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火炬 砥砺前行

铎翁

<p class="ql-block">昵称:铎翁</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1769957</p> <p class="ql-block">  104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犹如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与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98年前,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党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坚实保障。建党建军,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基石。党为军队注入信仰与灵魂,指引前进方向;军队则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 </p><p class="ql-block"> 在 新时代,我们应铭记建党建军的伟大意义,传承红色基因,让建党建军精神永放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二十天的诗意打卡,似乎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现将那澎湃的片段乐章,编成合辑,以纪其盛!</p> 第一天·红船启航 <p class="ql-block">  题目:除南湖革命纪念馆,您还去过哪些建党相关景点?</p> <p class="ql-block">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去年秋,站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热土,往昔峥嵘岁月仿若重现。1927 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华夏。毛泽东同志引兵井冈,创建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他深入分析国情,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宛如在黑暗中亮起一盏明灯。星星之火自此点燃,历经风雨,终成燎原之势,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p> 第二天·黄河延魂 <p class="ql-block">  题目:借景母亲河流经家乡的所见所感,抒发您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p> <p class="ql-block">  赣江如一条碧绿绸带,绕着家乡蜿蜒流淌。千百年来,她用甘甜乳汁滋养两岸沃土,稻浪在她怀抱里翻滚,炊烟在她眼眸中升起。岸边的老榕树记得,祖辈们曾在此浣纱、摆渡,孩童们追着浪花奔跑。"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母亲河静静流淌,载着乡愁,也载着希望。每次凝望她,心中总涌动着暖暖的依恋——她是家乡的血脉,更是我们心底永远的眷恋。</p> 第三天·时代楷模 <p class="ql-block">  题目:请走进您的家乡、社区,聆听百姓口中的感人事迹,让榜样的力量在寻访中传承、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江西吉安新圩镇的陈桂平医生,扎根社区二十余载,背着药箱踏遍街巷田埂。老人行动不便,她上门问诊;贫困家庭吃药难,她自掏腰包垫付。疫情期间,她连续值守卡口,用体温计丈量责任,用防护服裹紧担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陈医生以平凡坚守诠释医者仁心。他让我明白,伟大出自平凡。今后我要以他为镜,在岗位上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奉献,把小事做好,把民生放在心上。</p> 第四天·美丽乡村 <p class="ql-block">  题目:您游学中感触最深的美丽乡村是哪里,举例说说它的“化蝶”经历吧。</p> <p class="ql-block">  渼陂古村曾一度沉寂,而今重焕生机。青石板路串联起280多栋明清建筑,红色旧址诉说革命故事,庐陵匾额彰显文风底蕴。“旧貌换新颜,古村展新姿”,这里融红(革命遗址)、绿(田园风光)、古(建筑文化)于一体,成了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美乡村。漫步其间,既能触摸历史脉络,又能感受乡村振兴脉动,古韵新风交相辉映。</p> 第五天·繁荣昌盛 <p class="ql-block">  题目:请带着大家走进您生活的城市,展示党领导改革开放春风吹绿了城市,处处洋溢幸福和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吉安城的变迁,藏在拔地而起的高楼间,隐于京九铁路与高铁呼啸而过的轨迹里。开发区厂房林立,社区窗明几净,赣江两岸绿廊绵延。“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座城用实干刷新着模样,先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桂冠。如今,漫步街头,既有现代都市的便捷,亦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改革春风里,吉安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宜居篇章。</p> 第六天·感动中国 <p class="ql-block">  题目:峥嵘岁月,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说您旅途中遇见所崇敬的先烈或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东固革命根据地,黄公略烈士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那段峥嵘岁月。他参与领导平江起义,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他屡立奇功,活捉张辉瓒,大败敌军。1931年,黄公略在转移时遭敌机袭击牺牲。毛主席为他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其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人。</p> 第七天·薪火相传 <p class="ql-block">  题目:结合中小学生课本,回忆您曾去过的红色景点;或与儿孙共游革命圣地。</p> <p class="ql-block">  “蜿蜒小道陡且险,朱毛挑粮美名传。”从井冈山黄洋界顺路而下,就来到了红军挑粮小道。当年毛主席、朱军长从山下挑粮上井冈山,那棵曾经为红军遮荫躲雨的大槲树,现在仍枝繁叶茂,生命长青。孙子一边嘴上念念有词,默诵着《朱德的扁担》课文,一边拿起朱德那根扁担放肩上,有模有样挑起来。现场观学,令他印象深刻。</p> 第八天·红色精神 <p class="ql-block">  题目:说说您身临其境,感融最深的是哪种精神,结合景点谈谈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不朽精神。</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深感井冈山精神是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象征。黄洋界炮声犹在耳畔,八角楼灯光仍照人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承它,需在黄洋界感悟斗争意志,于八角楼学习务实精神,到茨坪旧址体会群众情怀。立足当下,把井冈山精神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便是对它最好的弘扬。</p> 第九天·血铸山河 <p class="ql-block">  题目:用一段话讲述当代军人牺牲奉献精神,无悔以生命诠释责任担当的崇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独库公路的每一块路碑,都镌刻着解放军官兵的忠魂。十年筑路,他们在零下四十度的冰达坂凿岩,在塌方频发的深谷架桥,一百多位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天山深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以生命铺就天堑通途,用热血诠释何为担当。如今公路蜿蜒如练,那是他们用忠诚铸就的丰碑,永远指引着我们:坚守责任,无畏前行。</p> 第十天·同舟共济 <p class="ql-block">  题目:三年疫情期间,艰难时刻防疫工作者的身影可还留在您的记忆中,找找那感人的瞬间,告诉大家,人们没有忘记!</p> <p class="ql-block">  走在街上,偶尔还可看到一些防疫遗迹。三年防疫时期,白衣天使们化身逆行勇士。防护服是铠甲,护目镜后是坚毅目光,他们与病毒短兵相接,在隔离病房守护生命。从武汉封城时的星夜驰援,到社区核酸点的寒风值守,他们用疲惫身躯筑起防线。“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份守望相助,正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他们以凡人之躯行英雄之事,让奉献精神在抗疫战场闪耀,照亮了至暗时刻。</p> 第十一天·敬仰缅怀 <p class="ql-block">  题目:您游学过程,清明前后,烈士纪念日在所在城市和家乡,您是否参观祭拜过烈士英雄纪念碑,请用一段话表达缅怀先烈的内心感受。</p> <p class="ql-block">  清明雨落,吉安革命英雄纪念碑前,苍松凝翠。指尖抚过碑上名字,耳畔似有冲锋号角回响。他们以血肉之躯铺就解放之路,用年轻生命换得今日安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此刻方懂这诗句的千钧重量。先烈未竟的理想,正由我们续写。鞠躬时,雨丝沾湿睫毛,心中既有悲痛,更燃着传承的火焰——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我们定守护到底。</p> 第十二天·忠诚使命 <p class="ql-block">  题目:请用深情的语言去赞美心中“最可爱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到井冈山,看了彭德怀元帅事迹介绍。他是当之无愧“心中最可爱的人”。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长征时,于艰难中指挥作战,助红军摆脱困境;抗战中,组织百团大战,振奋全国抗战士气;解放战争里,以少胜多,扭转西北战局。“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他横刀立马的飒爽英姿、无畏勇气与卓越军事才能,深深烙印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民族不屈的精神丰碑,令人敬仰!</p> 第十三天·传承薪火 <p class="ql-block">  题目: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14省,请分享您重走长征路的见闻感悟。</p> <p class="ql-block"> 踏上于都长征第一渡,于都河静静流淌,诉说往昔。1934年,8.6万红军将士在此集结,百姓倾尽全力,架桥助渡。突破于都河,是长征第一步,开启伟大征程,是战略转移关键,更是信念启航。“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一渡,是希望与勇气的开始,见证军民情深,让红军在艰难中寻曙光,走向胜利 ,激励后人传承长征精神,砥砺前行。</p> 第十四天·缅怀先烈 <p class="ql-block">  题目:请您说出下列图片中是哪两位英雄先烈,用一段话讲述这两位先烈革命理想甘洒热血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杨靖宇和江姐。杨靖宇率抗联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冰天雪地里以草根棉絮充饥,孤身与敌周旋至最后一刻,践行“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赤诚。江姐身陷渣滓洞,面对酷刑坚贞不屈,用鲜血写下“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绝唱。正如“英雄血染江山红,史册长留不朽名”,他们以生命铸就信仰丰碑,让红色基因融入民族血脉。</p> 第十五天·瞻仰遗踪 <p class="ql-block">  题目:说说您游学过程探访过哪些名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  踏入渼陂古村,岁月的韵味扑面而来。走进毛泽东旧居,那副“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的对联,尽显伟人的豪情与儒雅 。朱德旧居朴素整洁,让人看到他的质朴。曾山故居里,“家慈五男二女留独子;先父三难一死为人民”的对联,诉说着革命家庭的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他们以无畏与担当,为新中国奠基,让后人敬仰。</p> 第十六天·热血铸魂 <p class="ql-block">  题目:说说您参观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或解放战争各战役(渡江战役等)纪念馆的深刻体会。</p> <p class="ql-block">  站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锈迹斑斑的枪炮、泛黄的战旗静静陈列,仿佛仍能听见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呐喊。战士们用木船劈开长江天险,用血肉之躯铺就解放之路。正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场战役彰显着彻底革命的决心。如今江风依旧,先烈的勇毅早已化作民族前行的力量,提醒我们:盛世来之不易,初心永当铭记。</p> 第十七天·视死如归 <p class="ql-block">  题目:讲述“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狼牙山巅,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将日军引向绝路。弹尽后砸毁枪支,毅然跃下悬崖,用生命践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他们用壮举诠释了何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精神不仅是战争年代的铁血担当,更化作穿越时空的火炬,照亮后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于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征程,让英雄的脊梁永远挺立于民族精神的高地。</p> 第十八天·星火燎原 <p class="ql-block">  题目:分享您参观与建军节相关的南昌起义等纪念馆的所见所感。</p> <p class="ql-block">  踏入南昌起义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的旧物、泛黄的信件,再现了1927年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雕塑《石破天惊》中,有力的大手紧握扳机,象征着起义的震撼开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先辈们无畏的牺牲,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走出纪念馆,心中满是对先烈的敬仰,也更懂得和平的珍贵。</p> 第十九天·感天动地 <p class="ql-block">  题目:讲述观看“上甘岭”或“长津湖”等抗美援朝电影印象最深刻和感人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电影《上甘岭》中,战士们在坑道里分享一个苹果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干裂的嘴唇、布满伤痕的手,传递的不仅是水分,更是绝境中的信念。当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当战士们高唱军歌冲向敌阵,我读懂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诚。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毅,永远是照亮民族精神的灯塔,提醒我们:安宁之下,皆有负重前行。</p> 第二十天·跨越崛起 <p class="ql-block">  题目:随您走进中国文昌、酒泉等卫星发射中心,讴歌您所敬仰的两弹一星元勋,诉说国防军事力量崛起的激动心情。</p> <p class="ql-block">  踏入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巨大的发射塔直插云霄,令人震撼。展厅里,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介绍令人动容,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冲破技术封锁,让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当了解到如今航天发射任务的一次次成功,见证国防军事力量崛起,我不禁心潮澎湃。“可上九天揽月”,先辈的梦想已成真,而中国航天也必将迈向更辽阔的宇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