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甘南的雨终于下起来了,没有停的意思,早上起来在街上转一大圈才找到一家开门的早点铺。吃过早饭后,就冒雨出发了,走406县道(合冶公路)游览美仁大草原。一路逢村过店就有寺庙,都是金壁辉煌、气势恢宏的!</p> <p class="ql-block"> 甘南美仁大草原是中国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草甸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以独特的冻胀丘地貌和五彩经幡隧道闻名,2020年被列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p> <p class="ql-block"> 美仁草原(又称美仁大草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总面积50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97%以上,是中国高寒草原的代表性景观之一。其核心特色为世界罕见的冻胀丘地貌-直径1-2米的浑圆草丘如绿色蘑菇群遍布草原,形成于高原冻土层的冰川作用,被誉为“青藏高原的微观盆景”。</p> <p class="ql-block"> 美仁大草原的整片草原上,布满直径1-2米的浑圆草丘(学称"冻胀丘"),如万千绿色蘑菇从地底涌出,这是高原冻土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世界级地质奇观。驾车穿行其中,仿佛行驶在巨人的呼吸脉络上,视觉震撼远超平坦草原。</p> <p class="ql-block"> 406县道上的五彩经幡廊道,随风舞动时如诵经声,兼具视觉与听觉震撼。由蓝(蓝天)、白(白云)、红(火焰)、绿(绿水)、黄(大地)五色经幡交织成隧道状,随风摆动形成视觉奇观,与草原冻胀丘地貌相映成趣!隧道长600米,宽14米,高7米,经幡密集悬挂形成视觉震撼的通道,被誉为藏区最壮观的经幡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一直下着小雨,在美仁大草原观景台拍了照片后,就开车离开了。走406县道穿过临谭县冶力关国森林公园后,转248国道到临潭县新城镇。此刻已是日近正午,在“胖哥农家私房菜”吃午饭,这儿的菜份量足,价格便宜!</p> <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后,转306省道继续东移南下,出甘南临潭县范围后,转316国道。至此,与来时路线重叠了,过岷县后,转212国道、210省道,经迭部县腊子口到舟曲县。</p> <p class="ql-block"> 随着车轮的转动,沿途的山势地貌、植被土壤也慢慢变了!</p> <p class="ql-block"> 车行316国道上,远远地就能看到岷县城南的二郎山。</p> <p class="ql-block"> 刚刚进入210省道,就走盘山公路爬坡,穿过铁尺梁隧道就是甘南迭部县的地界了。铁尺梁还有个观景台,可以看到山下的峡谷和盘山公路。</p><p class="ql-block"> 铁尺梁因如直立的铁尺而得名,藏语叫铁杰日,意为额中间山,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达拉沟,达拉河南北穿透岷山,一谷勾通甘川,成为岷山山脉中的一条通川古道。</p> <p class="ql-block"> 铁尺梁山势奇耸,从岷县方向爬上来,草滩碧萋,南侧急落直下,谷底即窄窄的腊子口。翻山公路一出分水岭的隧洞口即旋舞而下,景观摇移惊人,“天险”不是夸张的。</p> <p class="ql-block"> 此山系迭山主脊东延,岷代公路盘山而下,从山底至山顶大小27盘长17km,可谓是甘肃内公路盘山之最。</p><p class="ql-block"> 铁尺梁海拔约4000米,是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梁。 唐朝将领李道彦进袭吐谷浑,元世祖忽必烈镇云南等运兵征战,均经此道入川。</p> <p class="ql-block"> 铁尺梁虽然山高路陡,却气势非凡,上下山的汽车都是小心翼翼顺着S形山路,盘绕着行走。翻越铁尺梁的艰难,并不低于翻越雪山,顺着盘山路走上一两公里,其实也就是向山上爬了一二十米。</p><p class="ql-block"> 20多公里的路程,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看走过的路,就像是系在山上的一条白色腰带,一侧是凹凸不平的岩壁,而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沟壑。虽然已经慢慢下到了铁尺梁较低的地方,但依然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走完盘山道,穿过八路峡隧道,就到了腊子口景区了。迭部县腊子口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腊子口镇政府北7公里处,是举世闻名的革命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腊子口是甘川古道和当今岷(县)代(古寺)公路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又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甘南腊子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东北部腊子乡,为峡谷隘口,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地势险峻,两侧为陡峭石崖,隘口长约30米、宽8米,下方有腊子河及木桥栈道,形成“一夫当关”之险要地势。</p><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通过正面强攻与迂回战术突破国民党守军防线,经两天激战攻克天险,为北上开辟通道。1980年修建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碑文由杨成武题写,周边保留木桥、栈道等长征遗迹,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p> <p class="ql-block">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2009年扩建,通过文物陈列、幻影成像等展示长征历史,年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 腊子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的深山峡谷之中。东西有陡峭的石崖相对峙,中为一条长约30多米、宽8 米,高达100 米以上的隘口,崖壁下是水流湍急的腊子河,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与东侧崖壁下的栈道相通,抬头只见青天一线,地形十分险峻,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 天险峡谷与木桥栈道,保留战役原貌,崖壁弹痕清晰可见,木桥为红军突破敌军防线的关键通道。1935年红军长征突破天险的关键战役发生地,现存隘口、栈道、碉堡等遗迹,2016年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峡谷最窄处仅8米,两侧百米绝壁夹峙腊子河,完整保留木桥与栈道,可触摸弹痕斑驳的岩壁感受战斗痕迹。</p> <p class="ql-block">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1980年修建,碑高9.16米象征战役胜利日期(1935年9月16日),杨成武将军题写碑文,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地标。精神象征:矗立于腊子河西岸,碑体镌刻杨成武将军题字及战役简介,广场常举办红色教育活动,是缅怀先烈的标志性建筑。以蓝天青山为背景拍摄纪念碑全景,或特写碑文展现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俄界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领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向甘南腊子口前进。1935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越过雪山草地后,到达腊子口。</p><p class="ql-block"> 甘肃国民党守军沿朱李沟口、腊子口、康多、道藏、黑扎一带分点布设了数道防线。尤以腊子口为其防守重点,在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并在山坡上修筑大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敌人妄图凭借天险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峡谷中。是时,红军左侧有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如不能很快突破腊子口,就会面临被敌人三面合围的危险。毛主席毅然决定立即夺取腊子口,打通红军北上通道。红军将士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剿的战术,经过两天的激烈的浴血战斗,英勇善战的红军出奇制胜,击溃甘肃省军阀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早已部署好的守军,于9月17日凌晨全面攻克腊子口天险,使国民党企图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彻底破产。从此,天险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驰名中外。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红军主力从朱立沟(朱李沟景区)翻山越岭到达哈达铺,红军余部从牛路沟(即一线天景区)翻山到达岷县,沿途有当年红军走过的木桥和栈道。从这里可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建立新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情景,也可以重走长征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仗红军打出了军威,打开了进军甘肃的大门,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英雄的红四团以自己英勇顽强的战斗,在腊子口树立了与日月同辉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 离开腊子口景区,210省道沿腊子江一路南下,过代古寺后顺白龙江东移。逢山钻隧道、遇河过高桥,傍晚6:30左右到达舟曲老县城。</p> <p class="ql-block"> 今晚入住白龙江边的“景江宾馆”,办好入住就出去了,河边打个卡,再去找饭吃。</p> <p class="ql-block"> “四川土菜馆”的饭菜很便宜,整个甘南地区,舟曲的餐饮应该是最正常的了!</p> <p class="ql-block"> 吃过晚饭后,去街上转了转。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县城搬到了白龙江上游15km的地方了。老县城在2012年恢复重建后,秩序恢复正常。老县城南岸狭窄,北岸略宽,但街面向河倾斜,坡度很大。白龙江南侧山坡上还有若干农户不愿离故土,依然生活在高高的陡坡上。重建时修了高塔,夜晚塔身通体亮光,祈求舟曲人远离灾害!平安相伴!重燃“希望之舟”,谱写“大爱之曲”!</p> <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364公里左右,基本上都是山路,路上开车花了8-9个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