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菊珠玫朵:3681977</p><p class="ql-block">百年求索 初心如磐</p><p class="ql-block">“庆八一·颂党恩”</p><p class="ql-block">游学诗意打卡合辑</p><p class="ql-block">7.20~8.8</p> 前言 <p class="ql-block">乙巳年盛夏,骄阳淬炼着信仰的火焰,值此中国共产党迎来104周年华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庄严时刻,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与“庆八一·颂党恩”游学诗意打卡活动。这场为期二十天的精神之旅,不仅仅是一次游学的足迹串联,更是一场追寻红色血脉、重温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p> <p class="ql-block">循着历史的坐标,我们以诗意为舟,驶过南湖红船点燃的燎原星火,丈量过娄山关战斗的铁血、长征路上的坚韧、抗日烽火的悲壮,我们以脚步为笔,续写新时代壮丽篇章。百年求索,初心如磐;八一荣光,军魂不朽。“星火燎原映日月,诗行万里续春秋”!让我们用足迹印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用诗情致敬最可爱的人!</p> 第一天、红船启航 <p class="ql-block">踏入遵义会议会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沿着青石板路,走进那栋庄重的楼房,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桌椅,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听着讲解员讲述会议的艰难抉择与伟大转折,心中满是崇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遵义会议如一座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明白,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勇于纠错,方能走向胜利。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奋勇前行。</p> 第二天、黄河延魂 <p class="ql-block">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前,只见黄河水如万马奔腾,从悬崖倾泻而下,溅起数十米高的水雾,似云似烟,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是大地在怒吼、母亲河在咆哮。更像是与《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与磅礴水势共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景完美诠释了这句诗的豪迈。这壮观的场面,不仅是自然的伟力,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延安精神的坚韧与豪迈,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p> 第三天、时代楷模 <p class="ql-block">许陈兵,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砌筑工中的楷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便是如此。多年来,许陈兵坚守砌筑岗位,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他砌筑的墙体,横平竖直、严丝合缝,质量上乘。他不仅自己技术精湛,还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年轻工人。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中,他总是冲在前面,不怕累、不怕苦。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与担当,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传承榜样力量。</p> 第四天、美丽乡村 <p class="ql-block">遵义花茂村,昔日贫困凋敝,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花茂村依托特色农业,发展起现代农业产业园;挖掘红色文化与乡愁元素,打造乡村旅游名片。村民们开农家乐、办民宿,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昔日的“荒茅”终成“花繁叶茂”的新乡村。恰如村民诗言:“花丛蝶飞舞,莲下鱼欢畅”,蝶变之路印证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真理。花茂村成为脱贫攻坚的成功典范,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p> 第五天·繁荣昌盛 <p class="ql-block">“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腾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翻天覆地变化。成都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变化日新月异。曾经的皇城坝,如今高楼林立,春熙路繁华热闹。交通四通八达,地铁线路纵横交错。产业多元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崛起。成都既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韵味,又充满现代都市的活力,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和令人向往的魅力之城。</p> 第六天·感动中国 <p class="ql-block">邓萍先烈,在遵义战役中壮烈牺牲,事迹令人动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为红军高级将领,他协助彭德怀指挥战斗,亲临前线观察敌情。在遵义老城前沿阵地,不幸被流弹击中头部,壮烈殉国,年仅27岁。他为革命殚精竭虑,以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契机,用热血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其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p> 第七天·薪火相传 <p class="ql-block">踏上娄山关战斗遗址,仿佛穿越回那段烽火岁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正是此地的生动写照。站在遗址上,那斑驳的战壕、古老的石碑,都在诉说着当年红军战斗的激烈。山风呼啸,似能听见当年的枪炮声。我抚摸着纪念墙,想象着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姿。这次游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艰辛与伟大,也明白我们应珍惜当下,传承红色精神。</p> 第八天·红色精神 <p class="ql-block">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松潘长征纪念馆里,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生动展现着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我们要铭记历史,在松潘纪念馆中汲取信仰力量,坚定理想信念。面对困难挫折,要学习红军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不轻易言弃。在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珍惜当下。更要将长征精神融入日常,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让这伟大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p> 笫九天·血铸山河 <p class="ql-block">当代军人以无畏诠释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抗洪抢险的激流里,他们用身躯筑起堤坝,挡住洪水的肆虐;在抗震救灾的废墟间,他们争分夺秒,搜寻生命希望。面对危险,他们毫不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生命践行责任,用牺牲奉献守护人民安宁,那逆行的身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彰显着军人崇高的精神与无悔的担当。</p> 第十天·同舟共济 <p class="ql-block">三年特殊时期,防疫工作人员的事迹令人动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们便是这般无悔付出。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排查登记、保障物资,守护居民安全;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直面病毒,救死扶伤。他们穿着防护服,长时间工作,汗水湿透衣衫,脸上勒出深深痕迹。有的甚至不幸感染牺牲,却从未退缩。他们以无私奉献诠释责任担当,用坚守和付出,为我们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固防线,守护着我们的岁月静好。</p> 第十一天·敬仰缅怀 <p class="ql-block">踏入遵义烈士陵园,来到英雄纪念碑前,崇敬与哀思满溢。“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碑上英名闪耀,诉说着往昔峥嵘。先烈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在这方土地上留下不朽传奇。他们以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为理想而战。抚今追昔,方知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缅怀先烈,传承其精神,让那不朽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激励我们奋勇前行。</p> 第十二天·忠诚使命 <p class="ql-block">在心中,“最可爱的人”有着最动人的模样。西北女军官李月,便是其中闪耀的存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她如那守边飞将,驻守在西北广袤大地。那里风沙漫天,条件艰苦,她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训练场上,她身姿矫健,带领战士们摸爬滚打;生活中,她又似温暖姐姐,关心战友冷暖。她把青春献给国防,用柔弱肩膀扛起责任,以坚定信念守护边疆安宁,她就是那最可爱、最值得赞美的巾帼英雄。</p> 第十三 天·传承薪火 <p class="ql-block">走进四渡赤水纪念馆,仿佛置身那段烽火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馆内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四渡赤水的传奇。红军巧妙穿插,不断创造战机,在赤水河上书写了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军事奇迹。我被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深深震撼。这让我明白,面对生活难题,也应像红军一样,保持灵活应变、勇往直前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奋勇前行。</p> 第十四天·缅怀先烈 <p class="ql-block">图片是江姐和杨靖宇。江姐,是为革命理想甘洒热血的英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她一生的写照。在渣滓洞监狱,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竹签钉入十指,她坚贞不屈,未吐露半分党的机密。她以钢铁般的意志,承受着非人的痛苦,始终坚守着对革命的忠诚。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甘愿奉献一切。江姐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她的事迹如璀璨星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传承红色精神。</p> 第十五天·瞻仰遗踪 <p class="ql-block">踏入朱德故居,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故居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见证着朱德元帅成长的足迹。仿佛看到朱德元帅年少时胸怀壮志的模样。他一生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历经艰难险阻却始终坚定如初。参观让我深刻感悟到,正是无数像朱德元帅这样有着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的先辈,才铸就了国家的新生。我们应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不畏艰难,奋勇前行。</p> 第十六天·热血铸魂 <p class="ql-block">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生动展现了战役的惨烈与辉煌。战士们以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在东北大地与敌军殊死搏斗。参观中,我深切体会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先烈们的奉献与牺牲,铸就了国家的基石。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先烈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向前,不负先辈的期望。</p> 第十七天·视死如归 <p class="ql-block">土城青杠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首场战斗。红军与敌军在此展开激战,虽未达成歼灭敌军目标,但为红军一渡赤水争取了战机。它是红军军事战略转变的关键探索,让红军积累了宝贵战斗经验,彰显了英勇无畏精神。它也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实践检验,为后续长征战略调整奠定基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令人动容。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奋勇前行。</p> 第十八天·星火燎原 <p class="ql-block">走进秋收起义纪念馆,仿佛置身那段烽火岁月。馆内陈列的斑驳武器、泛黄文件,诉说着起义军民的英勇无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在此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重要一枪,点燃革命星星之火。看着一幅幅画面,我深切感受到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大无畏精神。他们于艰难中开辟新道路,为民族解放不懈抗争。这让我明白,今日的和平繁荣来之不易,我们应传承先辈精神,为实现理想奋勇前行。</p> 第十九天·感天动地 <p class="ql-block">上甘岭阵地上,硝烟蔽日,焦土寸寸。战士们蜷缩在狭小的坑道里,嘴唇干裂却舍不得抿一口珍贵的水;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与敌人肉搏。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时,山风呜咽如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惨烈与壮烈的交织,让我明白:和平从来不是天赐,而是用血肉铸就的丰碑,我们当永远铭记那些为山河无恙而战的英雄。</p> 第二十天·跨跃崛起 <p class="ql-block">西昌卫星发射基中心,看着那宏伟的发射塔架、忙碌的工作人员,让我热血沸腾。“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这里,一枚枚火箭搭载着卫星直破云霄,那是我国国防军事力量崛起的生动注脚。看着卫星精准入轨,我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与拼搏。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我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它让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底气。这崛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向着更高更远的星辰大海进发。</p> 后记 <p class="ql-block">二十次日升月落,二十段深情的诗意打卡,宛如一次跨越时空的信仰朝圣,在红色热土的浸润中落下帷幕。我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沧桑的旧址前,在英雄的塑像下,在每一片承载着记忆的土地上,以游学的姿态触摸滚烫的历史脉搏,以诗意游学倾诉滚烫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回望七月,南湖红船仍在心中激荡,“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誓言回响;步入八月,南昌城头的枪声化作强国强军的铿锵步伐。“八一”,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矗立在民族精神高地的信仰丰碑。那抹不褪色的中国红,是党引领我们走向辉煌的航灯;那道坚实的迷彩绿,是军人守护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铁壁铜墙。每一次打卡,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每一段诗行,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愿这份在骄阳下凝结的“诗”与“史”,让薪火之光更加明亮,让“星火燎原映日月,诗行万里续春秋”的信念永远照亮我们砥砺前行的道路!愿初心永恒,愿军魂常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