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行

学会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初,随中咨公司援南非减贫示范村项目前期调研团,前往南非调研。项目是2023年大大访非期间与南非总统定下的,能参与其中,与有荣焉,尤其是在我对国际时事和地缘政治感兴趣后的现在,尤感幸运。十天的行程里,从繁华的都市到贫穷的乡村部落,各种与会,从部长到村民,一路看一路学,一路谷歌一路百度,算是对南非的历史与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触颇多,思绪纷乱,以至迟迟无法落笔。</p><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无事一身轻,是该记录记录了。</p> <p class="ql-block">6.3,凌晨的大兴机场,空旷少人,1:45起飞,行程开启。</p> <p class="ql-block">迪拜时间5:40到达迪拜转机(比北京时晚4h),飞行时间约8h,机场的休息大厅,热带植物着实喜人。</p> <p class="ql-block">对身居北方喜欢种植的南方人来说,热带植物真的是梦想和深爱,由此,迪拜机场也成为我最爱的机场,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换个视角</p> <p class="ql-block">路边还人性化的设置了一些小木屋,有人在木屋内睡觉,也有在路边直接躺平的</p> <p class="ql-block">太喜欢了,多贴几张</p> <p class="ql-block">小依兰,新认识的</p> <p class="ql-block">蕨类</p> <p class="ql-block">鹿角蕨,网红植物,像不像鹿角?</p> <p class="ql-block">鱼尾葵,想起了我家里初种的狐尾椰子树,还在顽强的活着</p> <p class="ql-block">有点跑题了,赶紧拐回来继续奔南非。8:45继续飞行,约8.5h后,当地时间下午4:15到达南非商业中心约堡,我们酒店在比陀,从约堡到比陀约50km,从约堡到我们下榻的酒店约1h车程,一路窗外的景色,远处是非洲草原迷蒙的风景,有点神秘。</p> <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酒店,一路上城市灯光不多,还以为住在郊区呢,一问才知是市中心,只是这里常常停电,昨晚也部分停电了而已。</p><p class="ql-block">一早起来,拉开窗帘,仿佛外面挂了个大灯笼明晃晃的,想着这是来电了?赶紧戴上眼镜,这才看清原来是朝阳照在远处的高楼上,金灿灿的明亮,也算是个小惊喜,窗外是南半球美丽的冬季景色,气温适宜,20多度,美丽安静的城市,绿化极好,极目一望,仅三四栋高楼而已。</p> <p class="ql-block">6.4周三,上午先到中国驻南非使馆报到并了解项目初步情况。使馆建筑的形式,请看展板左下角建筑,有木有似曾相识之感(半坡遗址入口)?中式建筑中体现出非洲部落建筑元素,也算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6.4下午开始,与南非社会发展部、财政部、外交部、西北省政府举行了多场座谈,均有使馆参赞等参与。</p><p class="ql-block">一切按部就班,就是有个小惊诧:南非有2800万人口领现金救济,占总6300万人的45%!且救济金额并不低,大约相当于每月1000元人民币,这,还用得着中国来扶贫么?</p> <p class="ql-block">会议内容不叙,都懂。只有两位官员的发言印象深刻,必须记录一下:一位是下月要去北京上海度假的,第三次去中国,很骄傲很得意。另一位说南非在94年独立时就该选择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种会议必须是有各种合影,唯独这一张乱了位次,居然站了个C位,贴出来得瑟得瑟。</p> <p class="ql-block">6.7周一,终于可以去项目现场调研了!和保镖车会齐,一路狂奔。</p> <p class="ql-block">约100km路程,一路基本高速到市政府。别急,省、市座谈会得先开一下,这是西北省政府下属莫瑞特勒市政府座谈会,有意思的是,我们到了才开始换主席台布景布,就是一块布一换,成了市府会议,再加一块,省府一起会。同时南非人或者说非洲人的松弛,也可见一斑,与我们调研组的马不停蹄,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市府大厅,主席台背景西北省政府和市政府的招牌,还有窗台上的鸽子,都一起开会,人和动物,颇为和谐。</p> <p class="ql-block">大厅外,有点80年代乡政府的即视感</p> <p class="ql-block">传统理事会,实际就是部落酋长议事会,在会议室座谈</p> <p class="ql-block">部落图腾,后来查了一下,大嘴的河马,面包树,都是非洲的水崇拜,一般干旱地区都有水崇拜,这里年降雨量约400mm,确属干旱地区。</p> <p class="ql-block">这都是当地的社区机构</p> <p class="ql-block">忙了这些天,都只是为了到我们的项目地霍莫霍莫村现场调研,但今天一天,光是绕着村子的外围转圈,愣是没让进去,区政府官员的理由是:没和村里(小部落)联系好(忍不住要吐槽这效率),没有部落酋长的允许,不可轻易进入。这让我们有点难以理解,转念一想,这里是私有制,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同时也强烈感觉到政府与部落的脱节,政府的权力,是到达不了部落的,由此感觉我党支部建立在连队的英明,以及中国政府强悍的执行力:到街道到社区到生产小队到家庭到个人!</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社区机构,房子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社区道路,红土路,徒步应该很舒服,讲究一点的人家院子里红土很平整。</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取水点。水源是上游40km处的水库。但实际上家家打口水井,有个高高的水罐供水。</p> <p class="ql-block">取水点旁的泥地</p> <p class="ql-block">好像我们经过的家庭都有这样的储水罐</p> <p class="ql-block">6.9,接到通知,今天终于可以去霍莫霍莫村实地调研了,一大早出发。</p> <p class="ql-block">传统理事会会议室,村民代表站起来唱圣歌欢迎我们,能看到他们的纯朴。还说:等了三年,你们总算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传统理事会房子外观,是一个三面围合的建筑,另一面只剩一面墙,看下图👇</p> <p class="ql-block">这面墙居然突兀不倒,也是奇怪。</p> <p class="ql-block">压水井,不出水了,不知道原因。我猜大约是地下水位低了。</p> <p class="ql-block">400公顷的非洲特色草原,村民想把上面的树拔掉,种玉米,让扶贫项目帮助拔树平整场地(中国农民有这想法早就自己动手砍树挖树了,哪里需要等着别人来?可见思维方式差别巨大)。这漂亮的非洲林子,毁了有点可惜啊。</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养鸡场,180平米,从未养成过鸡,大约技术不行,希望帮助恢复。</p> <p class="ql-block">村民养的羊</p> <p class="ql-block">水瓶子能猜到用途吗?居然是最简易滴灌系统!种甜菜呢,阳光太足,水分蒸发太快,早晚浇水估计都不行,有一瓶子水,慢慢滴着,保持土壤一直湿润,新栽的菜苗才能成活。这样菜地有三块,希望扶贫能帮助增加遮阳及灌溉设施。其实附近有个非洲第七大湿地,有一条河距此2~3㎞,有水源又不远,这多好办,挺容易实现啊。</p> <p class="ql-block">路边不多见的规模种菜地,喷灌系统,有的还有遮阳网。</p> <p class="ql-block">附近是有水的,本村两条河交汇,还有非洲第七大湿地</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河流,水不小,只是水质作为饮用水水源,怕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灌溉肯定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最感人的是这所高中,初高中共5年,278名学生,校舍是村里自建房,墙体开裂地面下沉已成危房,学生在被捐赠的活动板房内上课,但是是本地相当优秀的高中,大学升学率在90%以上,校长是一位胖胖的黑女士,很骄傲的介绍她们高中三年的冲刺模式:周一到周四正常上学,周五到周日则学生老师家长在校同吃同住同学,晚上老师睡办公室学生睡教室,家长则常常在外面围着篝火露天过夜,校长还给我们展示的床垫,其骄傲与自信溢于言表,也深深的打动感动了我们。</p><p class="ql-block">后来给省长及各部委部长们汇报此次调研成果,汇报到学校这一段时,他们亦很感动,但是居然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情况!这要在中国,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能不被问责?不过这里就不一样了,选举制,功夫基本都在嘴上。体制的差异,真是太过明显了。</p> <p class="ql-block">各种奖状奖杯🏆,确实牛</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多就放学了。和国内不一样,放学早,中午也不午休。</p> <p class="ql-block">还有升学率100%的年份,非洲的希望,必须点赞👍</p> <p class="ql-block">村诊所,极其简陋,覆盖附近约8000人口,60平米一间屋,近期加盖60平还空着。诊所只有一台测血糖(?)简易仪器,平时也就能开一点简单的药。</p><p class="ql-block">这里太缺医疗了!中国援非医疗队,在非洲大大的有名啊,17年去莱索托,见到援莱索托医疗队,那个亲切与感动啊,记忆犹新!但是,南非没有,不是中国不援,是人家国家不需要,穷人是需要医疗的,但是国家不需要,可懂?</p> <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全科医生</p> <p class="ql-block">调研结果,当地的诉求包括:</p><p class="ql-block">1.重建学校</p><p class="ql-block">2.扩建诊所</p><p class="ql-block">3.整修道路</p><p class="ql-block">4.打水井</p><p class="ql-block">5.墓地树木清理(约4公顷)</p><p class="ql-block">6.荒地树木清理,复耕(约400公顷)</p><p class="ql-block">7.菜地设置灌溉系统及遮阴网</p><p class="ql-block">8.养鸡场恢复</p><p class="ql-block">9.村民虽没提,但实在太破我们看不过去的村委会重建,以及新建村小广场。</p><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建设这些都很容易,难的是持续减贫,以中国的脱贫经验:对口帮扶,产业扶植以及政策的配合,这些经验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里,如何才能实现?想想,真是难之又难!正如国合署领导所说:他们最缺的是驻村干部。我想想他们与半坡人相似的住宅,被强行拉进现代社会的窘境,以及曾经的种族隔离,私以为,领导所言,然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就是调研汇报,给使馆和给南非政府,回国后,给国合署汇报,援助的具体项目,还待领导们最后确定。</p><p class="ql-block">汇报会后的几天,南非政府的各种官网上,全是本项目情况和进展的消息喜讯,团队看到这些,都很是欣慰,劳动终归有了些结果,项目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p> <p class="ql-block">胸针,两国国旗,很好看。</p><p class="ql-block">会后被南非官员索要,可惜我们都只有一枚,都很珍惜,无法赠送,遗憾。</p> <p class="ql-block">周末,南非政府机构都不上班,借此空隙,团队还与当地中钢公司等中咨国企进行了座谈,南非矿产资源丰富,中钢公司在南非干得风生水起,经营理念等与国家政策完全契合,也帮助当地建学校医院。这些是中钢集团的成品,之前外销,但目前国际形势下,一律停止外销,收归国内。</p> <p class="ql-block">团队还参观了一对福建夫妇的现代化养鸡场,相当相当不错。之前在国内自家两台挖掘机,后来生意不好,98年来南非,经营超市、酒吧,到现在做建材盖房子搞养殖,成为南非最大的养鸡场之一,也是颇为励志。</p> <p class="ql-block">经过这十天,也对南非及行政首都比陀有了些了解,以下是我了解的南非。</p><p class="ql-block">地里位置,非洲南部。气候普遍温暖,除南开普敦外,其它地区基本干旱少雨,与北半球不同,一年就两季:夏季和冬季。</p><p class="ql-block">比陀及约堡区为内陆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夏季(10月-次年3月)多雨湿热,冬季(4-9月)干燥凉爽,几乎无雨,气候宜人。</p><p class="ql-block">人口约6300万,45%人口领救济,几乎不参与GDP生产活动。(这怎么能脱贫?纯养懒汉啊,真扶贫的话,制度得改。)</p><p class="ql-block">世界上唯一的多首都国家,首都三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简称比陀),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舟,原因是南非由三个不同殖民地和共和国合并而成,为平衡各方势力而设置三处首都。</p><p class="ql-block">历史:</p><p class="ql-block">1.早期原住民,<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狩猎采集和游牧为生,到14~15世纪,山区发展出部分农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荷兰人入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1652年,荷兰人在南开普敦建立定居点,大量荷兰人定居,圈地为农场主,形成布尔人(布尔即为农民的意思)及布尔人语言阿非利卡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英国人入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00年左右,英国崛起,取代荷兰,布尔人被赶北迁,其中一支人到达现在的比陀,建立共和国,以其首领名字命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英布战争,英国人建立南非联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0年左右,英布战争爆发,1910年英国人胜利建立南非联邦,成为英国殖民地,推行英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种族隔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10年至1980年,英国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把黑人压缩在极有限的区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由于黑人反抗运动兴起及国际社会的制裁,1990年取消种族隔离正常,曼德拉被释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1994曼德拉被选为首位黑人总统,新南非建立,实行种族平等的民主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就是一部大航海的殖民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语言:官方语言11种,其中英语和布尔人的阿非利卡语应用最广,其它都为黑人部落语言。(以咱秦朝大一统标准“书同文”类比,南非离大一统还差得远呢。)</span></p><p class="ql-block">目前现状:</p><p class="ql-block">社会发展基本停滞,贫富差距大,明显的是城市发达,被隔离的乡村落后,曾经的发达国家,高速路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停留在30年前,街上的流浪汉多,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第一天政府大楼大门口浓重的尿骚味。社会治安差,被告知基本不能上街散步,华人目标太大极易被抢,黑人整体散漫没规划没纪律,黑人也不认为管人要东西会有羞耻感。</p><p class="ql-block">由此展开联想:咱中国人的羞耻感荣誉感正义感,可真是几千年进化而来,人类的悲悯之心,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宝贵的东西,由此演化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在共同体体系里,中国人应该扮演什么样角色呢?作为提前几千年进化了的人类,窃以为,咱对世界对蓝星,是负有责任和义务的。</p> <p class="ql-block">种族隔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曼德拉,一个酋长的儿子,最后成为南非之父。</p> <p class="ql-block">阴影的区域是黑人区,我们的扶贫村就在区域之内,箭头处。</p> <p class="ql-block">种族隔离标志</p> <p class="ql-block">想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许因此让我更共情南非黑人。</p> <p class="ql-block">比陀,人口200多万,马斯克的故乡。多为园林式一二层住宅,城市有点旧,但安静安宁,类似欧洲城市,慢节奏适合躺平,这城市属性好像和马斯克脾性相冲哈,是得离开。街道种着蓝花楹,据说10月蓝花楹盛开,是比陀最美丽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网上的图片,瞅着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被美着了,可惜不在春季。</p> <p class="ql-block">联合大厦,也是总统府,比陀最著名的景点,建筑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联合大厦前面的山坡广场,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曼德拉9米高的铜像,拥抱比陀。</p> <p class="ql-block">火炬花,其实就是芦荟开花</p> <p class="ql-block">会议正装,会议毕直接被拉过来看风景。</p> <p class="ql-block">比陀曼德拉广场</p> <p class="ql-block">人脸小品</p> <p class="ql-block">约堡最豪华的商场,有点旧。</p> <p class="ql-block">夜间城市灯火(约堡)</p> <p class="ql-block">纪念品商量</p> <p class="ql-block">南非最有名的克鲁格国家公园,据此地400km,UKUTULA是当地一个小众动物园,这名字听发音就是部落语言。</p> <p class="ql-block">度假小屋</p> <p class="ql-block">还真有鹿🦌</p> <p class="ql-block">角马</p> <p class="ql-block">金钱豹,小心翼翼,可别把人整毛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有点小可爱</p> <p class="ql-block">有点霸气</p> <p class="ql-block">牧狮,还是要保持距离</p> <p class="ql-block">鸟窝🪺</p> <p class="ql-block">挺密集,这也要扎堆?</p> <p class="ql-block">6.12下午1:45,返程经新加坡樟宜机场转机,13日早8:30到首都机场。</p> <p class="ql-block">回程路上的小惊喜。登机前还和同行讨论北斗七星呢,他说南半球看不到,我还有点疑惑,登机后同伴说看看飞机上的星星吧,一看,说有北斗七星呢,我还有点不太信,赶紧趴过去一看:果然满窗北斗七星,怼脸而来,好近好清晰啊,和地面上看的,完全不一样。不过拍下来就麻烦多了,飞机内灯光干扰,窗玻璃反光,于是想了个法子,用毯子把人和窗户完全罩上,相当于做了个暗室,就和老式照相馆的照相师傅在黑布内拍照一模一样。七星不断变化位置,一个小时后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中转下飞机后,赶紧查了下,南半球看北斗七星只能是飞机上还得是南纬20度左右位置,这么苛刻的要求居然让我们无意中实现了,那一刻想看的念头,和那一刻的地理位置,以及飞机上的座位(另一侧靠窗也看不到)完美匹配,不能不说此行太圆满了,最后彩蛋一枚完美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