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彭城七里之徐州户部山翰林院,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是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这里承载着崔氏家族的辉煌历史,明清两代“一门双翰林,五位进士,十三人为官”,堪称科举世家,其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在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翰林院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遗迹,每一件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是研究徐州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徐州户部山翰林院的建筑艺术精湛,布局严谨,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层次分明,12个四合院、150余间房屋错落有致,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和秩序感。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四合院的规整与南方民居的秀美,墙体采用青石与青砖砌成,梁架用材硕大,雕梁画栋,琢刻精细,无论是门窗上的木雕、梁枋上的彩绘,还是石阶、石鼓上的石雕,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美轮美奂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翰林院为明、清代设立的机构,负责编修国史、记录起居注、讲解经史及草拟典礼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职,具有储备官员的职能,统称"翰林"。</p> <p class="ql-block">徐州户部山崔氏翰林院,又称崔家大院,是明清时期两位翰林崔海和崔焘的宅第。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拥有12个四合院,是徐州户部山最高等级的大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明代,“翰林之盛,前代绝无也”。按品秩,翰林院不过是一个五品衙门,尚不如一个地方的府级单位,但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绝不是其他同品级部门所能比肩或代替的,尤其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反映了明代对政治人才尤其是高层政治人才培植的高度重视和用心经营。</p> <p class="ql-block">从制度上讲,明代翰林院是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咨议政事的职官机构,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然而,自天顺朝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过科举考试汇集优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层政治人物的输出之所。</p> <p class="ql-block">明代翰林院远非普通的文职机构。作为国家重要的育才、储才之所,它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翰林院成为一个储才养望之所,明代的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都是翰林出身,他们并不是只懂八股文章,其他方面也多有优长,而且多负有清望,是朝廷着意培植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彭城七里之崔氏翰林院,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彭城路与石磊巷交叉口东北50米处。这座建筑不仅是徐州市的文化地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崔氏翰林院历史悠久,建于清代,曾是崔氏家族世代传承学问的地方,也是培养才子的摇篮。院内布局典雅,古色古香,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在华夏民族的众多姓氏中,崔姓起源于春秋时期。那时,齐国先祖季子因让国之举,以邑为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深厚且悠久的崔姓历史。徐州户部山崔家大院,亦被称为翰林府下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见证崔氏家族荣耀的历史瑰宝。</p> <p class="ql-block">徐州崔家大院的主人崔氏,其祖籍为山东濮州(现今鄄城)。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因嘉靖皇帝重用严嵩为相并残害忠良,导致官场风波险恶。清廉的官员崔海因仕途艰难辞官,其后代从山东迁至徐州,成为崔家大院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崔氏家族世代书香门第,诗礼传家,科甲兴旺。在明清两朝,崔家共诞生了2位翰林、9位进士,以及众多为官者,如知府、同知、通判等,数量高达13人。</p> <p class="ql-block">崔家大院自清乾隆年间奠基以来,经过嘉庆、道光年间的持续扩建,形成了包括下院、上院和客屋院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大院落。其占地广阔,达到1万余平方米,近20亩,且房屋多达320余间,几乎占据了整个户部山西半坡。</p> <p class="ql-block">崔家大院由下院、上院和客屋院组成,建筑规模宏大,现存部分仍显其昔日风采。下院,位于彭城路之畔,是崔岫在乾隆十一年(1746)担任宿州训导期间兴建的。院落依山坡而建,院门朝南,成为崔家大院的核心院落。</p> <p class="ql-block">崔家大院上院则坐落于下院东侧的高爽之地,由翰林崔焘在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后所创立。院落呈南北走向,院门同样朝南。而客屋院则坐落于下院和上院的北侧,大门朝西,院落亦依山势而建。至今,下院和上院的南半部仍存,房屋数量超过100间,建筑面积达3100余平方米,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几乎占据了户部山半个西坡。</p> <p class="ql-block">由于崔家培养出崔海、崔焘这两位翰林,崔家大院也被誉为“崔氏翰林府”。</p> <p class="ql-block">崔海、崔焘等崔氏族人,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上疏弹劾官员贪污腐败,主张改革政治,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共同维系崔家声望。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也为翰林院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p> <p class="ql-block">徐州户部山崔氏翰林院,不仅是崔氏家族的居所,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士大夫精神,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追求,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