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漫行记:冰山之巅的盛夏奥胡斯

一天行

引子:相闻于未见时 <p class="ql-block">  奥胡斯是我此次邮轮行最大的收获之一。</p><p class="ql-block"> 以前从未来过奥胡斯。甚至鲜有所闻。并不是它不出名,而是所谓见多识广的我确有孤陋寡闻之处。这次邮轮行安排停靠此站,行前特意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这座位于日德兰半岛东岸中部海滨的城市,虽然人口不到30万,却是丹麦的第二大城市和半岛最大的港口,不仅有工业基地,也是农牧产品集散地,同时还是丹麦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都不惊奇,惊奇的是它的独特与不凡:独特,在于它拥有全球最独特的艺术中心和最富创意的建筑群;不凡,就这么一座小城居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世界最幸福快乐的城市,在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中位列第307名。 </p><p class="ql-block"> 见到奥胡斯的那一刻也的确让我对它刮目相看。当邮轮缓缓切开卡特加特海峡的晨雾,奥胡斯从天际线上由暗到明由远至近地跃到我们面前时,着实也把大家惊到了。环绕着奥胡斯湾的这座美丽城市,像一字形一样面朝着大海。当我们乘坐的邮轮驶向港口时,仿佛整座城市敞开了热情的臂膀来拥抱我们。它那纵横交错宽敞平坦在你眼前无限伸向远方的街道,那高塔耸立红墙绿瓦让你不得不注目仰望的大教堂,那星罗棋布高低错落像海浪般前赴后继向你涌来的梯次建筑群,给你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你不得不对它怡然称快欣然而乐。尤其是在那一片古建筑背景之下,美丽的海边竟然还坐落着几栋造型独特设计新颖的玻璃幕墙式的现代风格建筑,给古老的城市增添上了跳动的活力,更丰富了它动人的色彩。这完全就是一座古老又时尚历久而弥新的欧洲城市。看到这样的城市,大家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争相涌到出舱门等待着登岸观光。</p> 海河交汇处的文化古都 <p class="ql-block">  作为丹麦的核心城之一,奥胡斯也是一座拥有千年以上历史的老城。奥胡斯(Aarhus)的名字来自于古丹麦语的“Aros”,是小河口的意思,因这片土地就正好卡在奥胡斯河的河口之上。公元八世纪,当维京人驾驶长船驶出奥胡斯湾时,这座被橡树林环绕的峡湾要塞已经初具雏形。但奥胡斯老城的真正发展是始于公元948年它被确定为天主教主教驻地之后。随着中世纪时丹麦王朝的兴盛,它也曾一度辉煌。作为曾经北欧霸主的主要货运基地,当时此处商船往来,车马如龙,金银汇聚,市井繁华,迎来了属于它的光辉岁月。那座在北方文艺复兴春风中建造起来的圣母大教堂的尖顶刺破了北欧的天空,也是风光一时。它一跃成为了日德兰半岛东岸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也是连接挪威和丹麦其他城市的交通枢纽。尽管过后随着丹麦王朝影响力的下降它也随之渐衰。但自19世纪起,它紧跟着工业革命的步伐,鼎故革新,重建港口,扩大规模,提高货物吞吐量,加快了城市发展速度,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从而使它成为了丹麦最重要的经济地区,也奠定了当今第二大城市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经济发展自然带动了社会生活全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的发展。奥胡斯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日德兰半岛的文化中心。这既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更与它深厚的文化传统相关。这座城市的当地居民对文化热心爱好的程度远超乎你的想象。正因为这样,上世纪三十年代,当丹麦首位女建筑师玛格丽特·汉森在设计奥胡斯大学时,特意考量了城市的特性与文化传统,适应当地民情,用曲线混凝土建筑群重新定义了"知识灯塔"的模样,给古老的城市注入了鲜活的原素,从此这座千年古城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木上翩然起舞,在建筑艺术史上屡有创新,创意独特不拘一格又开创新风引领时代的建筑不断面世,从而博得了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p> 穿越千年的老城漫步 <p class="ql-block">  不难看出,奥胡斯就是一座积厚流光,推陈出新,既竭力保护传统建筑,又在不断增创新意的古老又青春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像欧洲其他历史悠久的古城一样,奥胡斯也保留着老城,而且老城区就在市中心。很幸运,奥胡斯的国际邮轮客运码头同样位于市中心。我们登上邮轮14层甲板上,立马就把奥胡斯老城的大街小巷一览无遗地尽收眼底。放眼望去,眼前一片带着强烈欧风式的中世纪建筑,中间突出着几座高墙厚石的堡垒式宫殿,钟塔高耸的基督大教堂尤为打眼,处处令人瞩目。不过,更吸引我们目光的是港湾远处的一组几何建筑群。那凭海临风的风姿,那“海畔尖山似剑铓”的别具一格的造型,与古城的沉淀厚重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但仿佛又给古老的土地增添了一丝青春的活力与勃勃生机。如此跨时代的建筑群为何会出现在这一片古建筑之间?我们不得其解,于是决定改变原来行程游览线,舍近求远,先去看看这片新式建筑群,回头再游览老城。</p> 维京港口的图书馆 <p class="ql-block">  从码头一出来,我们就被近在咫尺的一栋盖得像体育馆一样大的现代建筑吸引住了。其实,从邮轮上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庞然大物。这栋带着玻璃幕墙的水泥建筑物堂堂正正坐落在码头之上,倒映在水中的雄姿格外出彩,丝毫看不出与身后古老的城区有什么违和感,反而让古城更加精神焕发。</p><p class="ql-block"> 走近才知道这里竟然是个图书馆。不过,这可是个不一般的图书馆。从外表看,图书馆由于架在轻轨中心站之上的宽阔地带上,显得格外突出。整个建筑360度全方位地对着港口、海湾与城市,远看像正方型,近看是多边型,就像是一个动感的旋转体,很难分辨出来它的正反面,我们转了半天也不确定正门在那。进到里面首先感觉到格外的宽敞明亮,除了藏书丰富,里面用了很大空间来布置与创造阅读氛围,尤其是少儿阅读的环境与设施。馆内馆外都放置了很多儿童游乐设施与雕塑,一大早就看到有人领着孩子进来。看得出来,这里是孩子们学习和益智的好地方。准确地说,这里不仅是个图书馆,更是一个文化中心。介绍上说这里也是经常举办各种电影、音乐、绘画及艺术等交流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它是北欧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奥胡斯有史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2015年6月开放以来已成为奥胡斯对外文化交流最好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国际邮轮港口上</p> <p class="ql-block">老港区</p> <p class="ql-block">闹市涂鸦</p> <p class="ql-block">奧胡斯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的儿童游乐区</p> 城堡里的海关与喷泉中的少年 <p class="ql-block">图书馆直接连着海边的奥胡斯海滨长廊步道,沿途建了不少雕塑作品,有纪念雕像,也有艺术作品,共同沐浴着奥胡斯海湾升腾雾化的水气。走不远就看到了一座像宫殿城堡一样气派非凡的建筑,乍一看以为是旅游点,走近一看原来是奥胡斯海关(Toldboden),如今这里也是AKQA Aarhus设计工作室的办公楼。城堡不对外开外,正当我们只能悻悻离去时,看到了斜对面海边的赫尔曼.萨林斯广场(Herman Sallings Plads)上,一群热力四射的青少年们正在广场中央的喷泉中穿梭起舞,好一幅夏日消暑欢乐图。这个喷泉也正是我们今天要打卡的“无限喷泉(Endless Connection)”景点。</p> <p class="ql-block">奧胡斯海关</p> <p class="ql-block">“无限喷泉”与少年</p> 学院派展现的现代风采 <p class="ql-block">刚离开广场,我们立刻被对面一栋现代水泥建筑物吸引到了。它像图书馆一样,也是玻璃幕墙,也是切割似的多边形,也是倒映在水中央,但它位置更突出,伫立在曲水怀抱的广场之上,且设计更新颖更前卫,更具超时代的原素,也更具吸引力。我们暂时放下前方港湾的目的,先求眼前的未知,急忙跑过去一探乾坤。进去一看,原来这里并不是什么对外开放的景点,只是一座学校,建筑物大楼名叫“印古巴 - 纳维塔斯(Incuba - Navitas)”,即奥胡斯海洋与技术工程学校的教学大楼。大楼内还包括一个乌克巴科学园和非盟工程系。 似乎还和丹麦历史悠久、规模第二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奥胡斯大学有些关系。虽然此处非观光景点,但我们并未感到任何失望,反而觉得有些小幸运,因为学校建筑本身的设计与装饰,已让我们见识到了古老的奥胡斯在今天展现出来的现代风采。</p> <p class="ql-block">海滨长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奧胡斯海洋与技术工程学校</p> 冰山公寓的几何学与光影美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沿着海滨长廊步道向北,步行十分钟后,远处那些几何造型的建筑越来越清楚,尤其是那几栋赫然耸立在海角上的锯齿状的白色建筑,仿佛就像漂浮于海平线上的冰山被海水冲上了岸一样。正如其名,“冰山公寓(Iceberg Project)”就是这建筑群的名字。原来这里是由丹麦CEBRA事务所与荷兰建筑团队从2013年开始联手打造的滨海公寓。我们信步走进小区,看到200多间公寓以24种角度倾斜,每户阳台都像冰晶切面般折射着不同光线,煞是好看。难得的是,“冰山公寓”不仅观赏性强,更是在设计中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整个布局通过形态变化优化减少能耗,并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那些外墙波纹铝板后面隐藏着太阳能电池,就连屋顶花园上驯鹿雕塑的金属鹿角其实都是5G信号增强器。</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冰山公寓理所当然获得了成功。一经推出,大受热捧,建成当年就荣获了欧盟当代建筑奖。政府趁势利导,加大开发力度,将原来这一大片被废弃的海运集装箱码头全都纳入了开发发展项目规划之中。现在这里已变成了一个涵盖酒店、商场、写字楼、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水上游乐场以及包括冰山公寓在内的综合性社区。无疑,古树可开新枝,老城也可重新开发——只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从公寓一直逛到商业街,好彩早晨商铺大多未开,否则我们这大半天也走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来到亮眼的冰山公寓</p> <p class="ql-block">别具一格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光影之美</p> <p class="ql-block">连成一片的新区</p> <p class="ql-block">新型的钟楼公寓</p> <p class="ql-block">商业街边</p> <p class="ql-block">新区的水上乐园</p> <p class="ql-block">奧胡斯国际会展中心</p> 令人瞩目:主座教堂的双重辉煌 <p class="ql-block">  欣赏完奥胡斯的新颜,该去看看它的老城旧貌了。往回走十几分钟跨过沿海大道后,就进入到了对面那一片石墙板瓦老房簇拥着狭窄小巷的中世纪老街区。在高低不平的砖石小路上往前步行不远,我们就站在了奥胡斯大教堂(Aarhus Domkirke)的阴影下。大教堂非常醒目,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建得高,它那高耸入云的钟楼,几乎在奥胡斯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这座大教堂尖尖的塔顶。二是盖得长,跨度比一般教堂都大,内部纵深长达百米,可谓是全丹麦最长的教堂。</p><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始建于12世纪,至今最东端仍保留着当时最初建的罗马式礼堂,其余部分则为15世纪后增建的哥特式风格建筑。教堂外墙的红砖在阳光下燃烧似火,教堂里面同样金碧辉煌,装饰讲究,挂满了圣经故事的壁画。其中为纪念14世纪那场瘟疫而建的镀金祭坛闪闪发光,非常令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步入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步向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奧胡斯主座教堂</p> 大广场:不可忽视的雕像与剧院 <p class="ql-block">  有可能是由于大教堂太长的关系,与其他教堂广场一般都是建在教堂正面不同,这个大教堂的主教广场却是建在与它平行的侧旁,也同样与它等量齐观般修长。广场前方立着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骑马雕像(Equestrian statue of Christian X)。这大概与他二战期间通过骑马巡视首都街头以激励国民而被称作“骑士国王”有关吧。</p><p class="ql-block"> 主教广场的东南角则坐落着著名的奥胡斯剧院(Aarhus Theatre)。这也是一栋15世纪后的古老建筑,属于中世纪繁荣时代产物,与大教堂一起见证过丹麦王朝的兴衰,是老城遗存下来的重要的老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主教广场</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十世骑马雕像</p> <p class="ql-block">奥胡斯剧院</p> 为女性筑梦的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在大教堂的东北角,我们看到了两个性质完全不同博物馆并排在一起,坐北的是军事博物馆,朝南的则是女性博物馆——这可是全球少有的专门介绍女性生活的博物馆。展馆通过大量女性生活实物和文物,以及图片和艺术品,全方位展示了女性生活与文化,着重介绍了丹麦女性的历史,包括丹麦小孩的实际生活状况,以求引起全社会对妇女和儿童的重视和理解,从这个展览不仅可以看出丹麦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感受到丹麦社会对女性的尊重与关心。</p> <p class="ql-block">女性博物馆与军事博物馆并排而立</p> <p class="ql-block">奥胡斯酒店</p> 在地下发声的博物馆 <p class="ql-block">主教广场的西边还有一个维京博物馆。招牌亮,地方小,很难找。说穿了,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迷你型的地下博物馆。看到它纯属巧合。我们离开大教堂去往其他景点时路过它。正巧它立在街旁的昭告天下的大广告牌还算醒目,但广告写着的博物馆却很难看得到。原来它藏在大厦地下,只在门墙边留了一个小口进去,乍看根本不相信这是个博物馆。探头进去,走到下面一看,才知道它还真是一个博物馆。馆内展览以图片文字为主,辅以少量实物,主要介绍维京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和历史。博物馆本身隶属于莫斯格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维京博物馆</p> Salling的空中风采 <p class="ql-block">接着来到奥胡斯萨林商场(Salling Aarhus)。这完全是根据朋友推荐来看的景点,说它是看老城全景的好地方。这对已经在邮轮上饱览了全景的我本无多大吸引力,只因为正好路过就顺便一顾。这一顾还真心点赞。萨林它原本只是奥胡斯的一个大型商场,可能是为了方便游客观光也或是为了吸引顾客光顾,商场特意把整个大厦顶楼平台布置成了露天观光层,不仅有直达电梯以及商场内地上地下都张贴着醒目的引路标志,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挑高斜着伸向空中的瞭望台,并加建了一个伸出建筑主体的观景玻璃廊桥"无限之桥",真是竭力营造刺激与浪漫之氛围。不说此处确实是市区内俯瞰古城景色的好地方,仅商场这种不为谋利、免费为大众提供服务的做法,就很值得赞赏。</p> <p class="ql-block">奥胡斯萨林商场</p> <p class="ql-block">空中廊桥“无限之桥”</p> <p class="ql-block">空中瞭望台</p> 自带喜感的市政厅 <p class="ql-block">从商场出来,往南走一个路口就来到了奥胡斯市政厅(Aarhus rådhus)。市政厅是一座建于1941年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外型看上去很普通,方方正正,但建筑面积不小。里面内庭宽敞明亮,落落大方,很有气场,算是奥胡斯现代建筑中的代表作。它最有看头的地方,是拥有一座高高的可以登高望远俯瞰全景的四方型钟塔。而在看不到的地方,则有着最令人惊讶的未来感——外墙上爬满的常春藤其实是太阳能电池板,而钟楼顶的避雷针实则是5G信号发射器。有意思的是,院子里还建了一个很有喜剧感的“母猪带小猪”雕塑喷泉,猪在丹麦是吉祥物,据说是代表着繁荣与幸福,颇受欢迎。看来市政厅也需要“喜”感。</p> <p class="ql-block">奥胡斯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奥胡斯市政厅塔楼</p> <p class="ql-block">法院大楼</p> <p class="ql-block">奥胡斯风车公园</p> 非同凡响的艺术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不仅有喜感,也有乐感。紧邻着它西边的就是绿草如茵的音乐公园(Musikhusparken),接着是奥胡斯音乐馆(Musikhuset Aarhus)和奥胡斯音乐学校(Aarhus Musikskole),再接着的就是名闻遐迩的ARoS 奥胡斯艺术博物馆(ARoS Aarhus Art Museum)了。</p><p class="ql-block"> 这个博物馆可不简单,它是欧洲北部规模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没有之一。它有两大特色:一是建筑特色。博物馆超过10层总面积达20,700平方米的建筑采用环形空间结构与几何曲面元素,地下九层展厅象征《神曲》中的地狱意象,顶层150米环形彩虹观景回廊采用彩色玻璃幕墙,可360度俯瞰城市全景。整个建筑融合了现代艺术与几何美学,成为奥胡斯的文化标志。二是展览特色。展览以18-20世纪丹麦艺术发展为主,同时引入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等前卫展览形式。展区内展品每年更新30%以上,并配套有学术讲座。展厅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尊高达5米裸露着大半身孤独地蹲在地上的巨大男孩(Boy)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ARoS 奥胡斯艺术博物馆无疑成了奥胡斯这座城市最大的亮点与骄傲。自2004年4月正式开放以来,每年吸引普超过百万的参观者前来,这使得它成为北欧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 夸张点说,每个到过奥胡斯的人几乎都来过这里,而还有许多没有到过的人也正在被它吸引而来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ARoS 奥胡斯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架在顶层的彩虹观景回廊</p> <p class="ql-block">“Boy”</p> 老城:开山鼻祖之地 <p class="ql-block">看完艺术看老城。这个老城(The Old Town)可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老城。说它老,它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是“城”,它根本不算城,只是一个露天博物馆。准确地说,它是上个世纪的1909年,在当时的丹麦女王赞助下,将70余座来自丹麦全国各地的有代表性的古旧房屋依样重建于此,等于重新打造了一个地方小镇。小镇中包括有乡镇屋舍,小桥水车,田园风光,市政大楼以及面包店、银器铺、酿酒厂和整条上世纪的商业街,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来这里可以跟着导游参观,也可自行游览,还可以乘坐马车穿行小镇,去体会跨时空感受上世纪丹麦生活的韵味。总之,这是个认识和感受丹麦人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好地方。不得不强调的是,奥胡斯的这个丹麦老城可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关城市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或者说,是再造城镇的始作俑者。就此而言,恐怕全世界的仿古城镇都得尊其为祖了。</p> <p class="ql-block">奥胡斯老城,即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初的丹麦乡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老水车</p> <p class="ql-block">啤酒厂及面包作坊</p> <p class="ql-block">旧式厂房</p> <p class="ql-block">老式木楼</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厅广场</p> <p class="ql-block">钟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老式药房</p> <p class="ql-block">工业革命到来后的新街区</p> <p class="ql-block">老城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旧日时光</p> 告别时刻:在"你的彩虹全景"中 <p class="ql-block">  邮轮启航离开奥胡斯时,我又习惯性地跑到顶层甲板上来与这城市告别。一天的游览收获实在很多。奥胡斯带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与启迪。它是丹麦既古老传统又现代时尚的城市,既有北欧最大的石器时代遗址,又有建筑事务所最前卫的跨时代作品;它又是"北欧文化之都",既有世界顶级的ARoS艺术博物馆,又有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演艺场所;它还是"丹麦最年轻的城市",居民平均年龄仅31岁,只因二战时侵略者在此焚烧了大半个城,反而给了它重生的机会;它更是"全球最幸福快乐的城市",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自由自在的妇女与儿童。在这里,老城年老的面包师与大教堂年轻的志愿者带着同样的笑容,而喷泉中翩翩起舞的少年与街头上扬手拨琴的艺术家焕发着同样的热情。它就是座令人怦然心动而念念难忘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邮轮又驶过了来时曾带给我好奇如今又留给我无限惊喜的冰山公寓。那些冰山般的建筑依然在海岸线上闪烁,像是被冲上岸的极地梦境。我们今天的奥胡斯之行又何尚不像一场梦幻般的游览?突然找到了这座城市令人激动的命脉:它把千年的历史都化作了色彩斑斓的生活本身。就像奥胡斯港的晨雾中渐渐显露出的彩屋,像中世纪大教堂里绘着圣经故事的彩窗,更像ARoS博物馆的彩虹环形走廊——让每个人从那同样巨大的彩色滤镜中看到的色彩组合和世界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属于自己的。</p><p class="ql-block"> 是的。生活本就是属于每个独特的自己。</p> 附词一首 <p class="ql-block">浪淘沙令·游奥胡斯</p><p class="ql-block">船到北湾峰,衣带天风。云帆千影伴征鸿。古堡浮钟浪影里,海市无穷。</p><p class="ql-block">异国遗踪雄,阁彩连空。维京自古水云同,鸥掠晴湾如画卷,客在图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