,向800多万名学员讲授革命传统文化。她于2025年5月被授于全国第九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甘公荣这种传承红色家风润初心,让革命精神永传承的做法是我们一辈子的学习榜样。</p> 第四天•美丽乡村 <p class="ql-block">  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江西省莲花县积极贯彻党的脱贫攻坚政策,一举如期摘掉了国定贫困县的帽子,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辉煌成绩。漫步在该县路口镇湖塘古村,曾经是彭德怀元帅率领红五军四、五纵队取得“路口大捷”的战地,电影《龚全珍》、电视连续剧《初心》的拍摄取景地。该村借着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契机,全面完成了古民居建筑修复和环境清洁美化工作,挖掘本地红色资源、锡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休闲旅游设施和农业产业,最终“化蝶”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古民居休闲旅游观光打卡地。</p> 第五天•繁荣昌盛 <p class="ql-block">  漫游赣西边陲的莲花县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品质和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面积成倍扩大到六平方公里。“五纵八横三连接一环城”的城市路网交通系统已成。城市工业园区、商业农贸体系、教育园区、医疗卫生设施、住宅区、休闲公园、环境绿化,垃圾污水处理,社区文娱配套俱全,安居乐业,祥和升平。尤其在建的绕城公路和高铁站开通后,小县大城赣西明珠将在红色老区更加耀眼夺目。</p> 第六天•感动中国 <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随亲属一起瞻仰刘仁堪烈士纪念碑。刘仁堪,莲花县人,是该县第一任苏维埃主席,第二任县委书记,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县委书记的典范。曾为毛泽东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引路上井冈。在组织莲花赤卫队开展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因判徒告密被捕。他视死如归,临刑处决时,把刑场变成了他继续革命斗争的宣传场,万恶的敌人剜去了他的舌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脚趾蘸着淌地的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的英雄事迹,世代人民为之淌泪动容并永远定格心中。他这种“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英勇无畏的责任担当”,矗立了一座高山仰止、信念永恒的精神丰碑。值得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终身敬仰传承。</p> 第七天•薪火相传 <p class="ql-block">  为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清明节前,做爷辈的我们悉心配合,鼓励孙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祭英烈活动。师生走进莲花县革命烈士陵园与甘祖昌将军夫妇墓地,刘仁堪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庄严肃穆的祭扫活动。全体师生肃立,怀着崇敬的心情,少先队员代表伴随着《献花曲》,向烈士们敬献花篮。事后,听取孙辈的祭扫情况汇报,指导他们写出祭扫心得体会,为幼小的心灵播撒爱国信仰的火种,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p> 第八天•红色精神 <p class="ql-block">  因工作或学习曾经多次踏上井冈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望见革命的烽火。“井冈翠竹映忠诚,星火燎原见初心”。弘扬和传承井冈山精神,吾辈当铭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之训,既要勇于攀高峰,又要敢于涉险滩,以“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知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进步,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薪火相传,砥砺前行。</p> 第九天•血铸山河 <p class="ql-block">  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融入血脉当中。面对抗洪、抗震救灾等危难,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央视滚动播放中,今年6月下旬贵州榕江抗洪清淤战斗现场,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手持铁锹、铁铲等工具,对大型机械难以触及的死角、狭窄的巷道,弯腰弓背将垃圾、淤泥一一清理,用满身污泥诠释了“人民至上”的赤诚担当,那生动的每一幕场景,把“中国脊梁”四个字形象地刻在了人民子弟兵的身上。</p> 第十天•同舟共济 <p class="ql-block">  回望2020年年初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抗疫岁月,新冠突然来袭,有这样一群人,响应党的召唤,告别家人,放下个人安危,毅然决然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与病毒殊死搏斗的战争中。以无畏的勇气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线;危急时刻,用无私奉献诠释着医者的担当,他们就是伟大的医护人员。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渐冻症的病体坚守在抗疫一线,是无数医护人员的缩影,他们的无私奉献如璀璨星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向伟大的医护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张定宇说“我们必须跑的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人”。</p> 第十一天•敬仰缅怀 <p class="ql-block">  每次漫步八一广场或乘车路过都要驻脚凝望或回眸远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它不仅是八一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南昌市的象征,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地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首次独立领导武装,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被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日,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纪念塔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纪念缅怀那段历史和敬仰革命先烈,更是为了教育激励后人,继承革命精神,凝聚发展的精神力量。</p> 第十二天•忠诚使命 <p class="ql-block">  春节从央视看到《红其拉甫边防连》纪录片,十分感人。红其拉甫位于5000多米的冰川之上,那里气候十分恶劣、环境极为艰苦。边防战士为祖国安全人民幸福,每天都要踏着血染的通道穿越死亡之谷,用忠诚和热血昼夜守卫着云端上的边防线。他们缺氧但不缺精神,仿如一座座巍然屹立的界碑。时值建军节至,作为一个退休者,谨向边防战士——我们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敬意!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p> 第十三天•传承薪火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夏初,随科干班赴于都拜谒红军长征出发地和纪念园。伫立纪念碑前,几行醒目红字映入眼帘,听到有人在念:“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时8.6万余人,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只剩六千余人,平均三百米就牺牲一位…听着讲解员讲述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史征程,热泪盈眶。长征,不仅是党和红军谱写的伟大壮举,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巍峨丰碑。我们虽然退休,但精神不退,牢记历史,不忘初心,让长征精神穿越时空,不断闪耀时代光芒。</p> 第十四天•缅怀先烈 <p class="ql-block">  回望新中国的建国历史,多少先烈为之奋斗终身甚至献出生命。江竹筠、杨靖宇是无数先烈中的杰出代表。江竹筠是红岩精神的象征。牺牲时年仅29岁。生前以“江姐”化名活跃在重庆地下战线,善于群众工作,秘密发展党员,暗中传递情报,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6月14日在重庆被敌逮捕。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拒绝劝降,信念如磐。她在日记中写道“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些日记成为了中共党史的重要文献,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她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榜样。</p> 第十五天•瞻仰遗踪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随单位组织赴韶山参拜伟人故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毛主席首次走出韶山求学留给父親的那首七绝:“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28个字鲜明地表达了他离家求学、成就事业的远大抱负和宏伟志向,体现了发奋图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彰显了青年毛主席心系天下、志在四方的高远境界。今天重温红色经典,目的是传承红色基因,永续激励后人。</p> 第十六天•热血铸魂 <p class="ql-block">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20年前曾到南京触摸当年解放时的尘封篇章。时光回放至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南京当局拒绝在和谈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的场景浮现眼前。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于4月21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百万解放军强渡长江,4月23日进占总统府,终将革命红旗插上总统府墙头,南京从此解放获得新生,人民的新纪元从此来临,新生的祖国终将屹立世界民族之林。</p> 第十七天•视死如归 <p class="ql-block">  回望十四年抗日战争历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在河北省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的五位英雄(简称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保卫大部队撤退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枝,义无反顾地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最终三位牺牲,两位幸存。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力前行。</p> 第十八天•星火燎原 <p class="ql-block">  踏着秋收起义部队在莲花县走过的足迹,每一步都有历史的回响。高滩村是秋收起义部队途径井冈山的第一村,1927年9月24日,毛泽东在这里召开行军会议,一句“高滩决不能散摊”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9月25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莲花县城宾兴馆主持召开会议,决定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做出正确决定,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毛泽东在莲花决策引兵井冈是秋收起义进程中一座闪光的里程碑,是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重要节点。值得后人永远纪念。</p> 第十九天•感天动地 <p class="ql-block">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每次从电视剧《长津湖》看到志愿军战士坚守战地的场景,心灵感到无比震撼。他们在零下40度的条件下,身着单薄棉衣,潜伏在冰天雪地之中,为了战役的胜利默默忍受饥饿、寒冷和敌人的炮火。许多战士在阵地上被冻成冰雕,但他们依然保持着战斗姿势,至死不渝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面对强敌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在乎裹尸还乡。充分彰显了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p> 第二十天•跨越崛起 <p class="ql-block">  “北斗闪烁明,指引迷途心”。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精确定位和导航服务,不仅是展现中国科技的发展实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世界大国,关乎国之安全的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会受制于人。1993年震惊世界的银河号货船事件,就是被美国无端关闭GPS信号导致海上漂流22天。如今北斗技术实现超越,一雪前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胜利和骄傲!</p> 后记 <p class="ql-block">  二十天的《庆八一颂党恩游学诗意打卡活动》今天结束了。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准备次日打卡材料的必修课。每天早晨六点半准时打卡,圈友们打卡涌跃,点击率喷涌而上,这是我非常享受的时刻。今天回顾加入《跟着书本去旅行》美友圈,在这短暂而宝贵的游学诗意打卡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该圈打卡的成员个个都充满着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大家倾情分享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让我退休后首次接受了美友圈的党性教育和革命洗礼,荡涤了尘埃,净化了心灵,纯洁了思想。既充实了退休生活,又结交了新的朋友。尤其独具特色的“青蓝结对”可以一对一地接受老师的悉心指导,极大地增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实践信心。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在消除孤独寂寞,化用余热推动孙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行的抓手。教育年青一代时刻铭记,如今成长在伟大祖国和平幸福的怀抱,是从何而来,行将何处?这里圈友众多规模二万有余,游学高手如云,精品佳作叠出,实乃游学之天地,才华展示之天堂。虽然在这个20天没有发表游学作品,但初步了解了游学的门道,创作游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编辑制作技巧。但要真正融入其中,成为游学之星的路还很长。这次有幸加入《跟着书本去旅行》,“携手游学,与爱同行”,很有意义也很值得珍惜。</p> 谢谢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