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黃山

迎红

<p class="ql-block">图/文 迎紅</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7日,立秋。经过无数次的憧憬,在周密的计划安排下,我们一家三口于上午7点20到达黄山风景区南大门,正式开启了登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  对黄山最早的憧憬来自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爸爸到黄山开笔会,回家后带回了几张黑白照片。其中有张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片上的爸爸站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面,身体微微倚着栏杆,右手拄着一根木拐,面孔侧向一边,两眼注视前方。在当时,那是我不能轻易到达的地方,爸爸与黄山松的照片,给我埋下了一个愿望,有朝一日,一定要去登黄山!</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黄山早已不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方,更何况我身处浙西小城,讲到距离,开车不过两小时的路程,几乎是“一踩油门就到”的地方。但是,计划总也没有变化快,不知是不是我与黄山缘份太浅,还是“好事多磨”的缘故,多次出行计划都被琐事中断,其中有一次甚至在已订好酒店,预约好门票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因此,此次登山对我来说,无疑是圆梦之旅。</p> <p class="ql-block">  行程开始一如预想般顺利,几乎没有等待,我们花十五分钟时间就坐上了前往景区大门的接驳中巴,在排队等候了四十分钟后,我们终于乘上了上行缆车,于8:50分到达了云谷索道上站白鹅岭。登顶行动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  此时,日照云开,凉风习习,入眼处,青山翠谷,白云如流水般在山头涌动,真是乱云飞渡,变化万千,不禁让人叹为观止。走出白鹅岭,向右是石笋峰,这里的景点有童子拜观音、吠天犬、仙人采药,全都维妙维肖,尤其是童子拜观音,童子的虔诚,观音的仙姿,仿佛下一秒钟仙人的衣袂就会随风飘动起来,让人赞叹不绝。</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了石笋峰,向始信峰走去。由于正值旅游旺季,山道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山道窄处,需排队有序前行,均有工作人员指引。据记载,此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来过两次,但得名却是来自明代诗人黄习远的三次登峰经历。峰顶仅有十多平米,拍照也需排队。在峰顶远眺,但见周围怪石嶙峋,耸竦险峻,而尤见树木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其中松树为多,且姿态万千,有苍劲有力的、有婀娜多姿的,有亭亭如盖的,也有展枝迎客的,还有的枝条展露出雷击火灼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过了始信峰,不远就是北海宾馆,宾馆前有观景台,正对着梦笔生花和笔架峰。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仅一处梦笔生花已让人惊叹不已,不料近处竟然还有笔架峰,黄山真是处处让人产生惊喜!</p> <p class="ql-block">  转头继续往前走,此去必打卡地——猴子观海。此时太阳渐渐隐在了云层后面,山上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形成一上一下两个队列,对向来的大多是从玉屏索道过来的游客,想走快也是不可能的。我徐步走过清凉台,这时山林间好似起了一层轻雾,缭绕不散,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我再度看向天空,天空的颜色已由湛蓝变为灰青。我昨日看过光明顶气象预报,提示午后有60%的下雨概率,如果一下雨,在山上那是什么景也看不到的。一切随缘吧!想到现在独自还在民宿等我们的小狗旺仔,我认为顺利安全下山才是目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打卡了猴子观海。我穿过层层的松枝与石猴遥遥相望,这边是人头涌动,那边是遗世独立,感到别有一种孤寂涌上心头。这时,突听得耳边有人声传来:“哇!有头有手有脚,就差成精啦!”听了不禁会心一笑。黄山,真是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下得坡来往回走,已是11点,我们向光明顶进发。此时雾气渐浓,水汽亦渐渐凝结,走在山道上,头顶的松枝不时地滴下水来,空气中的湿度很大,山风鼓吹,生出阵阵寒意,我跟儿子拿出背包里的防晒衣披上,就这一功夫,黄山已被雾气笼罩,数十米开外,不见山景。我们依次路过团结松、排云亭、飞来石,景色朦胧已是难以辨认。再加上通向光明顶的石阶陡峭连绵,我几次力竭,停步休息,路上人多,停住了就容易变成路障,队友带着儿子继续前行,留我一人慢慢前进。就这样,我停停歇歇,于中午11点50分终于登上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此会合,稍事休息,补充了点能量。可惜光明顶的气象球在大雾下已难见真容。山风凛冽,山景已无从欣赏,我们当即决定打卡迎客松后,按原计划从玉屏索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  从光明顶往下走,山势明显陡峭起来,部分山道狭窄,也更拥挤,但幸好大部分是下行道路,我拄着登山杖,也相应缓解了膝盖的压力。此时,零星的雨点终于落了下来,我们已无心看景,径直向迎客松前进。突然,我发现路边有块奇石正被人围观,仔细一看,只见朦胧的一个轮廓,边上有导游正在讲解,原来这是仙人指路,但从我这个角度望去,却活脱脱像一只华贵的孔雀。黄山之景真是无奇不有!</p> <p class="ql-block">  在经历将近一个小时的艰难山路后,我们终于到了迎客松。什么也降低不了大家打卡的热情,这里也是人流如织,大家有序地排队打卡。在此,我终于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夙愿。我将照片发给爸爸,爸爸说:“迎客松瘦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重新转头寻得下山的路,顺利从玉屏索道下山。此次登山,从云谷索道上、玉屏索道下,在山上步行7.45公里,步数2.6万步,全程耗时5小时2分钟,终于了了一桩心愿,但黄山的这一场雨,却给我留下了许多的念想。站在山脚,我再次望向云雾缭绕的山峰,虽然此次未能一睹黄山真容,但想来事事难求圆满,随心而行吧。</p><p class="ql-block"> 黄山,我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