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早出发,来到保定东湖公园,这里是一个集生态景观、文化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园,适合自然爱好者、亲子家庭和摄影爱好者游玩。</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皮划艇训练基地。</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有趣的雕像,彰显了城市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湖面碧绿,水草摇曳,常见白鹅游弋,适合休闲漫步和摄影。</p>  <p class="ql-block">沿湖设置的景观廊道,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欣赏湖光山色和周边美景。</p>  <p class="ql-block">环着湖边还有咖啡厅、西餐厅,游览参观后在这里歇息会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关汉卿大剧院经常举办各种音乐会、戏剧演出、文艺晚会等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 。</p>  <p class="ql-block">驱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来到此处一眼就能看到门楣上悬挂的“直隶总督署”匾额,据说不同时期的总督上任,会根据自己的心境和时代背景,或更换匾额,或题字明志。</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总让人觉得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矗立在古城中心,藏着数百年的风云故事。若你慢慢走近,那些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里的细节,便会一点点铺展开来,讲一段关于清代官场、地域治理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它的位置在保定莲池区裕华西路,如今看是闹中取静,但在清代,这里可是直隶省的“政治心脏”。直隶总督署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算起来已有近3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清代全国设八大总督,直隶总督的地位尤为特殊——因为管辖着京畿要地,相当于“天子脚下的封疆大吏”,所以这里也成了清代省级衙署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有“一座总督署,半部清史稿”的说法,可不是虚言。</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便是署内的核心区域,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四堂,两侧还有东西厢房、耳房,构成了典型的“前朝后寝”格局,就像缩小版的皇宫,处处透着森严的等级规矩。</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是八大总督之首,中间这个门只有在迎接大官员和圣旨的时候才会打开,其余小官“文东武西”,即文官走东门,武官走西门。</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可以看到此牌匾牌,意思是:公正才能明察事理。</p>  <p class="ql-block">大堂是整个署衙最气派的地方,也是总督举行重大仪式、公开审理大案的场所。抬头看,梁枋上悬挂着“恪恭首牧”等匾额,多是皇帝御笔,既是褒奖,也是警示。堂中央摆着总督的公案,案上放着文房四宝、印信令牌。</p>  <p class="ql-block">这红色的牌子代表的是官员的“职衔牌”。李鸿章当时的头衔共有16个。想象当年总督端坐于此,升堂理事,阶下皂隶林立,那股威严之气,仿佛还萦绕在梁柱间。</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的俸禄,其中养廉银15000两,可以随便花,比如买房子都可以~但是要记账,从雍正开始建立这个制度,给官员们足够的钱花,目的是让他们清正廉明,不要去贪污受贿。</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堂往后,二堂就显得低调些,这里是总督日常办公、与幕僚商议政务的地方,偶尔也会在此接待级别稍低的官员。墙上挂着的《直隶总督署职官图》,密密麻麻记着历任总督的姓名和任期,你若仔细看,会发现不少熟悉的名字: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都曾在这里办公理事。</p>  <p class="ql-block">比如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达25年,署内不少陈设都带着他的印记,连他当年批阅的奏折副本,如今都妥善保存在展柜里,字里行间能窥见他处理洋务、应对时局的焦灼与筹谋。</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帝视察保定腰山王氏庄园棉行为背景,主持编纂了《棉花图》,系统记录了植棉至织染全过程,乾隆帝为每图题写七言律诗,同年七月图谱与诗作阴刻于端石。</p>  <p class="ql-block">乾隆的印章</p>  <p class="ql-block">在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展陈中,历任直隶总督的业绩是重要内容,这些封疆大吏在任期间的作为,既与清廷的治国方略紧密相关,也深刻影响着直隶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些总督的业绩,既有维护清朝统治的一面,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直隶地区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成为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中展现晚清历史脉络的重要内容,让观众得以透过封疆大吏的作为,窥见那个时代的复杂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在直隶总督府博物馆后院西厢房,设有《衙门里的师爷》专题展览 。低矮的厢房里,还有蜡像再现师爷们伏案工作的场景,刑名师爷案头可见《大清律例》抄本,钱谷师爷手中握着算盘。此外,游客还可通过博物馆的AR智能眼镜,让虚拟的“师爷”伴随游览并全程讲解,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师爷多为“场屋不利”之士,即科举失意者,他们通过精修幕学来赢得官员青睐,其中以“绍兴师爷”最为著名。此外,幕主的亲属、门生故旧也可能受聘为师爷。</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幕府是晚清极具影响力的智囊机构,对晚清政局、军事、外交、学术、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鹄”号,其改进方案就曾在幕府的翻译处商讨。</p>  <p class="ql-block">天津教案处理结果引发国内舆论强烈不满,曾国藩也因此背负“卖国”骂名,次年便调离直隶,由李鸿章接任。李鸿章到任后,基本延续了曾国藩的处理方案,但在细节上稍作调整,减少了死刑人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愤。</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凭借“广收、慎用、勤教、严绳”的用人之道,招募了近三百人,盛况空前,为天下一时之最。其中不乏左宗棠、李鸿章等后来官至总督、巡抚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幕府内创淮军,办企业,外理交涉,定款约,不仅是军政决策机构,还深度参与到洋务运动等近代化事务中 。</p>  <p class="ql-block">幕府成员众多,涵盖了军事、经济、外交等多领域人才,如盛宣怀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以直隶总督身份兼任北洋大臣,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创办了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等一系列军用和民用工业,还筹建了北洋海军。</p>  <p class="ql-block">同时,在他推动下,中国分批派出幼童赴美留学,培养了詹天佑等人才,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清代直隶总督廉政文化》展,整体分为廉政官制、廉政绩事、反腐镜鉴三部分 。</p>  <p class="ql-block">处罚事例。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和案例,展现了清代对腐败行为的惩治以及腐败现象带来的危害,以史为鉴,警示后人。</p>  <p class="ql-block">该展览利用实物、触摸屏、油画等多种形式,将直隶总督署照壁、公生明牌坊、官箴、奏疏、诗文等廉政元素与直隶总督“勤政爱民”“以民为本”“崇廉尚廉”的廉政实例相结合,对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数字体验馆位于东路,占地400平方米,包括序厅、数字长廊、沉浸空间三部分,运用多种科技手段,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p>  <p class="ql-block">10米的长廊画卷,融合总督署特色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清代著名的5位直隶总督的经典故事 。随着游客向前走动,身边的画面会变幻色彩,一步一景,满满的历史穿越感。</p>  <p class="ql-block">体验馆里安装了113平方米360°高清环形大屏,配合投影及声控设备 。大屏内容展示了直隶总督发出的决策所诞生的“唐胥铁路”“开平煤矿”“天津机器局”等历史事件,生动呈现了直隶总督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影响 。</p>  <p class="ql-block">如今走在总督署里,脚下的青石板被磨得光滑,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光影斑驳。那些曾经的权力博弈、政务繁冗,早已沉淀在砖瓦之间。但当你看着公案上的笔墨、墙上的历任总督名录,依然能感受到它作为“清代省级衙署标本”的分量——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立体的史书,娓娓道来着那个时代的官场生态与地域治理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保定的衙署风烟留在身后,迁西的月色已铺满心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