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

蒋培铭

<p class="ql-block">  如今政府及建筑行业都在说好房子的事,并制定了好房子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2014年,我就写作了一本书《城市,你好!》。我的目的是面对城市快速的发展,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希望发展城市的结果,就是出现更好的城市,更好的建筑,更好的人文环境。我们要把城市传统的风貌找回来,保护起来,珍藏起来。同时我们要创造具有先进科学的新建筑。</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城市铺天盖地的建设,城市的边界无限的放大,建筑的规模、数量无限的增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大多的城市风貌大变,城市让我们感到新颖而陌生。</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在这场中国城市大力发展、举世罕见的进程中,从乡村进入了城市,从小城市进入了大、中城市,进入了崭新的城市。中国城市化率节节攀升,真正进入了城市化时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这场城市化运动,更多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城市的发展有些扭曲、变形,城市的结构、秩序、韵律,肌理图形,文化风貌等模糊不清。</p><p class="ql-block"> 我的书,谈到了居住建筑,宏观上,居住环境需要提升改善,邻里关系需要融洽,社区配套要健全,增加人们交往、娱乐、健身、学习等公共场所与活动空间。要让人们有真正家的感觉,有心灵共鸣,安居而乐业。</p><p class="ql-block"> 我的书,还写了许多有关城市的内容。 </p><p class="ql-block"> 如今看到许多城市在深化、改善,城市品质大大提升。城市已经开始从注重量的增长转变到质的优化,注重城市存量、微循环的利用与更新、焕发时代新的活力。城市的小公园(尤其街心花园)多了,城市的水景、绿化、小品、景观越来越多地融入城市。</p><p class="ql-block"> 原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城市,我们有些焦躁不安,甚至想逃离城市,去所谓的世外桃花源。现在,我们感到城市开始迈开人与自然、建筑共融的脚步,真正感人至深、贴心的城市也许不会遥远。</p><p class="ql-block"> “好房子”的提出,说明政府开始从宏观到微观关注民生的居住福祉。</p><p class="ql-block"> “好房子”的标准是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高品质房子。我理解,这里既有房子的基本条件“安全、舒适”,又有开拓,走向未来的科技创新“绿色、智慧”,再者是新时代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高品质”,要让人们有、快乐感、自豪感、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对于标准我们支持、称赞,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充分反映了生活必需与时代发展的密切关联。同时我们看到了房子的发展方向,从粗旷的刚需,走向细腻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好房子的规定还体现了很多人文关怀,比如居住区要有自然环境的绿地、公园,物理环境的隔声、降噪、防撞击,行为、心理使用方便的电梯(四层及以上,以前七层及以上)、层高(不低于三米,以前不低于2.8米),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等等。</p><p class="ql-block"> 如此,我们居住质量,从内环境到外环境的品质将会一定水平的改变与提升,我们将告别曾经熟悉的住宅习惯。</p><p class="ql-block"> 对于好房子的指标,我们感到有些保守、陈旧,几乎还是几十年前的指标略有提升,卫生间最低2.5平米,厨房最低3.5平米,我们记得过去燃气厨房不小于4.5平米,卧室最低5平米,卧室兼客厅最低9平米。</p><p class="ql-block"> 我们认为过早的居住经常是“筒子楼”,家家户户共用厕所、水房,没有厨房,后来,有了厨房、卫生间,由于计划经济,或者当时我们经济发展还很弱,一切从简,一切节俭。如今我们的经济发展繁荣,人们的视野观念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希望住上宽大舒适的房子,除非不得已,谁还愿意住小卫生间、小厨房、小卧室的房子,没有客厅,起码有个餐厅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如果考虑现在是商品房市场经济,没有人愿意买这么小气的房子。即使是保障房,人们也不愿将就、憋屈的住小房子。或者我只能住这种指标的房子,也要心安理得。我们会快乐吗?我们会幸福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希望,指标最底线不要那么低,让人们有尊严的生活,除非特别的的无奈。也许我们不要过于的强求,过于的奢侈与贪婪。</p><p class="ql-block"> 当然,社会实际的情况就是有的人住的大房子,有的人将就的住着,有的人买不起房,有的人一无所有。大城市房子供不应求,小城市供过于求,这是供与需的矛盾。</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认为过于低指标,忽略了建筑功能多样化的需求,没有发展的观念。我们也许不知道卫生间、厨房、卧室将来要充实怎样的家具、设备与功能,还会怎样用,厨房是西餐多还是中餐多,卫生间要不要干湿分开,等等,卧室有没有健身、读书、衣柜、储藏等空间。</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期待安居乐业,享受生活。我们首先要居者有其屋,其次想着好房子的标准指标到底应该多少合适,合情合理,再者真正知足而快乐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认为好房子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功能使用合理、舒适,2、符合时代大众普遍认知的文化艺术审美情愫,3、清晰、行之有效的建造理论与体系,4、生动有趣、适宜的空间比例尺度,5、室内外有很好的视觉效果,6、与自然亲密的融合,7、有与时俱进的科技文化特征。8、具有相对舒适的指标。</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建筑,是几乎标准化、系统化、风格化的。从建筑尺度、建造做法、建筑风貌等有严格的制式与规定,经过数百年的实践与锤炼,形成非常成熟、特色突出的中国建筑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但我们需要从传统中吸取经验与精神。传统建筑如何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传统建筑如何保持适宜的开间、尺度,房间具有让人舒适、惬意,具有多功能化的空间余地。建筑用材、色彩保持高度的统一,建筑造型万变不离其宗,却有别具一格的特色与风采。不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其他建筑,都是值得称道的好房子,至今许多房子堪称技术与艺术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我们已经走入新的时代,却还是最基本的居住房间指标,如最底线使用尺度、面积,还满足不了基本的舒适程度。这不是人性化的好房子,只能是苟且生存。</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如此狭小的空间生活,更多感到压抑与无奈,除了基本的做饭、卫生、睡觉,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的兴趣、精神、梦想、幸福如何安放。建议房间卧室10平米(书桌、书架、衣柜、健身,,卧室兼客厅15平米(具有接待的区域沙发、茶几,兼餐厅),卫生间4平米(洗衣机、干湿分开)起码如酒店,厨房6平米(考虑冰箱、炉灶、柜橱)新生活设备爱需求的摆放,空间的尺度感觉,使用相对舒适。</p><p class="ql-block"> 我们建设房子,难道只是满足基本的需要,没有享受、放松的希望。我们的观念,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得更深、更远,不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不能为未来的若干代人考虑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时代已经是现代、科技、文化、艺术开拓创新,一定要至善至美的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从现在做起,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所有人。我们都有权利要高傲的生活,享受舒适、快乐的日子,未来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 不要让未来的人耻笑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短视、无为,缺乏科学、人性的世界观。</p><p class="ql-block">2025.8.8.北京</p>